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地图 > 德宏地图 > 陇川地图 > 清平地图
=== 陇川清平高清地图 ===
=== 清平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1956年设清平乡,1958年合并为景阳公社,1961年析置清平公社,1966年合并为黄家寨公社,1984年改设为清平乡。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撤销清平乡,并入黄家寨镇。
中介产业:随着产业化步伐的加快,清平乡带动和涌现了一批农业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清平乡葡萄专业技术研究会,成立于1987年,调整充实于1999年,会员302人,联系葡萄种植面积2000多亩,是合肥市葡萄生产最大的经济实体,下设清平乡葡萄保鲜有限现任公司,年创利税15万元。清平乡河蟹繁育中心。成立于2000年,拥有蟹苗繁育基地面积120,联系罗靳等村河蟹养殖面积3800多亩,现有会员160多人,年上缴管理费用4万余元。随着清平乡水产业的发展,是幸福村水产开发步伐的加快,2001年秋季在合肥市财政局的支持下,幸福村两委正积极筹建清平乡幸福村水产专业技术研究会。随着中介组织的出现,清平乡涌现了15名辐射带动面较广、规模较大的农民经纪人和2处初具规模农产品集贸市场,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保鲜等方面;对带动全乡农产品畅销,实现购销两旺起积极作用。2000年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受到了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水产养殖:清平乡是合肥市渔业致富工程和畜牧进位工程重点乡镇,全乡各类水产品总量2800吨,其中巢湖银鱼、滨湖青鲲、大兴圩田藕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深受城乡人民欢迎。清平乡稻田养蟹业已成为发展水产品养殖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全乡稻田养蟹已发展至14个村380户,面积达4200亩,年产值800多万元,蟹农养蟹户均收入万元,与传统农业相比,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现在已形成大兴村连片600亩的稻田养蟹示范基地,木兰村南泊圩1200亩河泊养蟹基地和幸福村幸福圩800亩河蟹养殖场,2007年出产规格成蟹120万公斤。
发展目标:清平乡计划再扩大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成片开发特种水产养殖。利用合肥市大旅游的背景,建成东片观光型高效开放农业。中部则扩大优质新品种葡萄生产面积,使葡萄生产面积达3000亩,以李仓公路为轴心,形成十里“葡萄长廊”;西片沿合铜公路两侧则着手发展优质高效蔬菜基地,充分发挥清平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辐射作用,培育500亩珍稀瓜果蔬菜基地,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实施大宗农产品优质化,水稻以两优培九、协优系列为主,种植市场需要优质无公害大米,油料以“双低”油菜种植为主,力争使水稻优质率达80%,油菜优质率90%以上,以积极姿态迎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清平乡农业的挑战。
发展战略:清平乡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林业产品和品牌。银杏基地已达10000亩;猕猴桃成片种植达1500亩,示范基地现有挂果1200亩左右,年产鲜果1000吨。在院通村建立粉葛种植示范基地200亩,王家坪磷矿和棋盘村投资建立高山冷水鱼养殖基地两处,棋盘村投资建立肉牛羊养殖基地一处,大鲵养殖基地一处,开发乌药、黄豆、当归、党参、魔芋等面积达到3200亩,建成中药材基地1000亩,其中红豆杉基地600亩。已发展山野菜基地达500亩。
产业结构:按照州、县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之路,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稻、甘蔗、麻竹等产业规划和布局更趋合理。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5960亩,总产1961吨,实现产值392.2万元,优质稻3307亩,平均单产293公斤,总产968吨;甘蔗面积22761亩,其中水田17879亩,旱地4882亩,2007年榨季甘蔗总产9.45万吨,实现产值1701万元。2002年以来,该乡麻竹产业从零起步,现已发展到21713.4亩,其中享受退耕政策10012.78亩,现有收获面积16221亩,产量826.4吨,产值57.8万元;茶叶面积4366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2696亩,实现产量12.6吨,产值21.4万元;核桃面积56亩,面积草果1416亩,核桃和草果产量分别为22.3吨和38.2吨,产值分别为30.4万元和36.2万元。——冬季农业开发在规模、结构上有较大突破,成效明显。在冬季农业开发中,本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急闯市井,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办样板,用典型引路,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2007年全乡共完成冬季农业开发总面积13445亩,其中:粮豆作物2915亩(冬玉米1342亩,马铃薯241亩,豆类1017亩,小麦315亩),实现小春粮豆产量546.2吨,油料作物2000亩,甘蔗6590亩,瓜果蔬菜1820亩,青饲料120亩。——畜、禽、渔等养殖发展迅速,群众菜篮子日益丰富。全乡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等技术的推广,搞好技术跟踪服务,提高了全乡畜禽防治工作,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提高了畜禽存、出栏率。2007年生猪存栏9555头,肥猪出栏4795头,大牲畜存栏3502头,牛出栏400头,肉产量44吨,羊存栏3601只,羊出栏2019只,肉产量40.3吨;家禽出栏9755只,存栏18273只,肉产量14.44吨,禽蛋产量5.16吨。同时进加大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全乡共发展畜禽养殖示范村8个,其中:养猪示范村1个,养牛示范村5个,养羊示范村2个。池塘养鱼得到巩固,稻田养鱼初见成效,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民群众生活所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规范林木采伐程序和严格审批,有效地控制全乡森林资源的消耗。积极开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及非法占用林地的不法行为和违法分子,加大森防宣传和森防案件的查处力度,使全乡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认真贯彻执行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作,六年来,全乡累计种植麻竹21713.4亩,其中享受退耕政策10012.78亩,西南桦11164.3亩,竹藤项目1879.5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全乡累计投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0余万元,基本完成了清平、弄龙、赵家、郑家村农电网改造工程,实施了公路“村村通”工程,全乡9个村已基本通公路,并全面建成了新山村弹石公路,目前正在实施改建赵家大场弹石路面建设,农村“三配套建设”工程建设取得成效,新建沼气池182口,农村通讯状况明显改善,移动电话信号网络遍布全乡各个角落,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完成了乡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新建、改造了中心卫生院住院部。
二、农业产业情况: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魔芋、花生、油菜、柑桔、茶叶,属典型农业乡,也是该县水果、魔芋、茶叶基地乡之一,有椪柑、龙眼、金花梨等优质水果品种,是屏山县“金沙江百里水果长廊”组成乡镇之一;是“金河芋角”的原产地。2005年底,有优质椪柑1500亩、龙眼600亩、白魔芋1560亩、鲜魔芋产量达160余吨,绿茶茶园面积达5000余亩,苦丁茶2000余亩。有山羊存栏3000余头,生猪存栏4100余头。现有退耕还林面积6081.7亩。粮食总产量3743吨,人均有粮428公斤。
3、云南省陇川县清平乡:简介:清平乡位于云南陇川县,2007年全乡生产总值27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元,人均口粮219公斤,财政收入65.6万元,全乡金融信用社贷款余额达500万元。该乡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乡农业农村的稳步发展
清平乡商店店铺|清平乡结网-德阳绵竹市清平乡中小企业的互联...
结网清平乡商店店铺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清平乡商店店铺信息,查找清平乡企业黄页 黄页 企业大全 114,商店店铺信息,请到清平乡结网,清平乡商店店铺频道。...
俯瞰绵竹清平乡泥石流灾后:大量民房被埋--中国西藏新闻网
俯瞰绵竹清平乡泥石流灾后:大量民房被埋...这是从直升机上俯瞰灾后的清平乡,许多民房被泥石流掩埋(8月13日摄)。新华社发(张锐 摄)...
四川绵竹清平乡山体坍塌 4000多人被困_形势_天气_腾讯网
四川绵竹清平乡山体坍塌 4000多人被困...四川绵竹清平乡小岗剑山出现坍塌,阻断清平河,形成近10公里长的堰塞湖,致4000多人被困。截至2日上午,山体坍塌未造成人员...
四川绵竹 清平乡遭遇特大泥石流 100815 早新闻-视频-...
四川绵竹 清平乡遭遇特大泥石流 100815 早新闻...资讯频道>>资讯列表>>生活资讯>>小窗口播放|关灯00:00/00:00 顶1 踩0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
绵竹清平乡恢复临时供电-泥石流-新闻中心-辽沈北国网
8月17日凌晨1时40分,经过德阳市电业局职工紧急抢修,遭遇泥石流灾害的四川绵竹清平乡在停电96个小时后恢复了临时供电。新华社发(黄建培 摄)...
清平乡-来源:《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名志》/行政区划和居民地
首页>新方志>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名志》>清平乡 清平乡...
绵竹清平乡泥石流灾后重建开工_资讯频道_凤凰网
2010年10月29日...(成都商报记者 王明平)今年8月13日,绵竹市清平乡暴发特大型山洪泥石流灾害,昨日上午,清平乡举行泥石流灾后首批项目重建开工仪式。经初步测算,将...
清平乡_清平乡图片_图片百科
清平乡_清平乡图片_图片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人人都可编辑的百科全书。此内容为用户上传,可能受著作权保护,互动百科与内容的出处无关,请在获得权利人...
汶川地震重灾区清平乡遭泥石流重创_雅虎资讯
8月16日,记者乘坐直升机深入到被困的绵竹市清平乡,昔日美丽的乡村被泥石流肆虐过后满目苍夷,惨不忍睹。3天来,通过这条“空中生命线”,已有600多名清平乡的受灾...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