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岑巩城区高清地图 ===
=== 岑巩县资讯概况 ===
居民生活及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岑巩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全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全县有小学校98所,在校学生24317人,比1978年的23780人增加537人,增长2.26%,专任教师1033人,比1978年的802人增加231人,增长20.8%;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11574人,比1978年的7442人增加4132人,增长55.52%,专任教师775人,比1978年的367人增加408人,增长1.11倍;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3650人,比1978年的848人增加2802人,增长3.3倍,专任教师197人,比1978年的37人增加160人,增长5.33倍;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504人,专任教师14人;幼儿园11所,在校幼儿5210人。小学学龄入学率99.8%,初中入学率114.0%。2007年全县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人数146人,其中:重点院校录取学生人数82人,录取专科学生人数323人。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有电视差转台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5887户,有线电视入户率10.03%;完成15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农村地面卫星接收站180个,电视覆盖率95.6%,比1978年的5.5%增加90.1个百分点。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县城搬迁至新兴,县人民医院改建并与二医合并,医疗卫生设备和环境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已得到逐步改善,村级卫生机构不断健全,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7年全县有县、乡两级卫生机构1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县、乡两级机构年末病床数397张,比1978年的183张增加214张,增长1.17倍,年平均递增2.71%;卫生技术人员288人,比1978年的160人增加128人,增长80%,年平均递增2.0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62.7%,婴儿死亡率24.04‰。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各乡(镇),参合人数达到150454人,参合率达81.26%,基本解决了农村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
居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全面改善。2007年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工资20345元,比1978年的551元增加19794元,增长35.92倍,年平均递增1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3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7元,比1978年的69元增加2028元,增长29.39倍,年平均递增11.97%。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明显增加。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7万元,比1978年的903万元增加26594万元,增长29.45倍,年平均递增12.5%。据2007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1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77元,衣着消费支出79元,居住消费支出176元,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27元,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05元;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53.3台、电冰箱18.3台、摩托车5辆、固定电话52台、移动电话13.3台,农户人均居住面积20.23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3.4%。
资源状况:气候资源:岑巩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3.7℃-16.2℃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5℃,多年平均积温在5005℃-5954℃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1300mm之间。
土地资源:岑巩县国土面积14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4万亩,林地面积80万亩,牧地29.08万亩,宜林宜牧地78.06万亩。土壤共分六个土类,其中地带性土壤有黄壤和红壤两种,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类土、紫色土、潮土及水稻土。
生物资源:岑巩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局部地区海拨大于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拨在400-700米之间,最高海拨1360米,最低海拨330米,森林覆盖率为50.35%。岑巩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农作物的生产,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盛产优质大米、花生、茶叶、中药材、猪、牛、羊、鱼等农产品。
水电资源:岑巩县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输变电能力较强。境内有大小河流33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72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799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龙江河、龙鳌河、舞阳河三条,水能资源蕴藏量8.1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2.29万千瓦,已开发1.3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8%。已建成中小水电站24座,装机容量10185千瓦,年发电量3950万度,是国家首批达标验收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目前境内电网拥有110KV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座,其线路覆盖全县各乡镇,全部进入国家电网,可以满足县内所有企业用电需要。
矿产资源:岑巩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寒武地层占总面积的84%,富藏优质石灰石,平均氧化钙含量为55.54%,仅水尾镇境内的矿带面积就达10.2平方公里,储量1.2亿吨。地下还蕴藏有铀、铅、锌、汞、钒、硝、石灰石、大理石、金星石、重金石等矿藏10余种。
旅游资源:岑巩,一颗嵌在贵州高原上的璀璨明珠,一个风景如画的妩媚山城。数千年的古傩文化神奇诡谲,独领风骚:思州天庵寺、思州鳌山寺更是存史久远;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思州石砚,成为中华名砚之上品;思州茶叶,历朝历代皆为朝廷贡品;一代佳人陈圆圆独独倾慕这一方山水,晚年就飘落在这片美丽而多情的地方;神秘莫测的岑巩中木召古城,是夜郎国都还是古庄园,众说纷纭;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傩戏;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风光。更是独具魅力。中国人民大学语言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冯其庸先生在龙鳌河畅游时,写下了千古绝句“一路看山到米家,青螺十万尽轻纱”、“山回路转翠重重,扑面青葱十万峰”。岑巩的旅游业得天独厚,与众不同,它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鲜明个性特征。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大门,地外湘黔交界结合部,自古为楚、黔、滇交通要衢,唐代曾设置夜郎县、峨山县,从隋代后思州田氏土官统治800余年,元明清人都坪峨异溪,都素、黄道溪、施溪4个长官土司官”土流并治400多年,是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先后出土侏罗纪古生物化石、铜鼓、铜锣、战国甬钟,征集有传世汉砖砚;思州傩艺技是“是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上刀山、下火海、口衔红铁、喊竹被誉为“东方神秘”,流传至今。思州石砚已有数千年历史,岩青质固,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以其“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雨露,惜墨惜笔”的特色,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历史上曾定为朝廷御砚。五溪蛮悬、洞、石棺保存完好,2000余处古寺庙遗址尚存;安葬着思州宣慰使刘贵、一代佳人陈园园、广西边防督办太子少保苏元春等数十位历史名人墓,中木召古庄园遗址相传为西汉夜郎国都,岑巩被誉为“思州文物群落”,古府雄基之地。
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岑巩老县城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县城规划面积仅0.62平方公里。因群山环绕,城市的扩容受到极大的制约,岑巩县城市扩容怎么办是往平贤村发展,还是扩建岑巩山城?岑巩的决策者们决定发展新兴技术开发区,实施岑巩县城南移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之机,我县城市建设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通过近10年的建设,新城建设日趋成型,目前规划城区面积修编为8平方公里,城市品位逐渐提高,现在城市路宽了,楼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功能配套了,经营城市的理念成熟了,一座黔东明珠呈现在人们眼前,岑巩人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朝着健康、幸福大道一步又一步地迈进,走向辉煌。
水利建设:岑巩县位于北纬27°09′40″-27°31′54″,属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188mm。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地表水资源总量7.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3799立方米。县境有大小河流33条,全长462.3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31公里,主要河流为龙江河、车坝河和舞阳河。由于我县境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地质、地形、地貌等因素,致使全县水资源供需不协调,形成了以龙江河为主(即:龙田、思阳、注溪)的丰水防洪区和以天马、天星、羊桥、水尾、大有干旱为主的抗旱区。改革开放初期,全县有水电站11座,总装机2650千瓦,发电量1060千瓦时,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10余处,设计总库容158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55万立方米,设计灌区面积23800亩,有效灌溉面积21150亩。由于当时我县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基本上只能保证集镇民居每天大约3-5小时的照明用电,同时水利蓄水工程总量小,蓄水保灌不足,仅靠一些较小的河堰、拦山沟、临时性水车和少量简易山塘进行灌溉,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适应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78年至1988年期间,我县实施和续建了将军山、石门坎、甘溪沟、殷家田、天落塘、关堰、姚寨、赵坪、塘家垅、余家寨、冷家沟、冷水溪、大河坪等十三座小(一)型蓄水工程和老山、铁厂坪等十余座小(二)型蓄水工程及一碗水等一批引水、提水灌溉工程,实施了白岩坪防洪排涝工程,实施了后坝、老鹰岩等6座水电站。小(一)、(二)型蓄水工程的建成,缓解了我县农村灌溉,同时合理调节水源,减轻了防洪压力。1988-1999年期间,实施了小花滩等三座水电站,其中小花滩水电站总装机6000千瓦,年发电量3200万千瓦?时,实施了农村初级一、二期电气化建设;实施了龙王洞等一大批引水和提水工程;实施了一、二期渴望工程,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5处,解决农村1.68万人和1.21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1993年4月小花滩电站建成发电,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电力能源供需矛盾问题,实现了与国网联网,解决了我县工农业用水用电的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至2008年期间,我县继续实施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共实施了198处,解决了73751人饮;实施了新兴城区2.1公里长的一期防洪堤工程建设,防洪保护面积4.8平方公里;实施完成了天落塘、甘溪沟两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8年先后实施了大河坪、余家寨、殷家田、将军山、石门坎、关堰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修了新兴电站、龙王洞电站、云盘电站、三层洞电站、冒水垅电站、青塘电站等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925千瓦,发电量4245万千瓦时;实施了烟水配套工程、“三小”工程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90处,新建容积21810m3,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3414亩。三十年来,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全县范围内已兴建了各级各类水利工程1155处,其中:小(一)型蓄水工程15处,提水工程1处,小(二)型蓄水工程22处,提水工程19处,小(二)型以下工程1098处,设计总库容457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13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7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9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8.19万亩,水利化程度达55%。中小河流堤防加固整治38公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40平方公里,保护粮田2.35万亩,保护人口3.5万人。建有小型水电站24座,总装机47台,装机总容量12322千瓦,发电量4908万千瓦?时,全县已形成以新兴、思州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点,12条35千伏总长153.7公里输电线路为辐射的骨架网络,35千伏为供电骨架并与国网相连的供电网络,农村初级一、二期电气化建设如期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通电乡(镇)村均为100%,通电户为99%以上,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电力建设:
科技兴电,电网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岑巩县仅有小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2061千瓦,各水电站独立运行就近向乡镇所在地和部分村寨解决生活照明。1993年,花滩电站第一期工程1#、2#两台机组(2X2000千瓦)运行发电;至此,岑巩才拥有35kV岑巩变电站1座;10kV及以上线路长度50余公里。2008年底,岑巩县域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6座;小水电站18座;110千伏线路39.39公里;35千伏线路155.41公里,10千伏线路1006.09公里,10千伏配变1069台。
体制改革,供电能力不断增强:1987年5月,岑巩县供电公司在岑巩县城关电站的基础上成立。1999年7月1日起,岑巩县电力公司由凯里供电局代管。1998年,岑巩人均年用电量仅136千瓦·时,2007年已达到1940千瓦·时,增加14倍之多。2002年供电量达1.2亿千瓦·时,成为黔东南州供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的3个县之一。2005年售电量2.45亿千瓦·时,实现税金394万元;2006年售电量2.51亿千瓦·时,实现税金480.2万元;2007年售电量4.27亿千瓦·时,实现税金597.2万元;2008年11月止,尽管受冰灾、金融危机影响,售电量仍达到3.4亿千瓦·时,实现税金651.69万元。
创新理念,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岑巩电力局在加大电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优质服务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实行厂务公开,推行供电社会服务承诺制,建立“95598客户服务中心”,实行24小时故障报修服务,完善了营销系统升级、财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监控自动化系统;局先后被省公司、南网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单位、州级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营业规范化服务、“五项基础管理”达网标等荣誉称号。
新的使命,实施拉动内需的大规模电网建设:回顾过去,岑巩电力“做动力热血、当山川明珠”,为建设岑巩新工业特色经济铺平了道路,在结束农民千年皇粮国税的负担后,为“工业反哺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展望未来,在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形势下,岑巩电力局将实施四大项目的电网建设与改造。一是建设110千伏天马输变电工程;二是建设35千伏羊桥、注溪变电站;三是扩建龙田、桑坪变电站;四是改造县城电网,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这一切都预示着岑巩电力发展前景辉煌,岑巩电力的明天必然更加灿烂。
交通建设: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岑巩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只有174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条,其余均属等外公路,路况差、凸凹不平,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岑巩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30年,岑巩交通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为岑巩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使交通事业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县公路里程已达946公里,10个乡镇通油路,最后1个乡镇(平庄乡)通乡油路工程正在加紧实施,预计2009年12月完工。115个村通公路,76个村通汽车。县境内有渡口16处,渡改桥4处,现有渡口12处。先后投入资金100万元,整治了渡口码头2处,又完成渡改人行吊桥5座。随着“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从事运输车辆1860辆,其中:客运车996辆,出租车50辆、货运车716辆、拖拉机257台,运输从业人员3124人。我县客运已延伸到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省市,拥有跨省班线3条,跨区班线4条,跨县班线2条。昔日羊肠小道,如今已成大路通衢。昔日肩挑背驮乘车难,如今滚滚车轮遍城乡。”一横三纵两连线“的区域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