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都匀市区高清地图 ===
=== 都匀市资讯概况 ===
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都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均注入了活力。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人才资源丰富,为科学研究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条件;能源丰富、交通便利,为创办及发展工业、农业、制药产业、畜牧业、服务业提供了方便;实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0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省招商引资环境第一名,为投资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毛尖茶都”、“西部斗牛城”、“中国摄影城”等知名品牌以及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充满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使旅游业更加红火。弘扬“自我加压、奋发有为、不断创新、跳跃发展”的精神,都匀正抢抓争快、创新升位,谱写从历史古城到新时代明星城市的快速发展新篇章,正逐渐成为贵州南部的明珠城市。
经济社会: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面对复杂经济形势,果断调整工作思路,既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又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都匀生产总值完成66.12亿元,同比增长14.3%。财政总收入完成6.39亿元,同比增长22.27%,历史性突破一个亿以上的净增长,净增1.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45亿元,同比增长61.4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05亿元,同比增长23.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03亿元,同比增长23.27%,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0.95:42.57:46.48,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强市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在全省经济强县建设2008年综合评价中名列第16位,是全省27个建强县中全面完成考核指标的7个县(市、区)之一。二、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全年市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4206万元,比上年增加1827万元,同比增长76.8%。致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0公里;完成高寨、马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翁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9处、小水池1373口、沼气池1000口,新增灌溉面积9200亩,解决5.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配合南方电网都匀公司,总投资4.28亿元的城乡电网改造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185”工程2.5万亩;坝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建茶园面积2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3.3万亩,摆忙——甘塘“十里毛尖长廊”产业示范带初具规模。都匀毛尖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实现了继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之后的又一个百年梦想,从国际化推进的更高层面,拓展了从名茶走向名牌的市场平台。争取各类支农资金1.1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4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13人,顺利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整合各类资金2亿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6个乡镇创建“信用乡镇”成功。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5.95%,连续六年获得丰收。三、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依法实施改革改制,完成匀酒厂等5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有力推进羊毛衫厂等3户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一次性安置人员678人。抢抓省委、省政府重振贵州白酒雄风的政策机遇,重组贵州都匀市酒厂有限公司,目前已开发出兼香型、酱香型两大系列13个品种并全面上市,万吨白酒技改生产线第一期工程已动工。按照“一厂一策”精细化服务要求,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中小企业搞协调、抓服务、办实事。成功申报省专项扶持资金项目13个,市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4997.45万元,市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00万元、短期借款1928万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步伐,完成技术改造项目6个、新产品开发项目2个。我市规模工业企业在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涨跌失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克服了生产成本高、利润空间小、流动资金短缺等困难,保持了平稳、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坚持不懈招商,注重招大培强。积极“走出去、引进来”,重点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开展“敲门”招商。全年引进项目71个,实际到位资金占州下达任务的136.39%。贵州都匀豪龙水泥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在墨冲镇兴建年产300万吨水泥项目。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建成年产15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现已投入使用。该项目采用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是目前全省范围内建成投产规模最大的水泥工业生产项目。突出项目引领,不断提升跨越发展的带动力。一是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抓好项目申报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7大项共120个,总投资1.28亿元。项目涉及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文教卫基础设施和城市廉租房、供水管网建设以及生态资源保护等。二是认真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三个百分之百”要求,狠抓项目实施工作。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及项目开工率均达100%。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强对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做到百分之百的整改,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五、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强劲发展,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大计,加快可持续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一是强力推进规划工作。投入365.1万元,基本完成建成区23平方公里范围控制性规划、剑江河19公里沿河景观规划、剑江河西片区城市设计规划、城市管线综合规划及建成区综合管线项目实施方案。二是抓好事关全局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5亿元、全长14.3公里的城市道路环线完成工程量的90%;总投资4800万元、全长298米的都匀北出口立交桥建成通车,打通了城市北上的交通“瓶颈”。三是大力整治城市环境。投入287万元,完成石板古街区至七街、富强巷的延伸改造工程,电网同步下地;投资4500万元的雨污分流截污管建设完成,确保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营;继续加大剑江河源头治理力度,投入350万元,完成日处理煤矿废水6000吨的“小黄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投入1793万元,顺利完成龙山大道等重要路段燃气管道铺设及电缆下地工作;投入270万元,拓宽改造了民族路西出口、会姬路等支干道。四是抓实城市亮丽工程。投入658万元,建成全省首座大型水幕激光镭射投影;投入370万元,对城区主要街道、重要地段的建筑立面进行亮丽点缀;投入150万元,对北出口收费站进行民族风格改造。五是狠抓绿化净化工程。投入150万元开展绿化工作,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提升至39.03%、36.28%和8.64平方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大主要污染物分别控制在0.55万吨和1.55万吨以内,年度减排目标全面实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着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房地产、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为重点的城市特色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稳定的情况下,都匀房市继续健康平稳发展。房地产完成投资7.3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2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6%;销售均价2521元/平方米,保持平稳态势;销售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2.93%。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新增伯爵花园酒店等3家四星级酒店,动工建设1家五星级酒店。全年接待游客525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44%;全市旅游从业人数达3.8万人。城市商业环境逐步趋优。成功承办黔南州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了都匀毛尖茶节、都匀房交会等活动。六、实事工程有力推进,和谐进程明显加快,实事项目全面落实。为民办“十件实事”顺利完成。率先在全州启动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市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预留资金500万元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及生活补助。建成第四期廉租房1.08万平方米、222套,在建廉租房1.77万平方米、420套。建成经济适用房5.2万平方米,解决了一批困难企业职工住房难问题。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73.9万元,受益居民2255户、5376人。投入1681.2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926户、17.33万平方米。投入278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住校生“营养工程”。新农合继续保持全覆盖,补偿医药费用2849万元,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完善江洲中心敬老院、大坪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综合性福利院,完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1.14万台(部),兑现补贴107.5万元,4551户农户受益。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19元,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24元,同比增长7.9%。新增城镇就业608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5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99%以内,低于州控制标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总体覆盖率达64%。认真实施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全年新增城乡低保4101户、1.52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0.3万户、23.65万人次、3803.3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结合七大走访救助机制,发放救灾救济金、优抚经费、用煤补贴及救助慰问金1056.82万元,宽领域、多层次、动态化救助困难群众。社会秩序保持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完善“三级联动”接访长效机制,共受理来信来访2284件、8564人次,切实维护民利,解决实际问题。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清理化解工作,积极稳妥处置非正常进京上访事件。深入开展“平安都匀”创建活动,以“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为龙头,加大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4.28%,街面“两抢”案件同比下降58.81%,群众安全感指数上升了10.03个百分点,达到90.73%,名列全省第二。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严重威胁,超前部署,科学应对,严防严控,最大程度地防止疫情传入,有力阻断了疫情的扩散。坚持“民生至上,生命第一”理念,各级各部门以疫情为命令,按照紧急状态下“宁可越位,不可缺位”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工作措施,全力做好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工作,做到广泛查,快速查,反复查,不留死角;全力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广泛宣传,进村入户,街知巷闻,及时疏导公众心理,消除社会恐慌;全力做到信息报送准确及时,公开透明;全力做好人、财、物准备,超前安排拨出专款购置应急施救防护设施,配备药品,落实各项防控保障;全力做好医学观察人员的隔离观察,主动配合州指定的确诊病例治疗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治疗患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七、行政效能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政府自身建设取得实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机关正确定位、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包片推进机制等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实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民意的力量推动政风转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131件,政协委员提案127件。重视和强化审计监督工作,把监督落实到行政权力运行之中,让审计紧跟在财政资金运用之后,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坚决整改落实,使审计成果得到充分运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政风建设,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和失职渎职行为。查处政纪案件19件,政纪处分23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两基”顺利通过“国检”,“普九”债务化解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办学社会化,有序发展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成功申报19个科技项目并获立项,启动建设贵州都匀装备制造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荣获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人口计生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人口出生率9.74‰,人口自然增长率6.2‰,均在州控制指标范围内。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发展,完成16家镇级卫生院改扩建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农家书屋”34个,村级文化共享工程88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4424座。成功协办黔南州第一届运动会,我市体育代表团荣获金牌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一。“整脏治乱”“满意在都匀”等活动有效开展。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荣获“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统计、档案、史志、气象、老龄、工会、青年、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历史回顾:古代:蜀汉时为并渠县,唐改置南平州;晋天福五年(940年),设都云县(因城东都云洞得名);宋、元、明为都云安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称都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筑城;明代万历年间建文峰塔;1638年徐霞客进入都匀游览;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建成百子桥;弘治七年置都匀府,隶贵州布政使;清继之。
近现代:民国改府为县;解放后,仍为县治;建国初因三线建设而在市内设立众多国有企业,并在周边建设包括军工业在内的国有工业点,流入大量外来人口;1956年成为黔南州首府;1958年划都匀县部分行政区为市,后又撤销;1965年恢复为市;1966年城关析置为县级市;1983年8月,都匀县并入市内;1983年其余部分也并入市区。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