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地图 > 福州地图 > 连江地图 > 坑园地图
=== 连江坑园高清地图 ===
=== 坑园资讯概况 ===
(三)以加快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搭建推进和谐发展的实践平台,一是“为民解忧”,“促民增收”。岳峰镇大力开展了一系列“为民解忧”的活动。二是以“支部+协会”“带民创业”。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深化组织设置改革。以产业党支部为核心,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把从事相同产业的群众吸纳进来共同发展生产。
历史沿革:坑园镇在清朝时属王贤乡集镇下里,民国时期坑园、颜岐、前屿、下屿属象厦公所管辖,红下属官坂乡公所管理。解放初期坑园又称英雄乡。1958年7日公社化时,坑园从筱埕公社分出,建立坑园公社,辖17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984年改为乡建制后又改称坑园乡,辖17个行政村。1993年9月分为坑园、下宫两乡后,坑园乡设8个村委会(分属14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2000年7月撤乡改镇建制,镇驻地坑园村。2007年末有5711户,21456人。镇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少量畲族,约20户,89人,聚居于红下村。
基础设施:港口设施辖区海域建港条件优越,岸线长达5000米,可供建造万吨以上码头泊位达11个之多,2000吨以上码头泊位31个,是可门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门作业区现已规划的19个万吨以上码头泊位中,有10个(10-19#泊位)位于坑园镇辖区内。镇内现建有下屿300吨陆岛交通码头、门边300吨客货码头及下屿、屿头三级渔港等。另有华电可门电厂的7万吨泊位煤码头和1万吨泊位重件码头以及华电储运公司的两个5万吨级通用码头(可门港10#、11#泊位)可供靠泊。坑园镇管辖8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5018户,九九,年末总人口21918人。设有行政、边防两个派出所、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地方税务所、邮电支局等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境内拥有5座水库,库容总量56.3立方米,建有3.5万伏变电站,基本上可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需要。近年来,居民区的开发建设以及交通、能源、文化科学、教育卫生、邮电通讯、商业服务、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日臻完善。坑园镇交通便捷,水路可通住全国沿海各地,连黄公路贯穿境内。坑园镇现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部,每日过往客运车50余班。程控电话2000余门,直通世界各地。并建有传呼、移动电话通信基站。
党政建设:如何筑牢构建和谐农村的执政基础、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解决好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后继乏人、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是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村级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坑园镇提出一些措施:(一)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核心,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增强引领和谐发展的战斗堡垒:1、健全选拔任用机制,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一是抓好政审把关。镇党委专门组织纪检、计生、政法等部门成立坑园镇村委会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严格抓好候选人资格审查,建议淘汰了计生不合格的村委会成员候选人28名,主任、副主任候选人3名。二是抓好三项考评。2、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增强村干部和谐发展的本领。一是抓好业务学习。今年村级换届选举结束后,坑园镇他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村两委干部岗前培训班,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任职所需的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抓好分片培训。在集中学习的同时,他们还重视抓好以“分片培训”为主要方式的村两委干部的日常性教育工作。。3、建立监督考评机制,保证干部廉洁自律。一是建立“双向考评”制度。为加强镇村干部工作上的相互监督与密切配合,坑园镇每半年组织村主干与镇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双向考评,对镇村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双向测评,通过测评来发现问题,并根据测评情况调整干部分工与工作重点。二是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去年以来,他,们一改以往村级干部工资“一口价”的做法,采取了“职务工资+绩效工资”的模式,职务工资定低、绩效工资调高,让多干事的人多收入,不干事的“挂名村委”少收入甚至零收入。三是建立“集体约谈”制度。(二)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在践行先进上下工夫,培育服务和谐发展的骨干力量:一是在党员发展上坚持先进性。近年来,一些村在发展党员上存在着“近亲繁殖”的现象,影响了党群关系。2004年,坑园镇新成立的虾塘养殖协会党支部规定:那些从事养殖业在村中无法得到及时培养的上进青年可以向协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因此,协会支部成立后,各村支部主动吸纳培养非党积极分子6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在党员管理上增强凝聚力。坑园镇将流动党员分为流出和流入两种。对外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
气候物产:坑园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年降雨量为1350mm,无霜期达350天。海水比重稳定,年渐变范围在1.015─1.022之间,年平均水温为19.6℃,是海水养殖的理想场所,也是连江县渔业生产的主要乡镇之一。也是连江县渔业生产的主要乡镇之一,主产对虾、梭子蟹、牡蛎、大黄鱼、美国红鱼等水产品。
经济状况: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68076万元,比增12.8%。其中农业产值32448万元,比增10.6%;工业产值12003万元,比增21%。乡镇企业产值50802万元,比增22.4%,比增17.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38万元(农业税10.98万元,农业特产税201万元,地税34.4万元,国税25万元),比增35%,其中农业特产税比增4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404万元,粮食产量4460吨,水产品产量5508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比上年净增320元。并于7月份实现了撤乡建镇。以培育水产支柱产业为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做好池塘、网箱、淡水、浅海养殖“四篇文章”。全镇已初步形成了池塘虾、蟹、贝综合养殖,高优鱼类网箱养殖和水产种苗繁育三大产业化生产基地,共有规格化池塘养殖1.2万多亩,发展网箱养殖近3万箱,兴办鱼、虾、贝、藻等各类育苗场20家,年繁育对虾苗4亿尾、大黄鱼苗700万尾。主要养殖的水产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鲍鱼、真鲷、鲈鱼、石斑鱼、对虾、梭子蟹、溢蛏、花蛤、贻贝、牡蛎、海带等,年产各类水产品总量达5.5万吨,产值逾3亿元。扩大招商引资,多方筹集资金,投资1600多万元用于颜岐千亩围垦工程和下屿、前屿围海造地工程建设。全镇现有水产加工、育苗、船舶制造等各类工业企业22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家,合资企业3家),创产值上千万元企业2家。本年度新办连江县“三屿”水产业开发中心,金牌金税水产开发公司等13家企业,年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此外,通过因特网创建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通道,扩大水产品营销网络。目前该镇的大官坂综合养殖基地已被列入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市政区划:坑园镇管辖8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5018户,总人口21918人。设有行政、边防两个派出所、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地方税务所、邮电支局等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境内拥有5座水库,库容总量56.3立方米,建有3.5万伏变电站,基本上可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需要。近年来,居民区的开发建设以及交通、能源、文化科学、教育卫生、邮电通讯、商业服务、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日臻完善。
交通通讯:坑园镇交通便捷,水路可通住全国沿海各地,连黄公路贯穿境内。全乡现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部,每日过往客运车50余班。程控电话2000余门,直通世界各地。并建有传呼、移动电话通信基站。
连网购物商城
坑园镇>>房产/家居/装修>>按区域选择:按类别选择:(共0 家)特约商家|联盟商家|网友推荐商家|所有商家 暂无联盟商!关于我们|免责条款|法律顾问|...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个体工商户|中国农业网|普通会员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个体工商户|中国农业网|普通会员...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坑圆乡下屿村 建胜路43号 邮 编:350000 电 话:0591-82661995...
坑园镇蛋糕店_福建福州连江县坑园镇蛋糕店蛋糕速递,蛋糕预定,...
福建福州连江县坑园镇蛋糕店 花朵朵蛋糕店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设有配送店,如需提供偏远地区的蛋糕预订,蛋糕订购,网上送蛋糕,异地订蛋糕服务,请提前咨询。...
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人民政府_福州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人民政府...
福州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人民政府的简介、地图、三维实景地图和周边生活服务信息...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人民政府 地址:电话:东方港海鲜楼 地址:电话:...
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行政区域代码,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
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最新行政区域划分,查看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下所有的...当前位置:全国行政区域-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
坑园镇 潘度乡 江南乡 蓼沿乡 安凯乡 下宫乡 小沧畲族乡 ...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 邮政编码查询-邮编库 www....
请直接在下面留言,本站核实后会马上进行修改,以便给后来浏览者更好的帮助。关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的留言:目前暂无留言...
坑园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招标公告
坑园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招标公告...福建招标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招标、采购、拟在建项目信息及网上招标采购等一系列商务服务。福建招标网是福建招标采购领域的最佳...
坑园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举措 New Measures about the ...
连江坑园镇产业结构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转变观念;要立足市场;要依靠科技;要突出重点;要重视政府引导....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