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汝城城区高清地图 ===
=== 汝城县资讯概况 ===

经济概况:2005年,在汝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汝城”为目标,按照“认真搞好保先教育,努力实现保先目标”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和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强化投资主体,不断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综合:全县经济得到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85048万元,同比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56万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02万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84790万元,增长9.5%.全县产业结构暂趋合理,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19.5:50.7:29.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5.4个百分点。初步测算,2008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4454万元,同比下降2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58万元,下降5.5%,第二产业增加值57745万元,同比下降62.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51万元,增长4.3%。人均生产总值为6366元,同比下降31.3%。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1:25.73:45.86。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工作有待继续加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下滑风险犹存,结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比较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水平仍有待继续提高。八件实事圆满完成。经省市两级考核验收,全县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19小项考核指标已全面或超额完成。其中: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农村五保户供养等15小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占项目总数的78.95%,八件实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改善。经济环境不断优化。2005年,通过开展经济环境专项治理,推行政务公开,整治收费秩序,遏制了“三乱”歪风;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无证经营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深入开展明码标价、诚信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依法治县,“四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深入开展“平安汝城”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改善了社会治安面貌。着力建立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加大对重大不稳隐患的化解力度,较好地防止了重大群体性事件上的发生。通过严打整治工作,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通过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2005年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粗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脆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长;农业的弱势地位依旧明显,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科教、信息、人力资源、交通等瓶颈制约有待进一步缓解;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压力有所加强。
农业:农业产业平稳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19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45238万元,增长7.9%,林业产值9748万元,增长7.41%,牧业产值32442万元,增长3.74%,渔业产值731万元,增长1.7%。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产量179500吨,比上年增长4.5%;油料3780吨,增长17.17%;棉花300吨,增长43.5%;水果35123吨,下降9.9%;果用瓜19512吨,下降8.9%。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全年生猪出栏37.8万头,增长1.6%;家禽出笼102.8万羽,增长0.59%;肉类总产量27879吨,下降1.85%;禽蛋产量1648吨,水产品产量1020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5年,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比为50.5:10.9:36.2:0.8:1.6。全年种植粮食播种面积46.92万亩,推广种植超级稻和优质稻29.6万亩,杂交制种1.21万亩,杂交玉米6万亩,商品瓜菜8.62万亩;新增小水果1.48万亩。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417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922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00亩;投资2500万元,新建移动通讯基站29个;完成退耕还林1.2万亩,珠防林0.25万亩,迹地更新2.3万亩,引导民营造林8000余亩。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扶持发展市级规模农业龙头企业4家,全年实现总产值3740万元,带动基地总产值5899万元,分别增长48.12%、36.8%。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63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320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29个,生产开发项目136个,集体经济项目55个。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403120万元,为历史之最;增加值127733万元,增长22.4%,占全县GDP的44.8%,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7871万元,增长30.8%,实现利税28604万元,增长113.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434.63%,比上年增加142.3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迅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产钨精矿7954吨,增长91.2%;钼精矿2320吨,增长211%;人造板92299立方米,增长170.7%;水泥8.29万吨,39.7%;成品钢材140800吨,增长70.6%;铁合金3120吨,增长148.2%;发电量75804万千瓦小时,增长55%。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37053万元,增长109.8%;产品销售率为100.3%。
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887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3523万元,增长27.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8.8%;国有投资2976万元,私营等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为132911万元,占97.8%;第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3646万元、52241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61.6%、38.4%;水、电、城市建设等基础产业投资继续保持旺盛活力,三星工业园、渔仔口电站、淇南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805万元,增长17.2%;有资质等级证书的建筑企业达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
交通运输:交通事业繁荣安全。2005年,投资规模扩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增长加速。全年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8551万元,增长7.8%。乡村公路建设得到加强,交通条件有较大改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标准货运周转量609968万吨公里,全县旅客周转量52313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04735万吨公里,均增长5%,全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21条98.6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1633.7公里。2005年,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9362万元,增长24.2%。县内贸易与外资外贸,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5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激发了全县人民的消费预期,商贸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9万元,增长13.1%。其中,县级零售额21725万元,增长12.97%;县以下农村零售额16854元,增长13.25%。在行业分组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459万元,增长13.09%;餐饮和住宿业5106万元,增长13.09%;其他行业6014万元,增长13.10%。招商引资喜结硕果。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955万美元,增长13.02%,实际利用内资64211万元,增长42.69%;外贸出口548万美元,增长236.2%。财政、金融和保险,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后劲明显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37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33万元,增长50.56%;上划中央两税7848万元,增长91%,上划“两个所得税”792万元,增长0.25%;地方税收收入5355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53%。全年财政支出23653万元,比上年增长48.57%,财政保障功能持续加强。金融机构存贷款迅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77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0.29%。其中城乡储蓄存款129316万元,增长30.89%,人均储蓄存款3575元,比上年增加818元,增长29.7%;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110334万元,比上年底增长8.3%,其中短期贷款42172万元,下降4.3%;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2451万元,比年初减少814万元。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共2492.3万元,下降10.3%。其中:财产险收入501万元,增长21.3%,人寿险收入1991.3万元,下降15.9%。当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728.3万元,增长9.38%。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卫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校布局、鼓励民间投资兴办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工作效果明显。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8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小学182所,幼儿园16所,共有在校高中生6131人、初中生20317人、职业中学生1136人、成人中专培训学生1008人、小学生21860人,在园幼儿数4546人(含农村学前班);各类专任教师2871人。中小学教育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全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71%,初中教育完成率达98.32%。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396.46人。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上线率达96.9%,高考录取人数为1147人,其中本科436人。科技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5年,全县科技工作突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题特色,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促进与支撑作用,科技事业得到较好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年内县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348万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9人,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2项,培育新品种新产品10个,申请专利13项,取得省级以上先进科技成果4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9家,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90张,卫生技术人数792人(以上不含诊所),农村村级医疗网点28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272人;卫生宣传与疾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卫生事业经费支出592万元,增长79.7%;疾病控制成效显著,计划免疫覆盖率为91.43%。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收转节目站145座,卫星地球接收站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4万户,网络总长642.5公里,增长38.9%。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83.2%。县乡广播电视联网扩容工程进展顺利,新增进村入户网改10685户。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环保,人口增长仍在有效控制范围内。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361769人,增长0.8%,其中男性人口191683人,女性人口170086人,男女性别比为112.69︰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6970人,农业人口324799人;全年出生人口3383人,死亡人口1269人;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7‰,计划生育率为95.56%。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总人口中,农村人口260980人,城镇人口100789人,城镇化水平达27.86%,提高2.4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平工资14730元,比上年增加2035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4元,增长15.88%;农民人均纯收入1967元,增加170元,增长9.46%。下岗职工生活费基本发放到位,人平2055元,确保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社会的稳定。农民生活消费有所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5元,比上年增长4.04%,恩格尔系数为53.25%;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优于农村,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05元,恩格尔系数为36.77%。劳动就业稳中有升,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全社会从业人员21.7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61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43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6663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征收养老保险费301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912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7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217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812人;社会救济渐趋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015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58人,社会救济13979人次。环境治理取得较大成效。2005年,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率达100%,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为95%,项目建设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为95%,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但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风土人情: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汉族地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瑶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瓜箪酒是瑶家招待客人的特制酒。这种酒用糯米制成。它酿成糊酒后,掺上清泉水或凉开水,饮用时用瓜瓢舀出倒在碗里,连液带渣一起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用餐时,由家里最年轻的姑娘斟酒盛饭,主人则频频向客人夹菜敬酒。此时,客人不必拘束过谦,应大大方方开怀畅饮。这样,主人认为客人看得起瑶家,就会越发高兴,备加亲热。如果拘谨见外,反而不受欢迎。到瑶家做客,还要懂得当地的禁忌,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反感。这些禁忌主要是: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等。解放前,在畲旅中,大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同时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曾盛行过封律买卖包办婚妇,父母有包办子女婚姻的权力。虽然有行歌作媒的风俗,但最后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约束。旧时,畲族人民只准在本族盘、蓝、雷、钟四姓中通婚,原则上同姓不婚,因为姓氏少,居住分散,所以也允许同姓不同香炉(即同姓不同宗的)可以结婚,其中和五代以外平辈通婚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在过去,畲族不准与汉族通婚。若是那家和汉族缔结婚姻关系,就要遭到亲友和社会的仇视和孤立。解放后,民族政策得到落实,现已实行和汉族通婚。畲族男女婚姻虽然听从父母之命,但婚前的恋爱还是比较自由的,可以互相见面、约会、唱歌、定情。无情则无歌,情歌被称为“缘歌”(意即结姻缘的歌)。一般都是在祭祖活动中,或参加别人婚嫁的场合中,或在山上、河边、赶集等公共场合里,或男女双方在劳动中,或去亲戚家玩,通过对歌,互相熟悉,逐步建立感情,经过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订下终身之爱,然后就是回家告诉父母,托媒说亲,最后送礼定婚了。在畲族人民中,至今还保留着古老而有趣的婚礼风俗。其仪式简单而古朴,特别是在整个婚娶过程中,以唱歌贯彻始终,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习俗。婚嫁迎娶那天,新郎领着“行郎”和担着酒菜、彩礼的“赤郎”,到新娘家来“叫亲”。一到新娘家门口,新娘的姐妹和嫂子们拿着板凳和衫树刺,拦住他们,这叫“拦赤郎”。这时,媒人要放双响爆竹,拿出一双红包,才能让新郎进门。可是,女方又关起大门,唱起《拦门歌》,唱毕,男方的“行郎”唱起《开门歌》,女方才开门迎人正堂。这对,新郎不能入座,要站在右边,由女家长辈老人前来问好。然后一起向香火堂上作揖礼拜,再由煤人、行郎带着新郎,向长辈老人一一鞠躬敬礼后,到左边入座。接着,“行郎”一边唱着《接亲歌》,一边将男方担来的礼品,一一清点给女方。然后女方主人送上茶和洗脚水,用对唱山歌形工,来接待男方喝茶、洗脚,这叫《脱草鞋》。喝茶、洗脚完毕,“赤郎”把已备好的一只“对盏鸡”呈放在香火桌上,以示祖宗过目。同时,唱起《对盏歌》,还要送给女方主人一只小红包,表示谢意,俗称“剪刀包”。上述礼仪完成后。“赤郎”就去女家灶头点火起厨。这对,女方要举行“考赤郎”活动。有的地方叫“借镬”。这时,女家将灶房内一物用具都藏起来了,灶头上空无一物。“赤朗”要唱着借镬语,向女家借用具,如借一付挑水桶,则唱“灶庭黄云载水一对”;借镬灶,则唱“四四方方一品墙”;借火钳,则唱“姊妹不分一对”;借盐,则唱“海上白糖……,要念唱四十多句的借镬语,才能把厨房灶间里使用的东西借全。客人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得有理,点头称赞;讲得不达理,还要重复唱念。如借不齐,由“赤郎”求情,主人方拿出借用。用具借完后,当“赤郎”去洗镬和点火时,姑娘们偷偷把糖撒在镬内,让"赤郎”洗不干净;又将柴火弄湿。让“赤郎”点不着火,尽情作弄“赤郎”,嬉耍为戏。到了第二天天快亮时,“行郎”叫人连连打统,催促新娘上田。新娘开始梳妆,先洗过脸,由一个人替她梳妆,两个人提着灯照着。在整个梳妆过程中,包括脱下女儿装、穿上新娘服、梳头、包罗帕、插银花,歌手们都围着不断地唱。新娘做什么,歌手唱什么,以山歌来戏弄新娘。这里要介绍一下畲族新娘的头饰——凤冠。其冠呈尖角状,头冠外扎四条用数百颗白矾珠缀成的珠带,额前是一块形契牌,上缠三块小银牌,冠下披一条约一尺长、一寸宽如红绫带。凤冠左右插有各种小件头饰。如银一耳簪、银钗、耳挖、耳环、银牌、银项圈,银链等。其饰有“九连环”、“九子十三孙”等名称,含婚后发子旺孙之意。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