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通化市区高清地图 ===
=== 通化市资讯概况 ===
城市荣誉:中国公益明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百佳投资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市民最满意城市,中国松花砚之乡,中国人参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中国通化葡萄酒城,中国医药城,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0)
行政区划:1931年为伪通化省省会,1945年为伪满洲国首都,1945年至1954年为安东省省会,1954年设通化专区,专署驻通化市。原辽东省所属通化(驻通化市)、柳河、海龙、辉南(驻朝阳镇)、靖宇、抚松、长白、临江、辑安等9县划归通化专区。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东丰县划归通化专区。辖10县。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通化市划归通化专署领导。将东丰县划归四平专区。撤销长白县,设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海龙县迁驻梅河口镇。通化专区辖1市、8县、1自治县。1960年撤销通化县,并入通化市;撤销临江县,改设浑江市(驻八道江镇)。通化专区辖2市、6县、1自治县。1962年恢复通化县(驻通化市)。通化专区辖2市、7县、1自治县。1965年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驻集安镇)。1970年通化专区改称通化地区,地区驻通化市。辖通化、浑江(驻八道江镇)2市及通化(驻通化市)、抚松、柳河、海龙(驻梅河口镇)、辉南(驻朝阳镇)、集安、靖宇等7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71年通化县迁驻快大茂镇。通化地区辖2市、7县、1自治县。(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1985年,撤销通化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通化市升格为地级市,并将通化地区的通化、集安2县划归通化市管辖。浑江市升格为地级市,并将通化地区的抚松、靖宇2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划归浑江市管辖。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地级),以原海龙县的行政区域为梅河口市的行政区域,并将通化地区的辉南、柳河2县划归梅河口市管辖。(国务院1985年2月4日批复【国函字17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5年3月8日通知【吉政发47号】),1985年,梅河口市改为县级市,将辉南、柳河2县划归通化市管辖。(国务院1985年12月19日批复【国函字173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6年1月20日通知【吉政发9号】),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1988年3月16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88]49号)同意撤销集安县,设立集安市(县级)。以原集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集安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4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吉政发[1988]70号)集安市归通化市代管。全市面积15,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61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市人口226.4万,其中市区人口45.5万。通化市下辖梅河口、集安两市、辉南、柳河、通化县三县和东昌、二道江两区,以及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2005年,对梅河口市、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的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其中,梅河口市调整3个,由24个乡镇变为21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100.4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21465人;通化县调整5个,由21个乡镇变为16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233.03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15270人;柳河县调整3个,由22个乡镇变为19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17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18000人;辉南县调整6个,由17个乡镇变为11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207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32666人。全市调整后,由102个乡镇变为85个。截至2005年12月,通化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通化市面积15698平方千米,人口226.1万人(2010年引)。东昌区面积383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134001。二道江区面积37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134003。江南新区近年来新开发的区域,目前属东昌区域内。梅河口市面积2175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135000。集安市面积340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134200。通化县面积3729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134100。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镇。辉南县面积227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135100。县人民政府驻朝阳镇。柳河县面积334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135300。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
气候特征:通化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分明。根据通化气象站(1956-2000)年观测资料特征值统计,冬季长达5个月,严寒而干燥,夏季炎热而短促。历年最高气温36.1℃,最低气温-38.7℃,历年最长冰冻期183天,最大冻土深度1.5米,最大积雪厚度52厘米,最大降水量1130.6毫升。主导风向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3m/s,平均无霜期136天。气候的基本特征是高温、平温、低温周期性明显,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低温冷害、早霜、干旱、风雹。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