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浏阳市区高清地图 ===
=== 浏阳市资讯概况 ===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布:市区:浏阳文庙、谭嗣同故居、新算学社旧址、谭嗣同墓、道吾山风景区、天马山风景区、西湖山风景区、新文路步行街、民俗仿古步行街。浏南新区:文家市秋收起义旧址、胡耀邦故居、杨勇故居。浏西新区:宋任穷故居、浏阳花木走廊、仙人湖生态旅游新城。浏北新区:周洛风景区、赤马湖风景区。浏东新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张坊客家民俗坊、宝盖禅寺、株树桥上水库(浏阳湖)、王首道故居。工业新城:王震故居。浏阳的主要旅游区是:宝盖禅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洛风景、道吾山、株树桥水库(浏阳湖)、古风洞、石霜寺、天马山、浏阳文庙、胡耀邦故居、谭嗣同纪念馆、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以及2007年纳入长沙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王首道故居等。当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创汇5000万元。其中石霜寺为千年古寺:石霜寺为湖南名寺,因山而名。石霜山,位于浏阳城南金刚镇境内,因山峻水秀,触石喷霜而名。史籍载:“法道盛时,石霜、道吾俱为选佛之场。”该寺始建于唐僖宗年间。据碑文和《石霜寺略》载:寺始由唐僖宗李儇(874-888年)下旨,宰相裴休监建。石霜寺曾管辖寺院48处,房屋5048间。唐僖宗赐香火田300石,传有骑马关山门之说。有“殿高九十尺,佛高七十尺”之名,“浏阳大佛”寺院之宏大可想而知。此外还有后人增修的裴休、包拯塑像。现存的殿宇尚有大雄宝殿、关圣殿、祖堂、斋堂、戒堂、方丈室、客膳厅等。石碑木匾亦不少。寺房惜年久失修,倾颓不少。位置:位于浏阳城南金刚镇境内,寺前坪山门内及寺后现存有千年古柏、古银杏各一株,据说柏树还是幼苗时,即向左倾斜,小沙弥欲拔掉,被庆诸制止,用土石垒围正,故名为左柏,高30米,胸径达80厘米,枝叶繁茂。如今,树在人亡,佛塔累累,该寺的开山祖庆诸和尚和他的后继者就葬在寺的后山附近,而古柏和银杏仍迎朝送晚,屹立寺后。石霜寺世出道德禅师,著名的有普会(庆诸、慈明(楚圆)、普闻(龙湖)、慧南、方会等。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中国佛教》中云:“有楚圆,住石霜崇胜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会,开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相传日本佛教真言宗和临济宗均发脉于石霜。宝盖禅寺位于浏东新区古港镇西南部,东临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靠平江西望道吾山南至天涯寨。据有关史料记载,包改动地区佛教文化始于晋,胜于唐。其中宝盖禅寺始建于唐代,历史上香火鼎盛,名扬四方,与前面介绍的石霜寺,道吾山上的兴华寺、大光洞的大光寺齐名,为浏阳佛教四大祖庭之一。该寺后山东侧有和尚古墓群,多达三十余。墓内有十二代方丈主持。墓群分墓葬和塔葬两种类型,坐北朝南。其四座墓塔的塔身塔座均为六边形,墓塔高一到三米不等,用石块雕刻而成,底座由三层构成,雕有莲花瓣中间的塔柱上有墓主的法号等,塔顶呈葫芦状,并刻有莲花,佛教文化气氛浓厚。根据推测,大部分建于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嘉庆年间。现有佛光法师作为主持,法师曾在石霜寺闭关三年,由法师主持修建的万佛殿高大宽广,佛祖法相高贵。禅寺门临宝盖水库、碧波荡漾,青山临水,郁郁葱葱。在一侧石壁上有一摩崖石刻,为明成化十七年(1481)所刻,竖文,行书,十一行文字分三段其中有时云:“千古万年间,虚空架碧湾。如虹横饮水,似月半连山。空藏人行广,岳嵬客往还。不愁波浪急,长断宝门关”————山水
友好城市:1998年,与巴西贝尔德朗市结为友好城市,2003年,与德国新鲁宾市结为友好城市,2007年,与日本雾岛市结为友好城市
人口、方言:浏阳历史上曾惨遭战乱屠戮,现居住人多从江西迁来。主要流行浏阳话与长沙话以及客家话。
人口:浏阳人口136万,有已婚育龄妇女30万,流动人口20余万。浏阳历史上曾惨遭战乱屠戮,现居住人多为清初从各地迁来。因此有多种方言与民系并存
客家语:客家人(英:hakka)的历史是汉民族形成历史的缩影,充满了辛酸传奇的色彩。西晋永嘉之乱时,为了躲避战祸而大量外逃的中原汉人,南迁到闽粤赣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世代相传。据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的考证,这批汉族支系后来还经过四次大迁徙,直至今天远播海内外,据专家统计,在全国10多个省区180多个市县和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大约有八千万到一亿的客家人。而浏阳在明末清初之时迁入了大量的客家人,基本上是以江西为跳板来到这里的,客家先民大量入住浏阳的原因大多都是原籍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只能够外迁,也有的是在和江西人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激化而外迁,他们大多都在江西住过,这些先民来到浏阳以后,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人和本地人杂居,有一些不称自己为客家人,而称自己是广东人。浏阳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区和北区一带,有20多个乡镇有客家人分布,大约有2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乡和北乡。历史上,古港镇以东的东区,基本都为纯客家乡镇,东乡大约有十余个乡镇有客家人的分布,如小河(包括原来的凤溪乡)、张坊(上洪、人溪等地)、大围山、七宝山、白沙、达浒、沿溪、永和、古港、三口、高坪等乡镇,人数在15万左右;北乡有社港、龙伏、沙市、山田、淳口等乡镇,客家人的数量大约有5万。除了上述以外全市范围内还有一些零散的分布(如南乡的中和等一些乡镇)。客家人从江西为跳板迁入湖南,在此地繁衍生息三百余年,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浏阳的客家话和粤东的客家话没有什么差别,两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流利的交际,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然现时客家风情比较浓厚的仅剩小河、张坊两地,而其他乡镇的客家文化已保存不多,尤其是丢失了客家人赖以认同的客家方言,在东区一些乡镇如沿溪、永和、古港、官渡等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仍能讲出流利的客家话,而其子孙却均不会讲客家话了,想到客家人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不禁让人唏嘘。客家人作为古代南迁的汉人,其语言也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韵古词,如:吃饭——食饭、睡觉——睡目、下雨——落水、你们——你等、我们——俺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更有一些浏阳客家人(或者客家后裔)创下了丰功伟绩,他们的英名千秋永存,这些人中最杰出的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上将杨勇、李志民(李志民回忆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等。目前,浏阳客家文化处于边缘地位,消失、同化现象严重,客家文化在浏阳已经面临危机,亟待保护。
浏阳话:浏阳城区以及南区大部所通行的“浏阳话”属于赣方言宜(春)浏(阳)片,为浏阳主体通用语言。赣语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同时,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赣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江西话”,在江西境内除赣语外,还有客家话、吴语和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方言分布。同时诸如湖南、福建、安徽、湖北等省份亦有赣语人口分布。宜浏片:包括宜春市、宜丰、上高、清江、新淦、新余市、丰城市、万载等市县。湖南省浏阳、醴陵市也属此片。宜浏片的特点是有入声,但不分阴阳,“百白绿六”等字声调相同。去声也不分阴阳。丰城和万载入声分阴阳,阴入低,阴入高,属例外情况。宜浏片除新余之外,声母送气都不影响调类分化。宜丰、上高、新淦、万载四县声调有变音现象,变音为高升调,表示小称、爱称,鄙称等感情色彩。
长沙话:浏阳湘语区主要分布在浏西新区及浏北新区等地,以镇头话为代表。
重点企业:浏阳烟花公司,东信烟花,蓝思科技,广汽长丰零部件,界面光电公司,绿之韵公司,熊猫烟花,东方红烟花公司,中州烟花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