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梨树城区高清地图 ===
=== 梨树县资讯概况 ===
上三台水库:据说明末清初,梨树古城(偏脸城)不仅城北半里许有一株对搂粗的大梨树,而且城内也有许多梨树,至今尚有残存。因此,城移地而未易名的说法较为确切。偏脸城为金代韩州古城遗址,元灭金后,州虽废,但州城仍为开原北陆路交通的重要驿站——韩州站。清代前、中期,此城仍为盛京通往黑龙江驿路上的重要驿站——韩州站。后来站废名失,当地人便以城内有梨树,称为梨树城。古城地处交通要道,为金代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至燕京(今北京市)必经之路。1150年(金天德二年),将韩州治所从当时的柳河县(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移至九百奚营(今偏脸城),即因偏脸城地处交通要道。1821年(清道光元年),昌图厅在这一带设分防照磨时,驻地便选中南北交通要路上的梨树城(今偏脸城),故名为梨树城分防照磨。后将衙署移至昭苏台河以南4公里处的奉化屯(今梨树镇),仍称梨树城分防照磨。另据《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记载:“照磨署初在梨树城,后移至县治街。”此言证明梨树城与县治街并非一地,是由梨树城(今偏脸城)移至县治街(今梨树镇奉化大街)。日本人编写的《四平街案内》记载:“偏脸城为古之梨树城。”访问当地高龄老人也证实:偏脸城即古之梨树城,因古城北有一棵对搂粗大梨树而得名。综上所述,梨树县名来源于古梨树城。今梨树城(今梨树镇)随梨树县名。
梨树县政府:梨树县城1960年至1965年曾迁驻郭家店。郭家店早在800年前就有人居住,曾是契丹人的辖地。清初为内蒙古达尔罕王领地,十九世纪初,这里是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屯落。清嘉庆年间内蒙古达尔罕王招垦后,由关内来了一户郭姓人家在此落户,当时此地是交通要道,往来车辆很多,老郭家就在此开了个大车店,接待往来车辆和行人。由于大车店开得很兴隆,又来了不少做小买卖的人在此聚集,逐步发展为集镇,此镇便称郭家店。中长铁路建成后在此设站,称郭家店为“四站”,后又改称郭家店车站。借助铁路交通的方便,郭家店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聚落沿铁路两侧分布,呈棋盘格状。梨树县城迁走后,一直是该县最重要的集镇之一。关于梨树县名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第一种说法是,以当地物产——梨树命名。据《奉化县志》(光绪十年版)载:“以其时此地多植梨树,因名之。”,第二种说法是,由“里苏”音转。据《梨树县志》(1934年版)载:“此地原属高句丽,因有苏姓大户得名,故有赫尔苏、昭苏河、苏龙起等地名。城在(昭)苏河之里,故名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故又曰昭苏(城)。所言梨树者,盖由里苏转音耳。”,第三种说法是,城移地而未易名。1960年编修的《梨树县志初稿》载:“梨树城原为今县城北4公里之偏脸城。因城(偏脸城)北半里许有一棵对搂粗的大梨树而得名。昌图厅设分防照磨时,拟建官署于此城,故称梨树城照磨。待至动工建衙署时,发觉城在山顶,与昌图厅往来时隔昭苏台河,需跋山涉水,跑马送信甚为不便,便在昭苏台河南岸另建新城。城移地而未易名。便称新城(今梨树镇)为梨树城。”,由“里苏”音转之说,与史实不符。赫尔苏原为清朝东辽河上游的河名,满语意为海边盐池所生之草;昭苏为蒙古语“钱”;苏龙起为蒙古语“屯落”之意。
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牌匾2011年7月9日落户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中国曲协送“欢笑”暨“中国二人转之乡”授牌仪式当天在梨树举行。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董耀鹏将“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牌匾授予梨树县。梨树县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会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二人转,让二人转在“梨树开花,处处飘香”。授牌仪式结束之后,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董孝芳、闫书平、佟长江和赵丹纷纷登台献艺,为现场观众表演了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姜昆、戴志成、巩汉林、金珠、句号也都登台助兴,表演了相声和小品,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欢笑。二人转是一种流行于辽吉黑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吉林省梨树县是二人转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梨树县的二人转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梨树县曾被吉林省文化厅命名为“二人转之乡”。目前,梨树县有众多的农民业余二人转小剧团,形成了独特的二人转文化产业。,二人转是一种流行于辽吉黑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因各地叫法不同先后被称为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小落子、棒棒戏、碰碰戏、半班戏等,是在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基础上产生的,俗称“秧歌打底,落子镶边”。梨树县是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梨树县二人转起源于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当时最著名的二人转艺人齐姓,其艺人谱系“齐家蔓”。第二代传人刘姓,出生于现在的梨树县林海镇。《小两口串门》是目前已知的由梨树县二人转艺人双菊花创作的最早剧目。民国时期,梨树二人转从艺人员达百余人,经常演出的剧目有300多出,小曲小调近180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岳永丰班、金凤山班等8个戏班,唱遍整个梨树及四平、双辽、怀德和辽宁北部各县,远近闻名,曾有“八大戏班闹梨树”之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艺术在清朝末年的梨树大地上根深叶茂,遍地开花。1950年,梨树成立“梨树艺人剧团”,1956年更名为梨树县地方戏队。2009年,梨树二人转艺术被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梨树县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二人转之乡”。目前,梨树县共有农民业余二人转小剧团26个,民间二人转艺人688人。这些农民业余剧团农闲时广泛活跃在全县各乡镇,并辐射到周边各市县及省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其中,孟家岭镇的周大臣剧团就把二人转演出生意做到了深圳,每场40分钟的演出收入在800元左右,该镇仅二人转小剧团演出收入每年高达50万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