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民生活:解放前,乡南部农民多半是苏北、浙江绍兴等地逃荒而定居下来的。求乞、拾垃圾者为数不少。中北部农民祖祖代代定居当地,靠种菜为生,虽然生活相对稳定,但时代动荡、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和受租利盘剥,大多数农民缺吃少穿,生活贫困,直到解放和农业合作化后,才摆脱“糠菜半年粮”、“一年六熟、稀饭薄粥”的局面,生活有较大的改善。1978年后,改变了单一农业经济、农副工贸全面发展,境内农民才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1958年,全乡农民人均分配140元。1978年,人均分配351元,20年内增长1.51倍。1985年,人均分配1317元,7年内增长2.75倍,民间有“改革七八年,胜过过去几十年”之说。1990年,全乡人均分配3463元,户均分配9736元,实现“家家都是万元户”。1992年7月,市颁发的1991年市郊10大状元乡中,以人均分配收入4251元,在市郊210个乡镇中名列第一。1993年,全乡人均分配8227元,连续3年在市郊乡镇中名列第一。80年代后期,全乡90%以上农民住上楼房,人均建筑面积65平方米,居住面积50平方米。据1983年对白遗桥村大陈宅(乡境属中等水平)的抽样调查,该宅有农户44户,至1983年,有41户住上楼房,人均居住26.84平方米,同50年代多数住平房、人均居住10余平方米相比,增长了一倍左右。80年代后期全乡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同80年代初相比增长一倍,同50年代相比翻了两番,且住房结构、质量和室内装潢日趋讲究。1993年起,实施农民旧宅改造计划,幸福村、万荣村、龙潭村农民住宅小区已全部启动。从60年代后期就实行了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多次调整提高了退休待遇,每月退休金在150元至250元。1986年10月,全乡农户家家吃上自来水。1992年在上海市郊率先实现液化气乡,至1993年,全乡农户电话普及率达60%。 一、蔬菜、养猪业:乡境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是市郊著名的老菜区,蔬菜生产经几代人的培育、改良、衍种,尤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加强现代化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方面都有较快发展,逐步做到种子良种化,育苗工厂化,栽培科学化、耕作机械化、销售规格化。鼎盛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前期,蔬菜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上市蔬菜百万市担左右,上市品种108种,还发展燕带红豇豆,605抗病毒青菜,以彭浦命名的浦红一号蕃茄、丁香萝卜、白花荠菜、菊花脑、西洋菜、茎椰菜、芦笋等一批名、特、优品种,倍受市场欢迎,尤以芦笋闻名市郊,称为沪郊百宝”之一,为宾馆接待外宾和外轮供应的名菜。卷心菜、花菜、土豆、洋葱、白大蒜等曾一度销往日本、法国、香港等地。1993年,有种子场5个,工厂化育苗7座,集中留种供苗。在耕作、灌溉、施肥、植保、运输等方面实现了机械化,塑料管棚面积占到全部菜田的70%,冬令覆盖和夏季遮阳面积达到90%,确保了冬夏两个淡季市场供应。蔬菜亩产量、亩产值一直在市郊27个主要蔬菜乡中处于领先地位。1986~1993年,连续8年蝉联市蔬菜生产先进乡称号。养猪业是乡的传统产业,尤以靠中山北路的谈桥、谈家宅、太山宅一带素有养猪基础,1958年,该地区曾以亩饲养数19头之高而闻名市郊。1983年10月,乡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万头商品瘦肉型猪生产攻关示范区”,是全国6个试点乡中率先完成万头商品瘦肉型猪的乡。1992年,生猪总上市量为45083头,其中出口香港14411头,在香港市场上持有良好声誉。1993年,因耕地面积减少而饲养量下降,总上市27716头,其中出口6375头。 访问外宾:1958年以来,接待了大批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国外宾和港、澳同胞。六七十年代,每年来乡访问的外宾在100批以上,3000余人次。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全面改革开放,来乡外宾逐渐减少。90年代初,外宾来访每年10批左右。来乡外宾中有日本通产相中曾根、联邦德国外长根舍、斐济总理卡塞塞·马拉、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及印度毛泽东主义中心书记、挪威共产党主席、科威特议长等重要贵宾,还接待过第二批中日青年大联欢青年朋友和第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访华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