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乐陵市区高清地图 ===
=== 乐陵市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历史记录:乐陵历史悠久,据五里冢和惠王冢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4千多年前,即有氏族部落聚居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当齐燕交界处,秦为齐厌次地,西汉始建县治。历代隶属屡更,县治数迁,资料参差,多处不清。现据史书、历史地图集和旧志所载及地下出土文物,整理考证,列述如下:
帝喾及尧、舜禹时期属古兖州域。夏、商属青州地界。“乐陵地”(未置县前,“乐陵地”,指今乐陵地域,下同)属其域。西周属幽州。“乐陵地”在其境之中部。东周属齐国。“乐陵地”当齐燕交界。秦为济北郡地,属厌次县,“乐陵地”当其北境。西汉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置县,为都尉治。清宣统《山东通志》载:“故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今名魏王城。”址在今刘武官乡大顾家村北。东汉初治同西汉。至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置东陵郡,县随郡徙。清《续山东考古录·武定府古迹》载:“乐陵故城在今乐陵西南三十里,其墟高丈余,周三里。”明《嘉靖武定州志》载:“乐陵郡,领县三,日乐陵(带郡)……”,“为侯邑,故城在今山东乐陵县西南三十里。”按此,城当在今县治西南杨盘一带。三国改群为乐陵国,治厌次(今阳信县邵城洼,县属之。治回“魏王城”。1988年9月1日,撤销乐陵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乐陵市;1990年1月1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1993年12月10日,撤销乐陵市王寨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安镇;撤销乐陵市大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集乡;1996年12月25日,撤销乐陵市朱集乡,设立朱集镇(鲁政函民字[1996]58号)批复;1999年,乐陵市辖5个镇、20个乡:城关镇、黄夹镇、孔镇、杨安镇、朱集镇、郭家乡、三间堂乡、西段乡、胡家乡、杨家乡、大孙乡、茨头堡乡、杨盘乡、丁坞乡、张桥乡、化楼乡、张屯乡、郑店乡、王集乡、花园乡、刘武官乡、铁营乡、寨头堡乡、双庙赵乡、奎台乡。2000年6月15日,乐陵市撤销城关镇,以原城关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市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胡家乡,以原胡家乡的行政区域设立胡家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胡家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双庙赵乡,以原双庙赵乡的行政区域设立云红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双庙赵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郭家乡,以原郭家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郭家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郭家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三间堂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集镇;撤销杨家乡、茨头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黄夹镇;撤销丁坞乡、杨盘乡,合并设立丁坞镇,丁坞镇人民政府驻原丁坞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花园乡、刘武官乡,合并设立花园镇,花园镇人民政府驻原花园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郑店乡、王集乡、奎台乡,合并设立郑店镇,郑店镇人民政府驻原郑店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化楼乡、张屯乡,合并设立化楼镇,化楼镇人民政府驻原化楼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张桥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孔镇。2000年,乐陵市辖4个街道、8个镇、4个乡。总人口615833人,各乡镇人口:市中街道66518、胡家街道25668、云红街道23083、郭家街道21496、杨安镇42593、朱集镇56981、黄夹镇63051、丁坞镇35521、花园镇42050、郑店镇59327、化楼镇37031、孔镇47130、西段乡25594、大孙乡21739、铁营乡24700、寨头堡乡2335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截至2002年12月31日,乐陵市辖4个街道、8个镇、4个乡。2007年新增西城街道办事处和东城街道办事处,便于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人口和行政。现今,乐陵市下属18个乡镇机构:辖6个街道、8个镇、4个乡。
地理位置:乐陵市位于北纬37°26′-37°52′、东经117°21′-117°56′之间,山东省西北部。北临天津滨海新区,东依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结合部,现又在“黄河三角洲”规划之列。北京、天津、济南经济龙脉的中心位置,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和主要进京门户,素有“齐燕要塞”、“鲁冀枢纽”之称。2006年被列为鲁北沿海开发城市。境内有省级公路4条,干线公路19条,分别与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天津港、黄骅港、济南机场相接。正在建设的德滨(德州-滨州)高速,列入山东省“十一五”规划的济乐(济南-乐陵)高速、德龙烟铁路,均从乐陵穿境而过,是山东省重要的高速交通动脉,可实现“一小时到济,两小时达津,三小时抵京”。使乐陵一步迈入山东北部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
地貌特点:乐陵市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黄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海拔(黄海高程)10米至12米左右,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面坡降为8千到1万分之一。市北部的大孙、杨家、西段、三间堂、大徐5个乡(镇)地势高亢,大孙乡素有“西北高原”之称,最高点高程13.7米;市东部的铁营乡,地势低洼,洼中心高程仅6.3米,为全市最低点。市境内地貌形态,由古黄河的泛滥变迁所决定。据旧志载,公元前39年(汉元帝永光五年)黄河改道,行水时间达50年之久。因河水泛滥,歧流横生,泥沙沉积,北支沿现漳卫新河一线,形成杨家、大孙两张北部的决口扇形地;南支沿现前进沟一线,形成于林、齐河子、旧乐陵、铁营等串珠式洼地。1060年(宋仁宗嘉祜王年),黄河再次改道,流经现马颊河流域,行水时间21年,入乐陵后河槽狭窄,“两边坡地水势较大而宣泄不及,即有漫溢之虞”,故在河两岸近侧形成河滩高地,远侧则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两次黄泛,河流冲积物交错分布,高洼零乱,加之长期以来,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构成了高、坡、洼相间的微地貌类型。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分为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和决口扇形地5个类型。河滩高地主要分布于漳卫新河以南及马颊河两侧局部地带,包括大徐、三间堂、西段3个乡(镇)的全部,大孙、杨家、胡家、朱集、双庙赵、市中街道、黄夹、郭家、孔镇等乡(镇)一部。面积416,551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4。土壤质地较好,潜水多属弱矿化水,地表和地下径流畅通,土壤水分运动以下渗为主,地势高而平,是粮、棉、枣生产的最好地区。缓平坡地处于河滩高地与浅平洼地之间,面积1,031,001亩,占全市总积的61.5%。分高坡地、平坡地和洼坡地。高坡地分布在杨盘到城关及孔镇、王集、花园等乡(镇),面积433,689亩;平坡地分布在刘武官、郑店等乡,面积298,432亩;洼坡地多在前进沟两侧及丁坞乡周围,面积与平坡地相等。高坡地潜水位低,宜灌宜排,是坡地中之最优,素有“粮仓”之称;平坡地地势平缓,质地良好,宜耕宜灌,是粮、棉产量较高的地区;洼坡地易涝宜碱,宜于发展林、牧、水产业。浅平洼地形如“碟状”,分布于内市几个大洼之中,面积为88,562亩,占全市总面积的5.3%。洼中汛期时有积水,但土壤自然淋洗作用较强,洼底盐化土壤较少,边缘则盐化较重,称为内涝外碱。背河槽状洼地分布于三间堂、大徐、朱集镇和孔镇南部,面积38,500亩。盐渍化较重,汛期易成内涝,可有选择地种植苇子。决口扇形地分布于大孙、杨家、西段3个乡的北部,面积为100,501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质地为砂,漏水漏肥,是宜林宜果地区,历史上就被誉为“水果之乡”。
乐陵方言:1.老爷儿——太阳;阳光2.崩搭——下雨(开始下雨或雨不密)3.三毛愣——启明星4.贼星——流星5.阴起了儿——无缺口的晕6.风起了儿——有缺口的晕7.天狗吃老爷儿——日蚀8.天狗吃月亮——月蚀9.火烧云——彩霞10.呱啦——霹雳11.朦星雨——毛毛雨12.雾啦——下雾状雨13.麻量糨子——大暴雨14.饭不拉儿——霰15.冻冻——冰16.冻冻茬儿——薄冰17.闹天——天气不好18.打开天——由阴、雨、雪转晴19.拨黄儿——雨雪天天边见晴;黎明时东方微亮20.假阴天——薄云透日的天气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