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地图 > 龙岩地图 > 漳平地图 > 双洋地图
=== 漳平双洋高清地图 ===
=== 双洋资讯概况 ===
历史面貌:双洋镇位于漳平西北部,北接永安市,东邻新桥镇,南连南洋乡,西与赤水乡毗邻。镇驻地距县城69公里,有公路通龙岩、白沙、新桥、漳平。双洋镇原为宁洋县治所在地,明隆庆元年(1567年)建有县城1座,以砖石砌筑城墙,高1.8丈(折合6米),周长480丈(约合1600米)。城内建有县署、学宫、文庙、武庙等一应设施。至清,已形成衙前、南门、青龙、白虎等4条主街和御史巷等十余条巷道。官府居民均为一式土木结构平房,县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西南面建4座廊柱式风雨桥通往城外。民国时期只修建一些防匪土楼,官府建筑大都因年久失修而毁坏或在战乱中被焚。新中国建立时,仅剩文庙、武庙及学宫部分建筑。50年代末,拆除城墙,拓宽街道,新建公路,将南门外沿河街道逐渐处延伸至西门,长约800米,宽约8—12米,均铺混凝土路面。沿街新建供销社百货、食杂、农资、棉布、旅社、饭店等门市部,企联社大楼、农贸市场、工商所、税务所、银行营业所、汽车站、林业采购站等公共设施,多为2—4层砖木或砖混结构建筑。还在南门街、西门直街、城外街等街巷建有部分新店房。各街巷均铺设混凝土路面,至1990年底,街道总长达3.7公里。镇区设有中学、小学、幼儿园、文化中心、影剧院、中心卫生院、歌舞厅、录相厅等文教卫生设施。1990年,新建中小学校舍3286平方米。民居多系旧式平房。80年代新建部分砖混结构2—4层楼房。总面积达14954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32.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原有的4座风雨桥屡遭水毁,新中国建立后除多次重修外,新建3座永久性石拱桥。两水如罗带,七桥似彩虹,与城南麟山七层宝塔和烈士纪念碑交相辉映,使古城焕发青春。
产业经济:现有工矿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农业主要以“烟、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截止2010年6月份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319万元,比增15.6%,占年任务数(44000万元)的73.45%。其中:工业产值完成24859万元,比增18.87%,占年任务数(29300万元)的84.84%;农业产值完成7460万元,比增5.9%,占年任务数(14700万元)的50.75%;共引进市外资金3316万元,占年任务数(2400万元)的138.1%;向上争取资金471万元,占年任务数(260万元)的18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63万元,占年任务数(33500万元)的54.5%;财政收入完成全口径568.69万元,比增28.81%,占年任务数(945万元)的60.18%。
地理概况:镇政府所在地海拔309.5米,永漳公路贯穿全镇,并且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双洋到漳平(47公里)和到永安(63公里)的车程分别40分钟、60分钟,交通十分便利。
特色产品:双洋特产——苦笋:苦肉色白,清香微苦,回口爽甜,是许多美味佳肴的上选原料,还有清热的功效。因为它的“苦劲”,让你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但下咽之后就觉得有一股甘爽清凉的余味涌起,驱使着你的筷子再夹一箸,回味,再三回味。苦笋一般有三种做法:炒、拌、泡,风味以咸鲜清淡为主。在双洋,一般的家常做法就是腩肉炒苦笋,似乎家家都喜欢吃这道菜,而且都能做出点新意来,可以放青椒炒,同样也可以放红辣椒来炒。烹制苦笋菜,以每年春末刚出土、长约20厘米的苦笋为最佳选择。其次,为了保持苦笋的原始风味,在初加工时不宜长时间对苦笋加热;烹制时也无需把苦笋烧软,否则将风味尽失。要知道,苦笋的吃法就讲究苦、爽、嫩。吃这道腩肉炒苦笋的时候,如果还是不习惯其苦味,还可以将腩肉跟笋片夹在一起吃,口感独特,苦味也似乎被冲淡了。
双洋特产——明笋干:明笋干由清明前精选特级鲜笋经蒸煮、烘烤而成,其味鲜美肉厚,被誉为香菇笋干,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其色泽清绿黄亮,香气馥郁袭人,色美味鲜,脆嫩可口,为风味独特的佐餐佳晶和筵席上的高等菜肴。明笋干就食用方法而言,稍显繁琐,主要是泡发较其余笋来讲,比较麻烦,因为明笋是用整棵的笋制成的。常见的泡发方法是:将笋干取出后用清水清洗一次,用开水浸泡2—3小时,用手搓松,用锅煮至发胀,用清水漂洗后即可进行烹饪。明笋的常见烹饪方法是:切成片后,和块状肥肉一起蒸、炖,放一些香料,美味之极!笋吸取了肥肉中的油脂,味美而香,肉在多次蒸炖之后,去了大部分油腻,入口极佳!
生态环境:双洋镇依山傍水,碧流萦迥,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廊屋风雨桥,依然架设在小溪流之上,既可沟通城内外的行人之便,又可供人乘坐歇息、闲聊,在城南、城外、城西、东洋水尾等地分别建有“太平桥”、“青云桥”、“登瀛桥”、“化龙桥”,虽然历史上迭遭洪毁,但均按原传统风貌修复。四桥均为石墩双孔梁式廊屋桥。古桥,是旧宁洋县的历史遗韵,也是根植一方地域的传统建筑文化标志,因而历尽沧桑、仪态不改、乡情浓郁,风采依然。
人文概要:古镇双洋原为宁洋县旧址,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宁洋置县,于1956年撤销县治,存史389年。双洋历史悠久,上溯几千年,至今仍保存较多的文物古迹,有文庙、关帝庙、祝圣庙、廊桥、古民居等古建筑,城南麒麟山上,有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圆觉塔,古为宁洋八景之一,周边的村落多处富有保存价值的古民居,保留原有历史风貌,民风淳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度游宁洋溪,在双洋嵌下了游历足迹和留下“程愈迫,则流愈急”的名句。2003年1月双洋镇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被提名参与第一批30个福建最美乡村评选乡镇之一。
双洋特产——水仙茶:漳平是我国南方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水仙茶属乌龙茶系列。传说水仙茶最早产自境内一条叫做“九鹏溪”的周边地区。九鹏溪水滋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两岸人民占据着亚热带的气候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从元代就开始了茶叶种植,到明清时期已有相当规模,并有了专门茶叶加工作坊。清朝光绪二十年,由“泰昌茶庄”选送的漳平水仙茶叶获得了巴拿马博览会和上海博览会金奖。而在境内出土的明代紫砂茶壶,说明漳平很早以前就盛行功夫茶、讲究饮茶文化了。在南洋乡北寮和双洋镇中村的交界地有一座海拔1365米的山峰——石牛岽,崖峰峭壁,终年云雾缭绕,山顶至今还遗存着几十株郁郁葱葱的水仙茶母本树,其中一棵最大的高达7.35米,这株罕见的水仙茶古树被专家妙称为水仙茶母本活化石,被当地群众誉为“仙茶”,所说有治腹痛和拉痢的奇效。勤劳智慧的漳平双洋中村茶人邓观金于1914年用独创的精湛工艺创制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类——水仙茶饼。在漳平生产的数十种乌龙茶品种中,堪称一枝独秀。双洋特产——野生梨菇,天然植物,属伞菌科,具有特殊的鲜味,据古药典《神农本草经》记载,可使人“益智开窍”并有“壮阳滋阴,延年益寿”的奇妙功效,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每100克干品中含维生素B26.9毫克,尼克酸19.5毫克,分别是乌骨鸡的35倍和3倍,野菇中的珍品当数梨菇。这是一种其貌不扬的菇,颜色灰白,形状也十分普通,但味道鲜美。
双洋镇
双洋镇 双洋概况 当前位置:市政府网站>>走进漳平>>乡镇概况>>双洋镇 双洋镇基本概况 2008-07-29 双洋镇各支部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 2008-07-16...
双洋镇_论文下载
【作者】易一梅【关键词】双洋镇 福建 历史文化 革命文物【刊名】闽西史志 2003--1【ISSN】【机构】漳平县方志办主任【摘要】【下载论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漳平市双洋镇煤矿
法人名称:漳平市双洋镇煤矿 地址:龙岩双洋镇大瑶村 行政区号:350881 邮编:364402 电话:1299231419 注册资金:23(万元)营业范围:原煤...
双洋镇古栈道-福建龙岩双洋镇古栈道 景点照片,景区风光,...
地图小镇·旅游指南>景点照片>福建>龙岩>双洋镇古栈道 龙岩 旅游指南...
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 地址 地图
/龙岩-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地图 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 地址 地址:邮编:详情:漳平市双洋镇农技咨询服务部...
苏坂乡 漳平市 菁城街道 桂林街道 新桥镇 双洋镇 永福镇 ...
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漳平市双洋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医院-多多育儿网
漳平市双洋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医院地址: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街道...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医院>漳平市双洋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漳平市双洋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双洋镇介绍_福建龙岩漳平市双洋镇行政区划
福建>龙岩>漳平市>双洋镇 漳平市辖镇。1956年为双洋区,1958年设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双洋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双洋溪上游,距市府35.5...
双洋镇_漳平市_行政区划网 www.xzqh.org
双洋镇位于漳平市西北部,双洋溪上游,距市政府35.5千米。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有文庙、圆觉塔、青云桥等古建筑。麒麟山革命烈士纪念地在境内。...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