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太白城区高清地图 ===
=== 太白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太白县历史上曾属雍州、梁州分辖。东周时,北部属虢县,西北属陈仓县,东北属武功县。秦、西汉时,北部属虢县,西北属陈仓县,西南属故道县。东汉、三国、两晋时,北部属陈仓县,东北属郿县,西南属故道县。十六国时,北部属苑川县,东部属郿县,西南属故道县。北魏时,西北部属苑川县,东南属盩厔县,西南属故道县。西魏时,北部属陈仓县,东南属盩厔县,西南属梁泉县。隋时,西北属陈仓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唐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真符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宋、金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梁泉县。元、明时,西北属宝鸡县,东南属盩厔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凤州、凤县。清时,西北部属宝鸡县,东南属佛坪县,东北属岐山县,西南属凤县。建国后,1952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设太白中心区,按丁等县编制。1953年1月27日,陕西人民政府命令,设太白区,暂属宝鸡专区管辖。1953年2月17日,太白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区政府驻地咀头街,1955年改区政府为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太白区并入宝鸡市,成立太白人民公社。1961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太白县制。9月1日,太白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驻地咀头街,属宝鸡专区管辖。1968年4月10日,撤销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太白县革命委员会。1971年12月,宝鸡地区撤销后,归宝鸡市管辖。1979年3月1日,宝鸡地区恢复后,归宝鸡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市合并后,归宝鸡市管辖。1980年12月31日,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咀头街,属宝鸡市管辖。
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1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684万元,增长10.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493万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636万元,增长9.6%。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所占份额有所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稳定。认真落实“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低保”工作任务,在减收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9万元(按老口径为1115万元),地方财政支出7335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农业标准化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增收致富的幅度还不是很大;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仍然不足;县级财政增收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居民生活较困难。
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按照“突出绿色菜,狠抓中药材,发展果畜菌”的总体目标,继续大力实施“1231”工程,在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发展能为农民增加收入的绿色蔬菜、中药材、杂果种植和家畜养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22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344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夏粮3165吨,秋粮9179吨。全年种植“太白山”牌绿色蔬菜57180亩,产量达160151吨,中药材留床面积45600亩。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年造林28000亩,封山育林1万亩,退耕还林2400亩,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完成林业总产值4505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林产品产值为2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畜牧产业稳定增长,畜禽品种改良和畜禽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推广舍饲养殖,家畜存栏4.6万头。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67万元,比上年增长8.8%。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以“深化改革年”和“小水电开发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快特色资源开发,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271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7944万元,增长2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5327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工业增加值11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743万元,增长18%。2005年,我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有所回升。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895个,从业人员4449人,完成企业总产值385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3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和2.7%。建筑业持续发展,管理规范、质量提高。全年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22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6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完成年计划的10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12769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665万元,其他费用289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县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495万元,新增水电站装机9690KW,完成8个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新改建道路120公里,移民搬迁157户750人,整改输变电线路45公里,硬化县城街道1200米,太白中学公寓楼、再就业市场、县自来水公司二期工程和县医院住院楼等一批公共项目陆续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
交通邮电: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960万人公里。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71万元,比上年增长5.1%,电话用户发展进一步加快,程控电话达到6821门,比上年增长1.6%,电话普及率达到13.1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11820户。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迅速,总用户达256户。
商业贸易:商业流通领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加销售网点,在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格局上有较大改进。消费品市场商品充足,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35万元,增长15.7%。
金融和保险:货币存贷款有所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5576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各项贷款余额15821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农业贷款11634万元。社会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参加社会保险11321人,比上年增长21.0%。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8.5%,其中:城镇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4228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479人,参加养老保险2450人。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中学在校学生2901人,小学在校学生468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有线电视用户5250户,比上年增长69.4%。2005年末全县共有医院13所,病床192张,与上年持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5人,卫生防疫人员1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9‰,婴儿死亡率为27‰,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5%。
人口与人民生活:全县总人口达到51996人,其中:非农人口11632人,占22.4%,农业人口40364人,占77.6%,人口自然增长率1.6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462元,比上年增加了162元,增长12.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为7439人,比上年增长3.0%,职工平均工资11200元,比上年增长17.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744人,其中:城镇居民1675人,农村居民1069人。全县有敬老院8个,收养72人。有汉族、回族、苗族、土族、黎族、白族、藏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羌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鄂伦春族、哈尼族、锡伯族、满族等民族分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