当前位置:首页 >
=== 五峰城区高清地图 ===
=== 五峰县资讯概况 ===
特色农业:建国初期,五峰农业生产效益极其低下,全县没有一台机械、没有一座水库,刀耕火种,广种薄收,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建国后,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如一地把农业及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水库,打梯田,修水渠,治河道,改善生产条件。到1998年,全县已人均拥有旱涝保收农田0.7亩。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配方施肥,模式栽培,地膜覆盖,良种普及,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自1989年以来,全县人均粮食连续10年稳定在450公斤以上,解决了全县人民的温饱问题。进入90年代,农业产业化蓬勃兴起,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户一园、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农业经济新格局。林业、茶叶、烟叶、畜牧、蔬菜、药材6大产业成为五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200万亩林、10万亩茶、4万亩烟、50万头(只)畜禽、5万亩菜、40万亩药材,6大基地覆盖了全县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山当田种,树当粮肥,利用山地资源,兴建绿色银行,林业稳步发展,先后获得湖北省“消灭荒山先进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森林覆盖率达到73.8%,居湖北各县(市)首位。请名师,创名牌,扬名声,五峰茶叶香飘四海,采花毛尖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天麻剑毫茶取得保健专利,千丈百毫、长乐毛尖、水仙绿茶等十余种名茶先后获得国际、国内食品博览会金奖。一个基地一条龙,龙头枕市场,龙尾联农户,六龙腾飞,农业兴旺。1998年,全县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9555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0%以上,完成企业产值11.5亿元。全县农业总产值2.36亿元,比1949年增长7.65倍,农村人均纯收入1404元,比1978年增长13.47倍,比1949年增长32.43倍。
开发市场: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国家、集体、个体三头并进齐争辉,改变了过去农民赶集、赶市和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民贸企业顺应潮流,转机建制,民贸三照顾、民贸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提高了民贸企业的经营能力,拓展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供销合作社万头养猪厂和5000吨饲料加工厂带动了全县生猪产业化的整体推进。连锁店、专卖店、精品屋挤满大街小巷。二十多个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各类小商品批发市场,将山内小市场与山外大市场相连接,吸引了万余农民弃农经商闯市场。1998年,全县个体经营户达到9002户,创产值1.5亿元。繁荣活跃的市场,带动了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了民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
资源:五峰自然环境独特,素有“仙源”之称。境内峰峦叠翠,碧水长流,水能、矿产、森林特产、旅游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人均收入:建国前,五峰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建国后,生产关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20年来,全县人民沐浴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和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立足资源优势,坚持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系列开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到1998年底,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亿元,财政收入501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404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7倍、15倍、13.5倍。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