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卫星地图 > 遵义卫星地图 > 遵义卫星地图 > 泮水卫星地图
=== 遵义泮水卫星地图 ===
=== 泮水资讯概况 ===
二、王小南:王小南(1886-1959),今泮水镇永安社区人。王小南毕业于遵义府中学堂,回乡后,从事家乡现代教育的开拓。1922年恢复泮水小学堂,任校长职务,在校任期8年,为学校初具新学规模起了奠基作用。1930年,王小南辞去校长职务后出任毕节驻军第四独立旅军法政,历经易绍荃、宋醒两位旅长。后又任正安县县长,力求为百姓办好事。在此期间,他已厌倦官场生活,一次写信回家说:“在官场中所见到的,不作弊者,莫不两手空空,我是不慕名利之人,岂能在官场中乎,我决定辞职回家。”后调贵阳任审计科科长,一年后辞职回泮水。回家乡后,仍时时关心着家乡的教育,经常为学校排忧解难。王小南一生廉洁奉公,对国民党政治腐败,恶势力的猖狂极为愤慨。当时泮水小学堂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好教师刘资能,家无恒产,完全靠教书糊口。由于地方两派势力的较量,学堂成了他们争夺的据点,刘先生不肯依靠这些权势,终于被排解出校,未及一年即忧郁成疾,归家途中死去,在亲朋和学生的资助下草草埋葬。王小南当时给他写的挽联是:“生命太长,膝无子,囊无钱,寿短折于中,年,执教百感樱心,一贫送命。读书何用,墨难炊,字难煮,抱穷愁以毕生,莫怪班超投笔,秦政焚书”。这不是一般的挽联,是他对旧社会黑暗的控诉,对地方恶势力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鞭挞。1949年,王小南的学生潘名挥给他来信,信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希望他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支持家乡解放。他仔细阅读了毛泽东主席的《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他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后来参加遵义首届政协会,是遵义一、二、三届政协委员。1959年,王小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3岁。
七、潘名挥:潘名挥,男,汉族,1912年生于遵义县泮水街上。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中国民主同盟会员,贵州省政协四、五届委员,中国音乐协会会员,曾任川黔边区纵队政治委员,遵义军分区政治联络处交际科长,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副教授,贵州省音乐协会副主席,贵州省花灯剧团音乐设计副教授,剧团艺委会主任。1947年秋,经朱石林同志介绍,他认识了当时派到贵州来的地下党负责人张立。从1942年到1947年秋,中断的地下党领导的关系,又重新接上。张立叫他负责联络工作,转交信件,接待外地来的地下党同志。1948年,共产党人陈福桐被国民党逮捕后送往贵阳,潘名挥和地下党人施慕义取得联系,施慕义交给他的任务是设法打进贵阳《青年新闻》遵义办事处,作一名特约记者,探听敌人动向,借此与一些遵义的军、政界上层和中层人物接触,以后好作策反工作。在此期间,敌人特务组织对他监视很严。1949年春,根据中央和西南关于地下社盟转团有关文件指示,潘名挥被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为保护好历史名城遵义,刘兆富、幸必泽、潘名挥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川黔边区纵队司令部”,潘名挥任政委。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是策反第二绥区主任吴剑平,军阀柏辉章,275师参谋长李益昌。1949年9月,遵义城内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危机四伏,谣言四起,市民一日数惊。反动军阀对潘名挥下了“必杀令”,“抓到潘,就地正法”。潘名辉机智地与敌周旋,这时的遵义军阀王家烈、陈铁、柏辉章、吴剑平等屯兵城外,负隅挣扎,思想混乱,准备孤注一掷:对遵义实行“三光”,炸掉遵义电厂和乌江大桥向西逃窜。解放军为保护历史名城,投鼠忌器,一直未发动军事攻击。在这危急关头,潘名挥毅然接受了与军阀谈判的任务。在未谈判前,他首先找到李益昌的侄儿李锡桐打开缺口,李锡桐的爱人王俊义,岳父王筑生也出了大力,先作好了李益昌的工作。谈判那天,当潘名挥走进公馆时,王家烈一看不是什么军方要员,惊诧地问:“年侄,怎么是你?”(因潘名挥的父亲潘国清和王家烈曾同是周西成幕僚,交情不错,潘名挥认识王家烈,王家烈也熟识潘名挥,故称潘为年侄。)潘名挥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不错,是我。”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潘名挥扫视在座的有军、师长六七个,坐下后,心平气和地给他们分析了形势,交待了党的政策,晓以大义,陈说利害,劝其起义。可王家烈、柏辉章、吴剑平等怕共产党秋后算帐,举棋不定;同时怀疑潘名挥的代表身份。王家烈对潘名挥说:“希望和共军的负责人作实质性谈判。”潘名挥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就是!”众军阀瞠目结舌,一下子全站起来了。潘明挥即示意大家坐下,再次庄重宣布:“我就是谈判的全权代表,乡里乡亲,相识相熟的,不必拘束,继续谈!”潘名挥提出三条:1、要保护遵义城人民生命财产不被烧、杀、抢;2、保护遵义的粮仓、弹药库、医药库、印刷厂、电厂不被破坏;3、保护乌江大桥不被炸毁。前两个条件,柏、李按条件照办,只是乌江大桥当时是川军四十军军长坚持要炸,潘与吴在谈判会上发生了分歧,继由张肇奎出面调停,炸一孔、留一孔(最后只炸了桥栏杆)。吴、柏、李提出的条件是要“起义”的名义。潘名挥代表地下党组织答应了这一条件。后来,他们三个到贵阳开会,与全省其它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一起,在《贵州日报》上登报通电起义。遵义是黔北重镇,国民党多年在这里加强反动统治,特务组织很多。有黔北督导区,军统黔站遵义组,遵义邮电检查所,遵义专区联络参谋,西南特别党部遵义行动组,宪兵特高组,交通警察第五总队,特种汇报会议等8个之多。遵义军、警、宪联合稽查处,基本上聚集了各个方面的特务,共有六、七十人枪,因为主任李厚德读遵义师范时,参加中共,受杨天源领导,参加中共外围群众组织遵义音乐教育促进会,又和潘名挥在一起,所以潘名挥对李厚德直接提出迎接解放立功的事,李厚德开始举棋不定,后潘明挥向他讲了共产党的宽大政策,只要停止作恶,共产党就宽大处理,如果顽固不化,就是死路一条,最后李厚德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潘明挥又委托曾宪云去争取了宪兵特高组遵义负责人王琦(王也是军统特务,还掌握了一点兵力),王琦也率部起义。潘名挥还设法给60多名特务交待了党的政策,劝他们不要去当土匪,危害人民。军管会来遵义后,潘名挥请示了上级,亲自带领这60多名特务去专署公安处自首,交待问题。除此之外,又与陈福桐、曾宪云、罗泽民联名写信,去争取了军统贵阳站站长钱霁林前来投案自首。保卫遵义,和平解放遵义,关键的一步棋,是对张肇奎的争取。张肇奎是防共大队指挥,驻军遵义。“川纵”刚成立,幸必泽得到消息,通知潘名挥说:张肇奎正召集他的“防共自卫大队”的主要成员在“社会服务处”开会。会上说“要把他们的队伍拖到鸭溪去”。这样,敌人等到张肇奎及其部属走后,好对遵义进行罪恶的“三光”政策。幸必泽要潘名挥设法争取张肇奎,望他留下来稳住人心。潘名挥立即找高允夫去社会服务部,通过森严的门禁找到张肇奎,向他说明了党组织劝他起义。张接受了争取,愿留城中为党工作。1949年11月20日,刘兆富、幸必泽、潘名挥已布置好保卫遵义的工作,并用“川纵”的名义出安民布告,内容是根据“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的精神拟定的,署名是司令员任魂(刘兆富化名),副司令员詹周(幸必泽化名),政治委员潘名挥。1949年11月21日,遵义和平解放。老百姓一觉醒来,遵义已改天换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人民举行了热闹的欢迎仪式。解放军不耗一枪一弹,历史名城遵义就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潘名挥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革命斗争12年,为保卫遵义粮仓、遵义电厂、医药库、弹药库和乌江大桥、和平解放遵义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放后,潘名挥在遵义军分区政治部任交际科科长。1950年,全家迁居贵阳,潘名挥以“军代表”(县团级)、“艺术科主任”双重身份被派到贵阳师范学院工作。他脱下军装,弃武返文,在全省范围内聘集师资,共同创业,建设新的贵阳师范学院。1957年,贵州省花灯剧团创建,潘名挥承担了创作室主任一职。他苦干实干,踏遍了贵州“四路花灯”的流传地遵义、铜仁、印江、石阡、都匀、独山、安顺、普定等县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背着简陋笨重的录音器材,爬山涉水,搜集花灯原始素材,整理、编辑刊印了《贵州花灯资料研究》1-4集,《岑子明花灯唱腔集》,《采新台》还上了贵州省中小学音乐课乡土教材。潘名挥又同孔成宇、张秉雄共同努力将民间小调的花灯,发展成为具有角色唱腔的贵州地方剧种,编排演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七妹与蛇郎》、《哑姑泉》、《女飞行员》、《卢大用》、《平凡的岗位》、《三里弯》、《巧遇计》、《岗哨》、《打舅娘》等大型花灯剧。如今,花灯剧团上百个卷宗袋里的资料,90%是潘名辉的创作,堪称贵州花灯剧团的“开山祖师”。1992年,省文化厅拨专款给花灯剧团举办“潘名挥先生从事艺术事业50周年纪念”活动。80高龄的潘名挥观看了自己创作的《铁路修到茶山下》、《高坡顶上住一家》、《牵牛郎郎要娶亲》、《梅花》等作品,又听了由陈福桐作词、李传佳谱曲的颂扬潘名挥献身革命艺术的歌曲,全场充满融融真情,暖暖爱意。潘名挥百感交集,热泪盈眶。1994年8月,潘名挥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享年82岁。陈福桐在挽联上写着:“诚以处世正以立身静以养性垂老躬行益坚;乐可和声歌可励志剧可化群毕生从之不懈”。高度概括了他革命的艺术的一生。
三、陈礼刚:陈礼刚,男,汉族,1916年10月生于遵义县西三区泮水场上水。幼年时,家境贫寒,未曾入学。1930年帮金沙县鼓新外寨李慕尧家放牛。1935年由李慕尧引荐在黔西羊场坝参加国民党部队,三年后提升为营长。1945年秋提升为团长。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被消灭和击溃,陈礼刚所带领的部队退到贵州安龙。这时,蒋介石部队整编,陈礼刚被提升为蒋介石王牌师师长,遂将妻子、儿女丢在安龙,独自跟蒋介石渡海到台湾。陈礼刚到台湾几年后,被提升为军长,李登辉原属他部下。1988年,回到贵州安龙,在大陆的妻子还健在,儿子长大,安龙县人民政府热情接待了他。1991年,陈礼刚因病去世,终年75岁。
二、陈益诚:陈益诚(陈以承),男,汉族,四川省内江人。1926年由舒祖述介绍加入共产党,系中共川南地下党党员,担任叙永、古蔺特支委员。1944年7月,中共川南党组织负责人派陈益诚从赤水转移到金沙茶园建立党组织,指定陈益诚为负责人,建立中共茶园支部,担任支部书记。1945年,陈益诚转到遵义县马蹄扶持小学执教,和刘建东一起开展地下党活动。1946年2月,中共川南党组织通知陈益诚到重庆学习,同年4月调回四川古蔺大林区苏家坝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党工作。1947年,中共川南党组织负责人廖林生再次派陈益诚来到遵义县马蹄,传达中共中央《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指示,陈益诚仍任茶园支部书记。1948年,陈益诚在西安开药铺,作为地下党联络点,发展的地下党员有程奠平、王恩智、马文儒、李辉、李桂权、阳泽文等。1949年1月,中共川南地下党批准建立金(沙)遵(义)特支,陈益诚担任书记。同年3月,陈益诚被组织调回古蔺负责大林、太平渡的地下党组织发展工作。1949年在四川古蔺县中心县委组织工作,直到解放。
四、唐锡彬:唐锡彬,泮水镇西安村人,1964年生,曾就读于泮水中学。1981年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物化勘探总队工作,1993年考入中南大学攻读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到贵州电力设计院工作至2006年。现为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贵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遵义县泮水镇宏达煤矿
遵义县泮水镇宏达煤矿的相关信息由09635提供。遵义县泮水镇宏达煤矿主营产品或服务:原煤开采,联系人:许善进,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泮水镇 ...
枫香镇 泮水镇 马蹄镇 沙湾镇 松林镇 毛石镇 山盆镇 芝麻镇 ...
湖北省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枫香镇 泮水镇 马蹄镇 沙湾镇 松林镇 毛石镇 山盆镇 芝麻镇 ...
枫香镇 泮水镇 马蹄镇 沙湾镇 松林镇 毛石镇 山盆镇 芝麻镇 平正仡佬族乡-湖北省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
遵义县泮水镇花水小学-泮水镇花水小学-网易博客
遵义县泮水镇花水小学 有一支敬业的师资队伍、养成教育有着突出的成效。有活泼好学的学生!导航 泮水镇花水小学 贵州省 遵义市摩羯座 力争创建一流村级示范学校...
枫香镇 泮水镇 马蹄镇 沙湾镇 松林镇 毛石镇 山盆镇 芝麻镇 ...
湖北省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乐山镇 枫香镇 泮水镇 马蹄镇 沙湾镇 松林镇 毛石镇 山盆镇-...
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花岗岩...
遵义县泮水镇自来水站
遵义县泮水镇自来水站 企业机构:遵义县泮水镇自来水站 经营范围:自来水服务 所属行业:水的生产和供应-区位信息:贵州-相关连接:贵州水的生产和供应-...
遵义县人民政府办事指南泮水镇
繁体中文|加入收藏|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泮水镇>>办事指南 遵义县泮水镇办事指南...
泮水镇基本情况-贵州省遵义网-国联网 678114.COM
泮水镇是遵义县老区建制镇,地处遵义以西,位于与金沙、仁怀的交界处,距县城南白67公里,是遵义县的西部门户。全镇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辖8村1社区,192个村民组,...
泮水鲜花配送_贵州遵义遵义县泮水镇鲜花配送鲜花速递,鲜花...
您现在的位置:贵州>遵义>遵义县>泮水镇鲜花配送 贵州遵义遵义县泮水镇鲜花配送 花朵朵鲜花店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有配送店,如需提供偏远地区的鲜花预订,鲜花订购,...
遵义县泮水镇中渡小学|学校-多多育儿网
遵义县泮水镇中渡小学,学校地址:贵州省遵义县泮水中渡...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小学>遵义县泮水镇中渡小学 遵义县泮水镇中渡小学 更多图片|...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