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淮安市区高清地图 ===
=== 淮安市资讯概况 ===
中国南北过渡地带:淮安地处我国南北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这些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淮南爱吃米,淮北爱吃面,从地理角度来说,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中学地理课本上都有记载。而从淮安本身的情况来分析,气候、地貌提供了很多依据。自然南北差异,包括地貌、气候是个渐变过程,淮河两岸差别自然不大,但以此为界,越往南北去,差别越大。从自然景观地貌来说,淮安境内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淮河以南多是丘陵地带,由盱眙到南京逐渐明显。而淮河以北,往徐州宿迁一带去就是平原居多。从气候特点来说更为明显,淮河以南是亚热带气候,而以北则是暖温带气候,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而以北就稍微冷一些,越往北多是0℃以下。而从降水量来看,在淮安以南降水量大约在900多毫米,而往北徐州一带降水量只能在600-700毫米之间。淮安以南有明显的梅雨季节,以北则没有梅雨季节特征。淮安以南多是水田,种植水稻、甘蔗、茶叶为主,以米食为主。而北面多是旱地,主要是小麦和杂粮,以面食为主。而从植被种植来看,淮安以南多是常绿阔叶林植物,针叶林少。而越往北针叶林越多,落叶阔叶林大面积存活。从节日习俗上来看,春节时,淮北(如淮阴区等)通常与北方大部分地区相同,吃饺子,而淮南(如楚州区等)则通常吃元宝(即汤圆)。值得注意的是,地处淮南与淮阴区一河之隔的清河、清浦两区,由于与淮阴区地理相近、人员来往密切,饮食、风俗习惯、方言等已在向淮北地区靠拢。
淮海戏豪放,淮剧柔情:从历史人文方面来看,淮安历来就有“南船北马”之称,古时,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人,都是到淮安河下下船登陆,换乘马车,由此向北。而北方人也是在淮安弃车马坐船南下。所以不难看出,自古淮安就是南北分水岭。别看现今的这条古黄河(古淮河)河道仅有五六十米宽,元代,《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马可波罗乘船经这一带时,河宽一英里,也就相当于近2公里的宽度。也许是两岸相隔甚远,所以淮河南北两边的民风民俗也有差别。从语言上来看,淮安地处江淮方言区,属于北方方言区与吴越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淮安语音,有“淮平子”之称。南称蛮北称侉,而淮安的语音也就是不蛮不侉的意思,相对较平。淮安内部来说,南部县区方言,具备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征,入声词汇众多,无卷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难以听懂,而北部县区,北方方言色彩开始呈现,一些词汇、发音有别于南部县区,并开始出现卷舌音。从戏曲上来看,淮安北部流行粗犷、豪放的淮海戏,而淮安南部则流行较为柔情的淮剧,甚为有趣。两个剧种都是“淮”字打头,然而唱腔风格各异,淮海戏与流行于安徽的泗州戏、徐州和鲁南地区的柳琴戏,同属拉魂腔。从建筑风格来说,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以土墙草盖四合院为主,多施以红色瓦片;而以南建筑多为U型、L型主房,厢房结构砖瓦房多,并施以青黑瓦片,在楚州区,还留存着大量的青砖黛瓦的民居建筑,具有典型南方特征。在婚俗习惯上,在淮河以北的宿迁女孩出嫁通常下午进门,而在淮河以南的市区则保持上午进门的惯例。
旅游景点:第一山公园:“第一山”在盱眙县城内,古称都梁山、南山,因宋人米沛题诗赞为“东南第一山”,后人咸称其为第一山。山高近百米,突兀耸峙,雄踞于淮河南岸。舟行淮水,望山似翠屏,登山远眺,淮水若白练。隋降,汴渠开凿,盱眙遂为通衙,历宋元明清,第一山之胜不因时间推延而有所减,明人吴承恩写到:“山顶上有楼观峥嵘,山凹里涧泉浩涌,嵯峨怪石,盘秀乔松。上边有瑞岩观、东岳观、五显祠、龙山寺,钟钧香烟冲碧汉,又有玻璃泉、五塔峪、八仙台、杏花园,山光树色映城。白云横不渡,幽鸟倦还鸣。说甚泰嵩衡华秀,世间仙境若蓬瀛”。
钵池山公园
清宴园
铁山寺森林公园
楚秀园
古镇河下
周恩来纪念馆、故居及童年读书处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