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平潭城区高清地图 ===
=== 平潭县资讯概况 ===
自然资源: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黄铁、铜、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8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0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全县砂地面积82.3309平方公里。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晶粒洁白,含硅量96%,颗粒0.1—0.8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全县已探明石英砂储量约16亿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咸水砂和淡水砂。咸水砂分布于潮间带的滨海地区,面积21.1881平方公里。淡水砂按成因分为海积砂和风积砂两种,风积砂多覆盖在海积砂上部。全县砂矿分布较集中,主要有北部的芦洋埔、东部的流水—龙王头和南部的七里埔—洋中澳。这三大片砂矿占全县砂矿分布面积的93%以上。芦洋埔砂矿区:分布于整个芦洋埔平原,东北起于长江口,西南达于海坛海峡,面积30.23平方公里,占全县砂矿总面积的43.6%。砂矿分布范围广、矿层深、储量大,最深达30米以上。其厚度:竹屿标准砂厂矿区在10米左右,中楼砂矿区达12米,长江澳内侧达35米。据矿产部门测算,竹屿—长江澳型砂储量29928万吨,竹屿砂区原砂储量957万吨,中楼砂区原砂储量9232万吨。流水——龙凤头砂矿区:分布于流水半岛至潭城镇龙凤头一带,面积22.3625平方公里,占全县砂区总面积27.16%。矿区由于延伸范围广,下伏地形及动力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厚度与粒度等差别也较大。流水半岛北岸,位于北—北北东主风向上,动力条件强,西段山门前澳两端岬角突出,湾澳较深,有一定的砂质沉积,加上风力作用,内侧风积砂矿的厚度也较大;东段大澳,为侵蚀性红土台地岸,侵蚀明显,沉积较少,砂矿分布断续且厚度小;龙凤头地区沙滩平缓宽阔,潮间带长,砂矿粒径较小,林带前沿分布着高度1~2米左右的砂堤。七里埔——洋中澳砂矿区:位于海坛岛南部,面积10.4196平方公里,占全县砂矿总面积12.66%。由于潮滩沉积明显,加上朝向东南,受东南风的作用,内侧风积砂矿堆积较快,七里埔淡水砂已延伸至三十六脚湖南岸。洋中澳南段为一连岛砂坝,北段有高度2米以上的砂堤。
经济建设:概况:2008全年生产总值52.56亿元,增长10.4%;农业总产值32.42亿元,增长2.4%;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5.7%;出口总值完成150万美元,同比下降82.0%;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9亿元,增长127.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增长22.3%;农民人均纯收入4871元,增长11.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
工业:2008年,平潭县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1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6.33亿元,增长34.8%。金山工业区平潭园规模以上企业达7家,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1%。规模以上船舶修造、风力发电、砂石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产业成为平潭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7.2%。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长江澳二期风电10千瓦项目,投产(两个多月)发电量达8800万千瓦时,实现产值4206万元;远大船厂开工建设;金坛康娱橡胶工程材料公司完成部分厂房建设,开始安装设备。
农业:2008年,平潭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5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57万公顷、产量2.65万吨,与上年持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全县集中免疫率达100%。水产业继续稳步发展,捕养结构进一步优化,水产品总产量30.86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6.2万吨、增长6.6%,海洋捕捞产量18.3万吨、下降3.0%,捕养结构比例调整为53:47新增深水抗风浪网箱4组,总数达43组。高优养殖品种不断发展,全县鲍鱼育苗场发展到70家,全年养殖鲍鱼7100万粒。福建省坛紫菜原种场动工建设;水产品精加工企业发展到9家,全县水产品加工量达7.1万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成青峰二级渔港和澳前紫兰、南海北楼2座三级渔港。实施国债沿海防护林更新改造333.33公顷。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全县森林绿化率达32.9%,投入巨资对三十六脚湖水源地进行治理,建成苏澳、中楼2个自来水扩建工程,完成初级供水工程27处、受益3.2万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卫生院提升改造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有序铺开。实施敖东、澳前、北厝、芦洋4个乡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近1000万元、受益面积400公顷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派驻挂职帮扶76个行政村,筛选确定10个行政村作为重点帮扶的先行示范村。
第三产业:2008年,平潭县制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规划》和《物流发展规划》,社区小型超市布局逐步完善。房地产业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4.19万平方米,增长25.7%。西航路建材一条街格局基本形成。旅游景区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省建设厅验收,并获国家建设部免检资格;完成石牌洋景区7000平方米停车场的土石方工程和旅游接线水泥路建设;全年来平潭游客超过2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近1亿元。
贸易: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1亿元,增长19.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为10.73亿元,增长20.8%;餐饮业贸易额5.37亿元,增长18.9%,新增菜篮子基地3个,新增蔬菜基地120公顷。全年实际到资556万美元,增长11%;出口约230万美元,增长10%。对台小额贸易和对台输出渔工劳务有新的突破。
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区域发展情况介绍会上,省政府介绍了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有关情况。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发展近中期目标(2010年~2015年)和中长期目标(2016年~2020年)确立。围绕发展目标,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积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以构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海岛城市。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将重点推进六大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港区、科技文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简称“平潭综合实验区”或“平潭实验区”;不再使用“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这个名称。
社会事业:城乡建设。完成潭澳路一期工程等4条城区主干道修建任务,沿潭澳路铺设近2000米排污排水管道。2008年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有:平原至白青县道改造、钱便澳二级渔港、城南学校、中医院病房大楼等4项;已经开工建设的有:平潭海峡大桥、前进110千伏变电站、平宏线旅游道路景观改造工程、三十六脚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廉租房建设、海坛国家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县检察院综合大楼等12项。全县共完成建筑产值80亿元,比增14.3%,其中,县外隧道产值75亿元,全县建筑施工建筑面积57.38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4亿元。其中,房地产建筑面积55.48万平方米,总造价4.14亿元;新植珍贵树种,完成造林面积379.13公顷。2008年,投入1055万元共完成学校危房改造项目7个,建筑面积11946平方米;投入575万元,完成寄宿制项目4个,建筑面积4820平方米;投入修缮款1190万元,维修县内各种教学设施。新建城南学校秋季启用。高考本一批上线158人,本二批597人。全县有省二级达标中学1所,省三级达标中学1所、省市级农村示范小学5所,市优质幼儿园1所,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3所。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专用经费标准,全年下拨373.48万元,全年免教科书520万元,免学杂费1874.35万元,受惠学生近5万名。完成苏澳镇前进村等20家村级农家书院建设。完成21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和105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9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2300多千米。中医院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病房综合大楼已完成。白青、北厝卫生院综合楼建成。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15人,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1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5%,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80人,实施“造福工程”搬迁700人;组织3000位农民工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帮扶40户农村贫困家庭实现“一户一就业”。全年共发放社会五项保险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1.44亿元。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086户、21089人,其中,城镇的低保对象为599户,1848人,农村低保对象为9487户19241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703万元,其中五保户1992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5.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正式启动。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8638人。2008年,平潭县长江港二期风电、县污水处理厂、城区电网改造、城区主街道“亮灯”工程、上流线和流大线公路改造、苏澳钟门陆岛交通码头、县殡仪馆、县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楼等建成投产或投入使用;海峡大桥、远大船厂、城南学校、县中医院门诊楼、金坛康娱橡胶工程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澳前沙塔澳风场开展海上风电前期调研论证工作。11万伏输变电Ⅱ回路项目完成前期筹备工作。投入2462万元,建成34条、总长57.25千米的农村水泥路,全县行政村居水泥路通达率为99.5%。乡镇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城区规划面积从18平方千米扩大至40平方千米,优先发展城区公交,开通3条城区公交线路,投放26辆公交车和90辆出租车。理顺城区环卫管理体制,大力治污,节能减排,主要汚染物总量减排项目完成比率为100%。,2008年,平潭县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鲍鱼和长竹蛏人工放流增殖项目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远程教育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对县督导”评估,高考综合评定在全市8县(市)名列第2名,有5所中学受到表彰。公共卫生服务朝着有效、安全、价廉的方向转变,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县图书馆被评为省十佳图书馆;闽剧《九月无灾》、《福州女人》分别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和铜奖。投资160多万元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平潭籍运动员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上夺得4枚金牌,县第八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完成19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65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以及全县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调星工程。计划生育顺利通过省人口计生委中期抽查和年终考核,全县人口出生水平稳定在12‰,政策符合率达86.71%。完成平潭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及人口抽样调查工作。2008年,平潭县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安排100多万元救灾救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帮扶近780户低收入家庭脱贫。启动实施7个村200户600人的安居“造福工程”。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03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200人,实现下岗失业再就业135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农民25.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82.8%。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共免1040万元,受益学生3.74万人。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进入大中专读书29人,资助资金达4.3万元。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8.75万元。为农村残疾人解决低保,完成白内障手术160例。使1608户2536名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达到温饱水平,投入48万元为26户农村贫特困残疾人无房户、危房户改建新建房屋。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标准,启动廉租住房制度。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扎实推进。保障粮食安全,完成3534吨库存粮食轮换任务。投入500万元,用于三十六脚湖生态建设。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创建“平安平潭”取得成效。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