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旅游地图 > 黄石旅游地图 > 阳新旅游地图 > 龙港旅游地图
=== 阳新龙港旅游地图 ===
=== 龙港资讯概况 ===
原云岩乡:位于苍南县中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81万人(2008年末)。辖鲸头、士金兜、港头、瑞岩、联友、云岩、金中、凤山、山前、中对口、上对口、三峰、梁峰1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鲸头村。【沿革】1958年建云岩管理区。1961年成立公社,1984年建乡。1997年,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鲸头、士金兜、上对口、中对口、山前、凤山、金中、云岩、梁峰、三峰、联友、瑞岩、港头13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龙港于1984年建镇。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成功实现了龙港第一次跨越。1995年被国务院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6年开始全面实施龙港小城镇综合改革。2002年以来,我们又确定了“既不能忘本,又不能吃老本”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抓产业的提升和城市框架的构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建设为载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2.8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总产值282.6亿元,同比增长21%;财政总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同比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12822元,同比增长14.6%。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从“农民城”到“产业城”的第二次跨越。
发展战略:近年来,龙港以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人”和“城”这两大主题,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后建成30幢高楼,同时建成江滨外滩广场、龙翔广场、金河广场、大桥公园、象湖公园等广场公园,城镇道路灯亮灯率达95%,城市长大了、长高了、变亮了、变美了。通过文明城镇和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人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当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鳌江流域城市化发展,强化温州南部地区在该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实现龙港第三次跨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法治浙江”、市委“三个温州”以及温州第三次跨越和苍南县委“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全面实施“六六”发展战略,即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实力龙港;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建设都市龙港;实施生态支撑工程,建设生态龙港;实施社会进步工程,建设文化龙港;实施平安和谐工程,建设平安龙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建设活力龙港,通过产业提升、招商引资、环境优化“三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平安创建、执政能力“三项建设”,做到在鳌江流域城市化进程中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发挥主战场作用,引领鳌江流域的跨越发展。
突破土地政策禁区,吸引农民进城,龙港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龙港农民城建设起因于1981年平阳和苍南分县。新设的苍南县出于县域经济发展考虑,需要择地建设本县港口和经济中心。经过反复考察,最后把地点选择在鳌江南岸的方岩下。但当时方岩下这个地方仅仅是处在鳌江南岸渡口位置的一个小渔村。作为一个新建的县,要把这么一个地方建设成为具有县域经济中心的地位的港口城镇,并非易事。尽管在港区建设初期,他们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的思路,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作了一定的投资,但是港区建设很快就陷入资金难以为继的困境。正在建设者们为之困惑的时候,《光明日报》上一则刊登山东潍坊“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报道,启发了他们的思路。当时,苍南县有6500个万元户,其中有90%以上都在港区附近的江南三区。这部分农民经济上富裕了,也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当时,他们还不敢想象进温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这里毕竟是规划中苍南县未来的港口城镇和经济中心,如果能把他们动员过来建设港区的话,这个经济中心就有希望了。然而,尽管1983年10月12日苍南县已经正式获准在方岩下的位置建立龙港镇,但是这个新建的龙港镇还仅仅是有个初步的框架,却缺乏居民居住而人气不旺的空壳镇。198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的政策,从此,城乡户籍制度这堵筑在中国的城镇与农村之间关闭了几十年的高墙,终于稍稍开了个小口。为了动员农民进城,筹集公共建设资金,新任的龙港镇党委书记陈定模使出两个“绝招”,他总结说:当年,我是一靠“嘴皮”,二靠“地皮”,来吸引农民进城的。一靠“嘴皮”,是指宣传。二靠“地皮”,是指出售土地使用权。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卖宅基地。按照当时国家的土地政策,农村土地只能由国家征用,无偿划拨,却不许买卖的。出售土地是严重违法的。但是,土地是稀缺资源,无偿使用会带来极大的浪费。所以,我们决定农民进城建房,需要宅基地的,按照不同地段,收取不同的费用。1984年9月25日颁发的镇府(84)19号文件《关于本镇农民、居民建房有关规定》,规定不同地段征收不同市政设施配套费的标准:即金钗河至方岩老街每间收5000元;金钗河水闸南至岱头河,第一码头和东西大街(东起江滨路口、西至规划中的邮电大楼十字路口)每间收4000元;江滨路收3000元;其余在14米以上的大街两旁建房的每间收2400元;14米以下的小街每间收700元;纯属解决住房困难而在居民点建房的每间收200元。当农民们得知不管户口,只要能在龙港建房就可以进城时,经过短暂的观望以后,为了解不开的城市情结,为了多年来做个城里人的梦,人们开始蜂拥携款进城。当年就有三省七县5000多户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共收到地价款近1000万元。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造城运动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进城办公室前每天熙熙攘攘,人们怀着对未来城市的良好预期,有的要选择地段,有的要定址放样。通往龙港的新建公路上,一辆辆满载建筑材料的汽车在穿梭飞驰。新建的楼房天天在升高,新浇的街道日日在延伸。不到3年时间,一座新兴的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数万名农民离土离乡,迁入自己建造的“城市”——龙港。小城镇建设初期碰到的难题主要是人口集聚、建设资金和产业集聚“三大难题”。龙港镇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推出“三大改革”:一是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民进城问题;二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了建城资金问题;三是实行发展民营经济改革,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通过这三大改革,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建设资金来源和产业集聚“三大难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实现了从小渔村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第一次跨越。龙港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宋平、乔石、李瑞环、习近平等和有关部门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龙港镇-首页-农村网|龙港镇电话|龙港镇地图|龙港镇邮政编码|...
龙港镇新农村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包括龙港镇村村通、龙港镇行政村、龙港镇简介、龙港镇企业、龙港镇地图、龙港镇特色、龙港镇资讯、龙港镇电话、龙港镇贴吧、龙港镇...
最早的农民城龙港镇
龙港建镇于1984年,龙港人以敢闯、敢干、敢试著称。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多种经济成份"三大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信赖...
龙港镇_互动百科
龙港镇-这里介绍三个龙港镇,分别位于苍南县、阳新县和沁水县。苍南县龙港镇地处温州南部,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鳌江入海口南岸。是温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强镇。辖9个...
龙港,快步奔新城-Micro Reading
2011年05月27日...调整后,龙港镇辖3个社区、25个居民区、171个行政村。“总人口达到50万,已经具备中等城市规模。苍南县委常委、龙港镇委书记林万乐说,...
苍南县龙港镇第十二中学_龙港十二中人人网主页【人人网 校内】
“苍南县龙港镇第十二中学”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一所中学,加入校内网,你可以找到“学校简称”的同学们,和他们一样写日志、传照片、分享音乐和视频、体验各种...
【温州-龙港镇地图】--Mapbar地图搜索
温州市龙港镇,mapbar为您提供温州市龙港镇的详细信息、以及周边交通与生活信息。...
苍南县龙港镇南洋印刷有限公司-中部印刷网
公司目前拥有海德堡cp-2000四色胶印机,高速糊盒机,自动裱纸机及烫金,压痕,折光,压纹,一条龙生产设备,公司秉承“客户至上,以质取胜,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
温州龙港镇-丁丁网
丁丁网为您提供124条温州龙港镇的信息.... 您搜索的是:龙港镇 共124条 您输入的搜索没有直接找到信息,以下是系统给出的模糊搜索结果,以供参考!...
欢迎访问龙港第四中学
龙港第四中学...校办2011-4-29·龙港四中2011年“五一”劳动节.校办2011-4-28·林万乐书记视察龙港四中校办2011-4-20·龙港四中兴趣小组活动有声有色管理员...
晋城龙港镇地图_晋城龙港镇电子地图
提供晋城龙港镇地图搜索、晋城龙港镇附近酒店、公交换乘、线路车站查询、自驾路线、电子地图、网上地图、位置服务等多项服务...
浙江苍南龙港镇“四个确保”做好新一届村干部培训--中国共产党...
2011年04月21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按照“早、活、实、严”的要求,对全镇1200多名新一届村干部进 行培训,着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培训安排上求“早”...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