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旅游地图 > 潍坊旅游地图 > 青州旅游地图 > 云峡河旅游地图
=== 青州云峡河旅游地图 ===
=== 云峡河资讯概况 ===
全覆膜玉米:青州市经南街进入云峡河回族乡境内,通甘路沿线绿意盎然,玉米飘香。2008年,云峡河回族乡紧紧围绕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城效、水川区发高效农业;川道、河谷区大力推广全覆膜玉米,浅山区扩大马铃薯产业;深山区发展草畜产业,全民发展劳务产业”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的青州市南部全覆膜玉米8000亩绿色长廊,正喜迎丰收。为较好的抓好全乡全覆膜玉米推广种植工作,正视差距,乡政府提出“三抓”抓落实。一是突出示范效应,狠抓宣传动员。先后组织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深入先进乡镇观摩学习达500多人次,通过发放宣传图片、印发资料、算帐对比、经验介绍等形式,充分动员和带动群众积极种植;二是突出技术培训,狠抓技术指导,邀请市农技部门资深专技人员举办现场培训会12期,培训群众达3000多人次,针对覆膜方式、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技术培训讲解。三是突出片带规划,狠抓面上规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川道、河谷区和梯田等有利地域条件,集中连片,科学规划,推广全乡大面积种植。通过“三抓”的动员、指导和落实,有力推动了全乡全覆膜玉米的推广种植。一是有效促进后进转化。春季顶凌覆膜工作得到了示范户的有力带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改变了秋覆膜群众认识难,工作展开难的被动局面,也得到了省市观摩团领导的肯定;二是有力促进了农民种植思想的转变。通过大力宣传,介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民增产增收中的作用及双垄沟玉米种植技术在集雨保墒、抗旱保粮、提温促熟、抑草防病、秋雨春用等方面的增收潜力,改变了被动抗旱、“朝天一把子”的落后农耕思想。三是极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全覆膜玉米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满足旱地农作物全生育期生长发育需求,再加上统一规划、规模化种植、科学管理,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同时对明年全覆膜玉米种植工作及早部署和安排,在“一膜两用”保证今年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早动员,早宣传,早留地块,真正把全覆膜玉米发展成为我乡农民增产增收的优势产业。农业,走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子,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导,生产苹果、冬雪蜜桃、甜油桃、梨枣、柿子等特色产品,建有奶牛、小尾寒羊、良种兔养殖基地,是青州城区鲜牛奶主要供应基地。2002年建成了占地300亩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年产高档兰花25万盆。
旅游资源:云峡河回族乡皮影戏班子,由其祖辈所创,历经数代。1947年,出身艺人世家的李江,继承传艺,并博采众长,汲取秦剧套路把式之精华,自成一派。李江皮影戏班子,现有90多幅线子,380多个人物头像,蟒袍、火旗装、官衣、蛟龙驹、四不像等道具一应俱全。李江前后共收录抄写各种剧本120余本,主要有传统国戏、神话、家庭教育和爱情等四大类90多个剧目,其中传统国戏《蛟龙驹》和历史神话剧《唐王双游狱》在潍坊存本极少。李江的唱腔以粗犷雄浑见长,擅长慢板、流水板、道情、散板等四类10多个板式,一台戏数个角色,他都能扮声自如,不留破绽。他的影人表演,娴熟灵活,影艺精湛,其影人刻制,力求简洁明快,色彩鲜艳,工艺考究,在影人刻雕、影人表演和唱腔道白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农闲时节率众艺人巡演于诸河沿岸三市各村社,倍受群众称赞。李江的皮影戏班子,经历了“文革”传统剧目被禁,蒙受“破旧”阴影的低谷,也走过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鼎盛的发展时期,在皮影戏被现代声像技术冲击的今天,李江等皮影传人,希望皮影戏引起社会各界保护、支持的同时,再将皮影戏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传承发扬。
历史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青州部分地区先后属吴、楚二国。秦属会稽郡类县,至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类县内分置青州县。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信义县划置昆山县,又先后隶属青州县。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属浙西路平江府,元二十九年(1292)。根据史料记载,“青州”这个地名,始于中国北宋年间,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原云峡镇设云峡乡,民国三十四年原云峡河回族乡设青州乡,公元1993年,青州县改为青州区,随即改为云峡河回族乡,公元2001年7月,经过进一步机构调整,合并为现在的云峡河回族乡。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云峡河回族乡,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奋斗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大量的古迹奇物和历史故事就是最有力的见证。由于历代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文革十年动乱"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使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多数被毁坏以致消失。据考证,青州地区有道院添祠堂,庆宁庵、园通庵、老土地庙、韦天堂、双庙、华家桥庙、三官堂、戚家庙,天福庵,西来庵、土地庙、倪家庙、龙王庙、祝家庙、洪桥庙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道院添堂。添祠堂位于新华梅园北星火毛家浜之间,东达界泾河边,南北纵深一里多长。早在宋代香火极盛,拥有庙房1084间,供奉着如来佛、十八罗汉、千手观音及天狗、猛将、土地神等。庙东北处还有一只撞钟,食时鸣钟,庙内众僧闻声赶来用斋,因庙宇大,僧多,先后用斋时差很大。故流传着:"道院添祠堂,吃饭没晨光。"的说法。南宋天会七年(1129年)金兀术(女真族)任元帅,渡长江,追赶宋高宗赵构,途经此地时,高宗进庙暂避,得知追兵即刻就到,又南渡淞江而逃。金兵追到庙里见宋帝已逃,便放火烧庙,庙房千间被烧毁,只剩南北边上数十间庙房。尔后,历代乡民无力修复,便逐渐分割成添堂与道院庙两座小庙。经明、清两代修缮,添堂有庙房十一间,占地一亩半,庙内供佛象。一九一一年起作天真小学校舍,一九五五年拆毁庙房,建张家小学,道院庙位于道院庙桥西境,有庙房十间,庙前有银杏树两棵,石狮一对,庙内供奉十八罗汉,千手观音等,一九五四年被拆毁。
退耕还林:云峡河回族乡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来抓。为了搞好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该乡50名干部先后多次深入到农户家中,算种粮与种树的对比账,算生态账、增收账。与此同时,该乡积极与县粮食部门协调,调运小麦10万公斤。乡上与农户签订合同,在落实退耕面积、保证小树成活的基础上,实行先借粮,后退耕政策,消除了群众的担心和疑虑,使3000亩退耕还林任务很快落到了实处,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金融工委会员给该乡捐助了190万元。为了用好这部分资金,该乡会同县林业部门,又专门邀请林业专家对全乡的山山沟沟进行了详细地勘察设计,编制了实施计划。根据实施规划,全乡对退耕还林还草一律实行了合同管理制度,乡、村、社、户层层签订了退耕还林还草责任书,将面积、时限、树种、质量标准落实到户,并建档立卡,作为供给种苗、补助粮食和检查验收的依据。经过努力,该乡已保质保量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4000亩,共栽植云杉、沙棘、山杏近700万株,撒播紫花苜蓿、红豆草8000公斤,使全乡12%的荒山得到有效治理。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逐步退耕还林,再造秀美的山川,保证定西地区重点工程云杉苗木的需求,计划在云峡河回族乡建设千亩云杉育苗基地。该基地新育云杉苗1000亩、2000万株
山东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人民政府-政府机构
本资料是山东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人民政府的初步介绍,还有山东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人民政府的详细地址:云峡河回族乡涝洼村,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人民政府的联系电话:...
云峡河回族乡-世界风筝都
云峡河回族乡...【店铺LOGO】【店铺基本信息】【诚信/好评度】【柜台商品】【操作】云峡河回族乡...
山东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卫生院-卫生院
本资料是山东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卫生院的初步介绍,还有山东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卫生院的详细地址:云峡河回族乡涝洼村,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卫生院的联系电话:0536-...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教育委员会– 青州市黄页信息-国联黄页网
联系方式:电话:0536-3819060 地址:山东省 潍坊市 青州市 云峡河回族乡云峡河村南(262501)...
青州云峡河回族乡果树站-中国食品信息网企业全库
联系人:职位:行政区划:370781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涝洼 电话:0536-3819101-传真:移动电话:邮政编码:262501 电子信箱:网址:行业代码:...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建筑安装公司黄页资料-天骄网-大学生的...
本页内容为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建筑安装公司的公司详细资料以及其最新联系方式...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建筑安装公司 所在地区:中国·山东 联系 人:...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广播电视站– 青州市黄页信息-国联黄页网
联系方式:电话:0536-3819102 地址:山东省 潍坊市 青州市 云峡河回族乡涝洼村(262501)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广播电视站...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建筑安装公司-百纳网
联系 人:联系电话:086-536-3819157 电子邮件:详细地址:山东 潍坊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南房村 成立时间:2000-11-1 主营行业:建筑、建材 公司介绍...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回民初级中学-全国中学名录-21世纪教育网...
学校名称: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回民初级中学(举报错误信息|添加学校)所在区域:青州市 详细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南云河 邮政编码:262501 联系电话:...
云峡河回族乡十一黄金周旅游,国庆长假住宿,云峡河回族乡国庆...
云峡河回族乡十一黄金周旅游,国庆长假住宿,云峡河回族乡国庆长假青年旅舍,云峡河回族乡国庆长假经济型酒店,云峡河回族乡国庆长假招待所,云峡河回族乡客栈,云峡河回族...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卢店村幼儿园
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卢店村幼儿园介绍:...企业机构: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卢店村幼儿园 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经营模式:员工数量:主要市场:客户类型:...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