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丹棱城区高清地图 ===
=== 丹棱县资讯概况 ===
特色农业:丹棱县位于川西北平原西南部边缘的丘陵地区,境内无大江大河和大型工矿企业,农业无污染,无毒害,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小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夏无酷署,冬无严寒。丰富而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劳力。便利的交通、适宜的气候等资源,给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00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59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全县农村基本实现小康。◆优质水果蓬勃发展。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年的发展,丹棱水果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优质化、贮藏增值普及化、销售渠道多样化的格局。全县目前水果总面积已达7万亩,总产2万多吨,收入4000余万元,人均占有水果120公斤,其中优质脐橙占80%以上。名气不小的丹棱无籽西瓜,巨峰葡萄系列,金花梨系列,优质枇杷,早、中、晚熟桃,优质柚类等,使全县水果结构不断优化,品种主次分明,丰富多彩,效益逐年上升。产品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和地区,随着水果的迅猛发展,并涌现了一大批水果专业乡镇、村、社和大户。正在规模发展的万亩柿子基地,已基本建成,效益逐年增加。◆出口盐渍蔬菜种植加工、外销。2000年底全县发展商品菜达2万亩,其中大棚反季蔬菜集约化经营10多万平方米,发展出口日本盐渍蔬菜近1万多亩,种植农户达6000多户,年产量2万多吨,全县盐渍加工厂60多个,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以上。龙头企业收购加工、销售盐渍产品,收入达到25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收100多元。◆杂交水稻制种规模生产、销售。丹棱县于一九九四年列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由县种子公司为龙头企业,承担种植规划,技术指导,收购、贮藏,运销云。贵。广西等20多个省、市,种子纯度高、质量优、信誉好,深受用户的好评,2000年制种规模达到1万亩,产优质一代杂交种250万公斤,给农民创收1500多万元。◆蚕桑、丝绸产业的崛起。丹棱县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历经了八、九十年代的几起几落,现又起了健康发展之路。2000年已有万余亩优质桑园和上万户养蚕农户。现建有5000绪缫丝厂和60台织绸机的绸厂,拥有2000万元固定资产的丝绸公司,负责整个生产技术指导、鲜茧收购,产品加工和销售,形成了较完善的栽桑、养蚕、收购、缫丝、织绸、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架子。2000年蚕茧市场继续好转,价格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售茧收入达到1000万元。◆优质稻迅速发展。丹棱县境内无大型工矿企业,植被好,森林覆盖率达33.5%,山清水秀,农业无污染、无毒害,年种水稻13万亩,总产10万吨。加工的精米,色彩好、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丹棱大米畅销成都平原及二十多个省市地区,负有盛名,近年又引进推广了D优系列,菲优和岗优系列等十多个品种,推广面积达30%左右。年可提供优质米千万公斤以上。◆畜牧业兴旺发达。全县的生猪发展从九七年起,一改过去的传统喂养,彻底淘汰地方黑猪,推广优良品种,进行仔猪补食,配合饲料全程催肥,加大科技饲料含量,大大地缩短了育肥期,年出肥达到21万多头,人平1.3头,家禽年出栏560万只,人平34.7只,人均占有居全省前列。近年又引进推广了南江肉羊、奶羊、奶牛、肉牛和野鸡、野鸭的养殖。同时"三元"杂交(DLY)猪已进入示范推广之中。全县的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牧业产值已超过农业,成为农业半壁河山。◆渔业突飞猛进。全县有51座水库,800多只山坪塘,万余口精养鱼池和4万亩可供养鱼的稻田。总有效养鱼水面达5万多亩。近年来,全县的鱼产量年达到200万公斤以上,其中,云斑回、大回鲢、胭脂鱼、武昌鱼、鲫鱼等优质名贵鱼占30%以上,远销省内十多个县区。县渔业科技示范园,在良种引进示范和技术指导上,给全县鱼农积极发展,提高效益,注入了新的活力。◆林业生产健康发展。丹棱县在拥有22.8万亩成片林地的基础上,九十年代后期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低产林全面改造,改造面达61%,近年来引进推广巨桉、国外松和杂交竹系列2万多亩,正在建设中的万亩银杏经济林、万亩柿子基地和万亩杂交竹等经济林基地,已初具规模,丹棱柿子基地和万亩杂交竹等经济林基地,已初具规模,丹棱林业通过"十五"期的发展,将登上一个新台阶。
商贸信息:丹棱县城市建设概况: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丹棱县城,现有较在的市场两个:中心市场、南苑市场。中心市场于1993年落成,是蔬菜、水果、服装、日用生活品等商品的集中贸易场所,其大小仅次于成都市荷花池市场。南苑市场于今年3月份动工修建,占地18亩,门面145间,现已完成主体工程,不久将投入使用,它将是建筑建材、大宗农副产品交易场所。丹棱县28家陶瓷企业5000多万m2各档次瓷砖以及脐橙、桃子、生姜等农副产品都将通过它销售出县。
财贸商业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丹棱财贸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以下五个鲜明特点:一、是财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业已形成的齿轮机械、芒硝化工、陶瓷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全民招商引进外来投资2.6亿元,新办陶瓷企业30余家,初步建成了"丹夹陶瓷工业走廊";"芒硝工业走廊"也恢复启动。二、是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商品批发零售业渐成规模。现有私营企业48户,个体工商户2572户,2000年批零售总额为16175万元,较上年增长11.9%。便民、连锁、特许经营、电力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三、是种类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市场体系逐步完善。1993年落成的城区中心市场系全县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大宗农副产品、建筑建材集中交易的南苑小区市场已经动工修建,将于年底竣工。报废汽车回收和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四、是金融保险业发展平稳。有商业银行3家、专业银行1家、保险公司2家,金融服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0736万元,承保总额达52360万元。五是商贸企业独具特色。近年,酒类生产和盐渍蔬菜加工企业呈现内外扩张之势。"乾隆醉"酒在我国西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盐渍蔬菜远销日本。当前,丹棱财贸商业发展思路是:以城市建设、市场建设为依托,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拘一格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城乡市场;扶持商贸企业与对外招商并重,提高商贸工业水平;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财贸商业信息化进程。
社会事业:教育:丹棱县历来文教昌明,人杰地灵,宋代即有栅头书院和巽崖书院,是巴蜀较早创办书院的县邑之一。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科技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锐意改革,丹棱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1981年成为脱盲县,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1996年完成"普九",被国家教委授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称号,并连续四年受省市复查合格。以"两基"为契机,教育科技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先后创建省地级校风示范校6所,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授予的"健康促进学校"7所。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增加,2000年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到130人。近三年向大中专院输送人才773人。高中扩招大力推进,普高招生2000年达到330人,2001年将达500人,每年增加率都在40%以上。今年筹资100余万元,增建丹棱中学教学校,共260平方米,15间教室,总容量900人,将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壮大,继98年丹棱职中兴建新校舍后,加大重点专业建设,增挂了"眉山机械电子学校"校牌。学校招生连年翻番,就业率100%,成为全市职教一大亮点。成人教育、幼儿教育也不断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基础良好,质量效益高的初中级教育体系。
科技:自1997年后,丹棱县加快了"科教兴县"战略目标的实施。2000年全县依靠科技实现产值2.7亿,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0%,较1997年增三个百分点。1、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程。1991年,县委、县府制定《丹棱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现由农业县向工业县的战略转移"发展思路。1996年作出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指导跨世纪科技工作。2000年,又召开技术创新大会,制定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同时从2000年起实行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制度,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促进科技进步政策的贯彻实施,促进全社会科技兴县的全面展开。2、科技队伍建设。2000年底全县在编科技人员275人,万人口比例工业7人,农业10人,全县能工巧匠、乡士人才4500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农民达2.6万人,占农业人口18%。全县有622位农民获技术员职称,37位农民获中级职称。3、科普网络建设及成果。全县有县级学会12个(会员900余人),专业技术协会11个(会员1000余人)。近十年来,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近百次,参加会员2000多人次,交流论文1200余篇,(其中380多篇被国家、省、市有学样刊物刊用或省、市级学术性会议上交流,有的被评为优秀论文。二是成立了12个乡镇科协,配齐了全县132个村的科普宣传员,形成了一支以致富能手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产业化为龙头、科技为桥梁的农村科普网络。三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参训面达96%。4、科技成果推广和开发取得实效。1997年以来,全县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2项,其中成果推广占70%,新产品开发占15%,为农民人均占有粮食全省第一和95%以上农户达小康指标提供了技术保障。新产品开发突出壮大支柱产业,"九五"期间有齿轮、建筑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业的10个产品获得省级新产品证书,共创产值1.46亿元,利税1300万元。2000年,已建成有独立开发产品能力的齿轮生产骨干企业3家,并于当年开发,批量生产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汽车关键零部件"长安微型车JV462Q"变速箱三个车型变速箱产品,向长安汽车厂供货4万余套。特别是在"FIOA长安之星变速箱齿轮"的开发中,大量消化、吸收日本及西欧国家齿轮制造技术,提高了丹棱齿轮生产技术水平,"长安之星"汽车变速箱齿轮的开发成功,使丹棱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零的突破,并使柔性制造单元(FMC),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MA)应用开发产品、高性能数控机床,精密成型加工技术,高性能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设备等一批先进制造技术在丹棱应用。这样,使丹棱齿轮加工从摩托车齿跨向汽车齿生产,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九五"期间,共有美国、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专家及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台湾地区有关专家70余人为丹棱调试设备,培训人员、传授技术,促进了丹棱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开发、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5、科技发展展望。"十五"期末全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依靠科技实现产值4亿元,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4%以上。农业产业化和"一优两高"农业成为农村增收的主要手段。掌握主要产业的先进技术,一些领域的科技水平达到全省、全国引进。工业上,80%的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狠抓企业开发,引进对本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技术,推出对本企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新产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工业产值2.4亿元。农业上,依靠科技实现农业产值1.6亿元,重点发展10万吨粮、5万亩优质水产品,1万亩中药材,1万亩杂交稻制种,2万亩蚕桑、3万亩速生丰产林,11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业上,培植各类科技型企业8家、经省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科技产业产值达0.5亿元。
文化:1、文化活动。丹棱农民唢呐队。遍及全县12个乡镇农村,骨干队伍达1500余人,均由少儿和成人两部分组成。十余年来,这以队伍5上蓉城、7下嘉州,参加过"中国舞蓉城之秋","峨眉山国际登山节","乐山市历届文化节","眉山建区三周年庆典"等上百次,全国、省、市县组织的大中型文艺表演,次次获奖。1993年,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唢呐之县"。二是县业余演出队,由全县教育单位、县级各部门、乡镇农民组成队员约5000人,形成一支较大规模的文艺宣传、文艺表演、民间传统文化演出的阵容,时散时聚、招之即来,丰富了全县群众文化生活。2、文化设施。丹棱图书馆,1995年建,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藏书4万余册;丹棱电影院,省颁甲级,1000余座,是开展电影放映和文艺演出的专业场所;丹棱灯光球场。占地10亩,共6000余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观众,是开展各项体育赛事的主要场地。
医疗卫生:县卫生医药系统现有县级医院2个;卫生单位4个;血站1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站146个。现有职工5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9人(副高级13人,中级111人,初级305人),乡村医生183人,有病床334张。1、医院。丹棱县人民医院,属国家二级已等医院,占地0.02平方千米,建筑面积0.021平方千米,职工208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2人,初级职称78人。有病床150张,拥有德国产双探头,双监视器B超等数十台设备和先进的微机管理系统,能开展国家二级已等医院所列的全部业务和部分二级甲等医院的业务。丹棱中医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院,除开展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外,还有自己的特色门诊,如皮肤、性病专科门诊、骨伤科等。乡镇卫生院12个,大部分的卫生拥有X光机、B超,心电图机和常用的检验设备;除承担各乡镇预防保健工作外,能诊治般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卫生院还能开展中、下腹部手术。2、预防保健机构。县卫生防疫站,占地面积0.001556平方千米,建筑面积0.003036平方千米;现有职工27人,(副高1人,中级9人,初级15人),拥有荧光显微镜等多台设备;承担全县卫生监督、监测、疾病防治和慢性病预防等工作。县血防站,占地0.001444平方千米,建筑0.002183平方千米;职工14人(中级2人、初级10人),拥有生物显微镜等设备;承担全县血吸虫病防治、血防科研、血防健康教育等工作。县妇幼保健院,1996年获"爱婴医院"称号,占地0.00119平方千米,建筑0.00127平方千米;职工24人(副高2人、中级6人、初级14人)。拥有乳腺诊断治疗仪等数台设备。承担全县妇女儿童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血站。建于1993年,占地0.0067平方千米,建筑0.007平方千米,职工47人(中级6人、初级32人),拥有单采血浆机、洗板机、梅标仪等设备,能开展全血、血浆、成份血采集,日采血血浆量在250人以上。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