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地图 > 广州地图 > 增城地图 > 正果地图
=== 增城正果高清地图 ===
=== 正果资讯概况 ===
正果寺:正果佛爷寺是增城八景之一,余宾公,增城金牛都香浦塘(今正果镇番丰)人,出生于宋景祐二年(1003年),出生时跪地双掌合什,朝天礼拜。及长为避瘟疫迁到今成佛岩(距寺约三公里处瑞山)山下,给人放牛,八岁到名山寺出家,苦练修行,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得道成佛。当地绅民称其为“牛仔佛”、“宾公佛”。金牛都因宾公坐地成佛,得道升天,以成正果,改名为正果墟。当时名流彭序曾写下楹联“正是敕封昭显佛,果然圣寿得施神。”为纪念宾佛,乡民将其真身塑像建寺祀之,每年农历五月初九定为佛爷诞,并举行龙船会、成佛岩洗浴日等活动,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宾公生佛,圣迹昭彰,功德及民。传说明朝一位黄家媳妇带着小儿跟随乡亲去拜牛仔佛,船行至半路,突然狂风骤起,将小孩卷入江中。黄家媳妇伤心至极,到了正果寺,在宾公佛面前连求三签,都是上上签,说小孩已在佛爷护送下,平安回到家了。黄家媳妇半信半疑,回到家中,果见小儿躺在床上安然入睡,不禁喜上眉梢,大感宾公佛法力无边。光绪三年,洪水泛滥成灾,堤围岌岌可危,乡民祈宾公佛庇佑,宾公大显神通,化身乡民率打宾公旗帜,抢险救堤,洪水顿时消退,转危为安。宾公屡昭圣异,乡民感恩,所以寺院塑造三尊行佛,每逢佛爷诞或流行灾疫,均接宾公行佛巡乡,以求镇妖驱邪。正果寺历史悠久,自宾公开座以来,历祀宋、元、明等朝代,乃至民国,相沿至今,超过九百年。慕名前来瞻仰宾佛的名人有: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陆秀夫、明朝海瑞、国父孙中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以及我们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等。
人口状况:截止至2007年底,该镇总面积236.4平方公里,有总人口5万多。镇辖31条行政村(含388个经济合作社)和1个居委会,其中畲族村是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正果镇辖:正果社区;水围、西湖滩、东汾、乌头石、亮星、石溪、大冚、黄屋、麦村、番丰、黄塘、浪拨、何屋、花园、届尾、麻冚、银场、合水店、圭湖、到尉、水口、汀塘、白面石、池田、正果洋、畲族、和平、蒙花埔、岳村、中西、兰溪31个村委会。
社会建设: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正果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基地,切实落实农民从旅游经营分红、土地租赁、劳动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增加收入,让农民从发展生态旅游中得到实惠。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展成片花卉、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丰富旅游景观,既使游客享受到田园风光,又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扶持企业和农民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包装,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发挥自然环境优势,规划在墟镇和高速路口范围适当发展旅游休闲房地产,并适当发展一批康体项目,吸引游客度假休闲或长期居住。
白鹭的天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在古人的诗句中曾经感受到白鹭的美。如今,在正果镇到蔚村龚迳合作社,我们可以看到白鹭的真面目了。在该村后面的山林里,常年栖息着上千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这里可以称得上是“白鹭的天堂”。站在村口,远远地望去,可以看到羽毛如雪的白鹭,它们有时独立枝头,有时低空盘旋,有时展翅飞翔;不时还可以听到它们的求偶声、呼唤声、鸣唱声……叽叽喳喳,宛若一曲动人心弦的乡村乐曲。这些白色精灵给人们带来欢喜和愉悦,成为青山绿水间的一道美丽风景。龚迳合作社是正果镇到蔚村的一个合作社,常住人口只有两百多人。村子前面是大片的农田和池塘,村子的后背山长有几百年的榕树和樟枫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白鹭从远方飞到这里栖息、繁殖后代,也不知传承了多长时间。据村里老人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时至今天,从未间断。整个龚迳合作社呈现出“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的如画美景。“每天清晨和傍晚,后山的树梢上都是白茫茫的,白鹭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壮观。”
正果美食:河鲜宴行程:从荔城向北走,约15分钟。当地人特别向我们推荐一种鱼,名字很怪,叫“九碌”,倒是从未听说过的名字。这九碌鱼身形较小,小的相当于成人的两只手指大小,大的也不过就是三只手指大。别看这种鱼小巧玲珑,可是麻雀虽小五府俱全,而且味道特别鲜美,蒸了以后,用酱油点着吃,最是正点。推荐地点:到处都可以吃到。
农业情况:2002年农业总产值1.6亿元。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蔬菜、荔枝、龙眼;具有兰溪荔枝、乌头石沙田柚、黄塘头菜、正果腊味、吓水菜干等一批特色的农产品和以花岗岩为主的丰富矿产资源及以湖心岛、畲族风情、梳脑森林公园为主的丰富旅游资源。形成了一系列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如腊味、腐竹、酱油等,市场反映良好。“三高”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该镇建成一定规模的“三高”农业基地,普遍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旅游特色:畲族的风俗: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自然概况:该镇属半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与丘陵占全镇总面积的70%。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锡、石英石、硅晶石、花岗岩等品种,其中花岗岩储量在2000万立方米以上,花色有黑灰色、贵妃红等。林业资源丰富,有梳脑林场和兰溪林场。该镇旅游资源丰富,名胜有正果寺、佛爷寺、佛爷故居、成佛岩、明山寺、正因寺、洪圣庙、茅山钟法镇、二龙争珠街、何屋仙姑祠、三破石、凌波洞、兰溪山庄、畲族风情、湖心岛、水电站库区等。
增城市正果镇庙尾小学_小学
增城市正果镇庙尾小学,增城市正果镇庙尾小学联系电话:82811017通信地址:广东省增城市正果镇庙尾村邮政编码:511390...
广州市_增城市正果镇正果供俏社_地址_百度地图
增城市正果镇正果供俏社 详细信息:类别:兴趣点-生活服务-其他 地址:广州增城市正果镇正果大道,增城市正果镇正果中学北侧...
正果镇
2008年06月23日...正果镇湖心岛(单进兴摄)(责任编辑:崔凌云)读图时代 粤贴精选 更多>>特别报道 更多>>新华社记者看广东 时政要闻 更多>>省会要闻 更多>>...
广东省增城市正果镇棉湖历史-已回答-天涯问答
125.90.58.*举报 此地方余姓的由来 参考 添加引用:在谷歌搜索广东省增城市正果镇棉湖历史 正在发表回答,请稍候 您输入的内容将会在您成功登录之后自动发表。...
正果镇简介-增城市正果镇概况区划|增城
广州市增城市正果镇位于增城市东北16公里,东北与龙门县交界,西接小楼、派潭镇,南邻荔城等镇,增城市正果镇东南依博罗县罗浮山麓。正果镇总面积236.4平方公里,增城...
正果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果镇是中国增城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增城市东北部。辖区总面积236.4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31个村。总人口5万多人。...
正果镇人才职业网--正果镇人才招聘,正果镇人才网,正果镇招聘网,...
正果镇 您现在的位置:正果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正果镇一角色-大洋新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www.dayoo.com)正果镇一角色...
增城市正果镇届尾小学_点评、地址、电话_广州市口碑网
广州市增城市正果镇届尾小学地址、电话、简介,并提供广州市增城市正果镇届尾小学价格、点评、特色菜、营业时间、订餐、电话、优惠打折信息,以及广州市增城市正果镇届...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