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蕉岭城区高清地图 ===
=== 蕉岭县资讯概况 ===
历史:春秋至清朝:
蕉岭县旧称镇平县。春秋战国时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兵平南越,设南海郡,蕉岭地属南海郡龙川县。汉高后吕雉五年(公元前183年),分龙川县为龙川、揭阳两县,蕉岭地属揭阳县。三国吴〈222一280),蕉岭地属东官郡,仍属揭阳县。晋太康元年〈280〉,改东官郡为义安郡,仍属揭阳县。东晋咸和六年〈331〉,蕉岭地属义安郡之海阳县。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分海阳县为海阳、程乡两县,蕉岭地属程乡县。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设潮州,以程乡、海阳、潮阳属之。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置敬州,领程乡县。宋太祖开宝四年〈970〉,改敬州为梅州,蕉岭地属梅州。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升梅州为梅州路。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路,复称程乡县,隶属潮州府。明嘉靖四十三年〈1560〉,析程乡之义化、长田、石窟、石正等都,兴宁割大信一里,附义田都,合设平远县,隶潮州。蕉岭之置城地址古怀仁及其最富庶之石窟河平原,均属平远县地。明崇祯六年(1633),本县乡贤赖其肖上书明朝当局,请置镇平县。两广总督熊文灿采纳呈文,作《建城疏》,奏准析平远之石窟都和程乡之松源、龟浆二都,设置镇平县,隶属潮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程乡为嘉应州,领平远、镇平、兴宁、长乐四县,一州领四县之嘉应五属始告产生。清嘉庆十二年〈1807〉,大吏奏申嘉应州为嘉应府。十七年〈1812〉,仍改为州,是为嘉应州镇平县。
民国至解放: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嘉应州,镇平县隶属广东省直辖。民国3年〈1914〉,因河南省已先有“镇平县”,更名蕉岭县,因县北有蕉岭而得名。
解放后:1949年5月14日,蕉岭县解放。6月,蕉岭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兴梅专区。1952年,撤销兴梅专区,蕉岭县隶属粤东行政公署。1952年8月,蕉岭与平远合县,称蕉平县。1954年3月,蕉平分县,仍称蕉岭县。1956年2月,成立汕头专署,撤销粤东行署。蕉岭县改隶属汕头专区。1958年12月,蕉岭与梅县合并,称梅县。1961年3月,蕉梅分县,恢复蕉岭县建置。1965年7月1日,梅县专区从汕头专区分出,成立梅县地区,蕉岭县隶属于梅县地区。1988年春,撤销梅县地区,成立梅州市,蕉岭县隶属梅州市管辖。
蕉岭县各镇行政规划及变迁:蕉城镇(JiaochengZhen):县府驻地。元以前称“石窟”,元时改怀仁里,清称蕉阳镇。1949年设蕉城镇,1958年蕉岭、梅县合县隶梅县蕉城公社,1961年分县后,设城镇管理区(村委会),属蕉城公社。1971年为城镇公社,1981年复建蕉城镇。位于县境中部,石窟河畔。石窟河流经境西,205国道过境。面积28.9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城郊、横岗、樟坑、黄田、金星、陂角6个管理区(村委会)和城东、城北、城南3个居委会。
兴福镇(XingfuZhen):明末称兴福乡,1958年设蕉城公社,1973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83年改兴福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石窟河上游,与蕉城镇相连。205国道过境。面积55.3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东山、湖谷、龙安、叟乐、高畲、堑垣、浒竹、上村、神岗9个管理区(村委会)。
新铺镇(XinpuZhen):原为新铺圩,1956年设新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石窟河中下游。距县城19千米。面积102.8平方千米,河湖水面1913公顷,人口3.5万。辖尖坑、长江、同福、狮山、矮车、油坑、潘田、福岭、蔼岭、镇郊、象岭、金沙、南山、下南14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修明是南山村人。抗日英雄谢晋元出生于此。
高思镇(GaosiZhen):1973年析蓝坊公社建高思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0千米。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高思、高南、程官、大光4个管理区(村委会)。
长潭镇(ChangtanZhen):原为白马乡,1956年属蕉城区,1958年设长潭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千米。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白马、新泉、麻坑、百美、高陂、长潭、长东7个管理区(村委会)。长潭水库和省级长潭水电站建于境内。
三圳镇(SanzhenZhen):原为招福乡,1933年为三圳镇,相传有三条圳水流经而得名。建国初为招福乡,属第二区。1958年设三圳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千米。石窟河分全境为东、西部,河东多平原,河西属丘陵山地。面积66.7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九岭、芳心、招福、福北、河西、顺岭、台塘、东岭、铁西9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文福镇(WenfuZhen):明末称丰田乡,清代改文基乡,清末易名文福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北连福建省武平县。距县城12千米。295国道过境。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坑头、暗石、逢甲、长隆、白湖、鹤湖、红星、乌土8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抗日护台志士、教育活动家丘逢甲故居。
广福镇(GuangfuZhen):1958年设广福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北端,东邻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西接平远县泗水乡,北连福建省武平县中赤乡。距县城24千米。205国道过境。面积107.1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广育、大坝、石峰、洪才、西山、铁坑、留畲、豪岭、叶田、乐干10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徐溪镇(XuxiZhen):1971年析新铺公社建徐溪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千米。梅(县)平(远)省道过境。面积81.1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黄坑、东陂,高乾、徐溪、黄沙、三坑6个管理区(村委会)。
蓝坊镇(LanfangZhen):原称蓝坊乡,1956年并乡为蓝坊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复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偏东,距县城7千米。地处山区。面积91.1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峰口、蓝坊、石湖、龙潭、石中、高场、大地7个管理区(村委会)。是县林区之一,单丛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宋代文林郎、国子博士蓝奎出生于此。相传“蓝坊是因奎而得名”。
南礤镇(NanZaiZhen):原属石寨乡,建国初为礤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撤区建南礤乡,1993年撤乡建南磱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62.5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步上、富足、南礤、甲华、白水、左槐、插峰、蓝源8个管理区(村委会)。
北礤镇(BeiqiZhen):原属石寨乡,1949年为北礤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毗邻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距县城34千米。面积99.1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石寨、皇佑、金山、三泰、岭背、洋山、尚田、多宝8个管理区(村委会)。建于明末的北礤石寨土楼,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2000年,蕉岭县辖12个镇:蕉城镇、兴福镇、新铺镇、高思镇、长潭镇、三圳镇、文福镇、广福镇、徐溪镇、蓝坊镇、南礤镇、北礤镇。总人口203173人,各镇人口:蕉城镇51803兴福镇27068长潭镇7663三圳镇14402新铺镇30419徐溪镇5875文福镇17443广福镇13582蓝坊镇9261高思镇5164南礤镇6366北礤镇7066华侨农场虚拟镇706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2年,蕉岭县辖12个镇(蕉城、广福、文福、新铺、三圳、北礤、南礤、蓝坊、高思、兴福、徐溪、长潭),97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截至2003年5月16日,蕉岭县辖10个镇(兴福、长潭、蓝坊、南礤、北礤、蕉城、广福、三圳、文福、新铺),共有9个居委会、97个村委会,1514个村民小组。面积975.1平方公里,人口22.53万。2004年10月,蕉岭县撤销2个镇:兴福镇河东片的东山、湖谷、龙安、叟乐、高畲5个村委会并入蕉城镇,兴福镇河西片的堑垣、浒竹、上村、神岗4个村委会并入长潭镇;北礤镇并入南礤镇。截至2005年12月31日,蕉岭县辖8个镇(蕉城、广福、文福、新铺、三圳、南礤、蓝坊、长潭)。
蕉岭荣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金融生态县,◎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中国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南岭生态区生态发展试点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省教育强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文化先进县,◎广东省体育先进县,蕉岭县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