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地图 > 张掖地图 > 临泽地图 > 平川地图
=== 临泽平川高清地图 ===
=== 平川资讯概况 ===
“三农”工作:该县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进展顺利一是现代设施农业势头强劲。通过典型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以温室蔬菜和葡萄生产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止目前,已动工建设连片10座以上日光温室示范点17个、494座,其中荒漠区示范点11个385座;新定植设施葡萄370亩,累计达640亩,其中荒漠区设施葡萄153亩。二是奶肉牛产业发展快速。按照“五统一分”的养殖模式,动工新建奶肉牛养殖小区12个,其中新建奶牛养殖小区3个,累计达8个;新建肉牛养殖小区(场)9个,累计达18个。在各养殖小区和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肉牛饲养量达8.58万头,同比增加4462头,增长5.2%;奶牛存栏4950头,同比增加770头,增长18.4%。三是劳务经济提质增效。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218人,其中技能培训3426人;积极开展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和回访,加强与外地用工单位的联系,新建劳务基地9个,累计达44个;新培育劳务经纪人52名,累计达92名,其中有5名劳务经纪人开办了中介组织。上半年,全县输转劳力2.4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51万元,其中市外输出1.75万人,有组织输出1.24万人,境外输出40人,劳务中介组织及经纪人带动输出人数达到了组织输出人数的60%以上。
基本概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平川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东北部,距县城牛井54公里。东临楚雄州大姚县和本县古底、拉乌两乡,南接祥云米甸乡,西邻太和、力角两镇,北与钟英乡接壤,国土面积322平方公里。是宾川县东部三乡一镇经济、文化、信息、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辖李子院、帽角山、罗九、康宁、平川、禾头、石岩、盘谷、底么、马花、朱苦拉11个村委会。共有115个自然村,14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72户,总人口27249人,其中农业人口25741人,非农业人口1508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6785人,占24.9%,其中白族4639人,彝族1457人,回族80人,傈僳族509人,土族86人,拉祜族14人。平川古称“赤石崖”、又名“赤川耆”,位于大理州宾川县东北部,距县城54公里,东至渔泡江,与楚雄州大姚县的盐丰、铁锁隔江相望,南与祥云县的米甸镇毗邻,西与丽江市永胜县的片角接壤,北以金沙江与永胜县交界,是宾川县东部地区经济、文化、信息、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1999年11月,撤乡建镇,2005年12月,古底彝族乡整建制并入平川镇,全镇国土面积478.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6328亩,森林面积588052.5亩,辖14个村委会,167个自然村,1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449人,主要居住着汉、回、白、彝、傈僳5个民族,是云南省40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也是国民党陆军上将杨希闵,中将杨如轩,少将杨复光、李正芳、杨琇的故乡。
林业产业:临泽县平川镇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南靠黑河,北邻沙漠,有14个行政村和1个农业开发区,土地面积835.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355亩,宜林地123195亩,有林地面积36090亩,森林覆盖率为2.4%。平川镇以项目推进、优惠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引导等一系列措施,本着“谁栽植、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自2000年以来,全镇已有8户个体及私营业主从事林业生产,其中区内7户,区外1个。个体林业经营面积已达5200亩,占近三年实际造林面积的1/3以上,最大个体承包面积1500亩,其中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8户,3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4户,各林场以土地租赁形式盘活集体经济,吸引个体及私营业主投身于林业生产活动中,共吸纳资金195万元,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各租赁者通过以工补林、以畜养林等方式改善林场基础设施,改良林地状况及林木状况,充实了林场资产。我们通过争取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风蚀沙化项目的实施,新营造非公有制实体林7500多亩,配套机井15眼,累计投资额在10万元的有3户;50万元的有3户;100万元的有1户;投入资金最多的达128万元。经过近几年的运作,其牧草收入达10万多元,养殖收入4万元左右加上我们退耕还林补助4万多元,完全可以以林养林,以林兴林,以林造林。经验与做法,1、政策扶持到位。镇党委、政府积极为非公有制林业经业经济铺路架桥,从土地租赁、合同签订、水电配套等方面加以支持、协调,明确了产权关系,保护其利益,让他们放心,放手于事业,止目前已发放林权证20份(本),发放率达100%,稳定了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无撒毁合同、盗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哄抢造林经营成果的现象发生。2、组织领导到位。每年春季植树造林期间,党政一把手亲临造林现场,从苗木调运、水利灌溉等方面进行协调督促,保证了植树造林活动的有序进行。2003年初,各林场反映公益林灌水水费没保证,影响林木成活率,镇党委、政府协调水利部门予以减免与优惠,最终县政府制定了公益林用水水费减免的政策。同时,针对各林场先期投入大、收支不平衡的现象,我们争取立项,以退耕还林工程等形式予以粮钱补助,弥补了部分收入,使各林场有能力,有后力进行林业生产。3、技术服务到位。2001年至2003年,全镇落实退耕还林工程4675亩,其中非公有制林业2000亩,占项目的43%。镇上选派有丰富造林经验的干部对所有的植树林造林地段进行统一规划,现场指导,并安排专人严把苗木的质量关,按规划设计要求严格定植,督促做好苗木的管护、灌水、防虫等一系列服务工作,每亩补实生杨树苗100株,基本上保证了林业生产用苗。造林大户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方式和方法,通过林间套草,以草养畜,修管理房,打井架线等方式,确保了林业生产的资金来源及苗木成活率,如全省绿化将章获得者赵兴旺经营林场1000亩,打机井7眼,架高低压线2km,种草500亩,养羊220只,牛30头,一方面保证了林业用水,一方面又增加收入,针对补种苗木水份蒸发大的情况,通过树下铺膜、林中套草等形式,有效地降低了蒸发。同时,利用秋闲季节,架设围栏2公里,杜绝了牲畜野兔等啃咬树木,保证了林木越冬。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纵观全镇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态势,我们认为现在的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造林品种单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应用少,致使目前尚无明显的经济效益,影响了造林农业的积极性;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林业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造林质量。四是造林立地条件比较差,已成为今后林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乡镇简介: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位于黑河北岸,全镇共有14个行政村,117个合作社,5119户,20200人,耕地45355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创建文明村镇为重点,全方位,多渠道投入,发挥人文优势,优化育人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境内地势平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为3053小时,平均气温7.7℃,无霜期128-203天,平均152天。平川物产丰富。盛产制种玉米、棉花、优质小麦、胡麻、豆类、苹果、葡萄、枸杞等,主要畜产品有荷斯坦奶牛、小尾寒羊、安哥拉山羊、陶赛特、萨福克等。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膏、石英砂、凸凹棒石、锰铁矿、煤、碳等,特别是石英石、锰铁矿藏贮量大,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平川旅游资源丰富。有古长城烽燧、墩台,锁龙潭,平川水库等景点,特别是正在开发的黑河烟林、锁龙潭风景旅游开发区,必将给平川增添一条优美的风景线。
乡镇特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平川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特色明显,开发潜力巨大。一是旅游资源特色明显。“杨氏宗祠”、古城遗址、观音寺等颇具特色的古建筑;甸尾村、罗溪村、盘口箐新石器遗址、孟获洞等颇有研究价值的古遗址;洞经音乐、花灯歌舞以及白鹤、麒麟、狮子舞等特色民族文化都使平川荣雍了文明、神秘、和谐、魅力四大桂冠而独领风骚。二是气候生态特色明显。平川气候宜人、生态诱人,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平均海拔1760米,立体气候明显,境内群山叠翠、树木丛生、河流纵横、溪水长流,盛产松茸、牛肝菌等各类野生菌,是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理想境地。三是产业发展特色明显。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平川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产业富民兴镇工程,大力实施科技兴烟工程,每年种植烤烟20000亩,将平川建成了全县、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烤烟名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每年种植蔬菜、水果11905亩,核桃10000亩,“十一五”期间发展种植中药材10000亩,建设“果药之乡”。四是集镇建设特色明显。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投资15万元完成了平川小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和数字化地形图测设;平川中心集镇建设面积达1.7平方公里,实现了小集镇的硬化、亮化、美化、绿化。五是水能、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平川境内具有铜、铅、大型花岗岩、石膏矿、石厂建材等矿产和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概算总投资2.5亿元,总装机4.5万千瓦的渔泡江电站、概算投资1.2亿元,总装机1.8万千瓦的盘口箐电站建设正有序实施。在新的时期,平川镇党委、政府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走实“靠山吃山、靠烟致富、靠水发财、靠果脱贫、靠畜增收、靠林发展”的发展路子,实施“改革开放活镇,群防群治稳镇,科技教育立镇,特色经济富镇、乡镇企业强镇、依法依规治镇”的方略,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新平川。
社会事业: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广泛开展“美德在农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阵地建设全面加强。新建、改建一工程、五里墩村委会,投资15万元完成了平川、芦湾、三二3个村文化室配套建设。今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芦湾村曾被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村先进单位”。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村务、政务、社务公开,积极推进“平安平川”建设,加大“十户联防”、治安巡逻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了矿山安全、交通安全等重点部位的检查,依法关闭了4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有效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及时对全镇50户特困户实行了政府救助。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共有32户71人享受每年600元的奖励扶助金,为7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发放救助金7000元。教育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初中升学会考成绩名列前茅,信息化工作、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分别得到国家和省上的充分肯定。卫生、广播电视、土地、环保、档案、残联等工作成效明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宣传文化站位于小城镇中段文化广场内,于200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40万元,为两层砖混结构罗马式建筑,建筑面积460㎡,使用面积391㎡,今年镇上又筹资5万元,配备电脑10台,建成了镇信息中心,站内设有图书室30㎡,藏有各类图书6000册,阅览室25㎡,多功能教室50㎡,文化娱乐活动室75㎡,办公室3间75㎡,并配套建设舞台一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各类体育器材23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是一个集宣传教育、科技培训、信息发布、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阵地。年举办大型活动达17次以上,2006年上半年宣传文化站举办以卡拉OK赛、社火、文艺演出为类型的大型文化活动8次;以农民运动会、体育健身为内容的大型体育活动2次;以“配方施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2次;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览1次,大型文体体育活动达12次,参与群众达1万5千多人次。配合群团组织、农技、计生等站所举办科技培训、科技宣讲、电化教育12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8万多人次,发放科技、劳务、用工信息87条。同时,按照强化镇一级,巩固村一级,延伸社一级的思路,健全完善了镇村社三级文化网络,建成高标准村文化室5个,按照“12345”的标准,建起家庭文化示范户500多户。全镇有社火队10个,文艺表演队10个,体育代表队10个,文艺骨干234名。宣传文化站的建成和使用使平川镇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为全镇文化、娱乐的中心,为带动镇、村、社三级文化网络向纵深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建设:甘肃省张掖市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18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5元,分别增长4.4%和6.8%,人口和计划生育控制在指标以内。1、狠抓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把项目建设做为推进工作的抓手和平台,主动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千方百计引项目促发展。今年,共争取和引进各类项目16个,完成投资1.01亿元,项目数量、项目开工率和完成投资额均创历史最好记录,其中: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积极争取协调,使北京昌唐商贸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的30万吨锰铁冶炼项目和安徽北山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10万吨铁精粉加工项目落户平川,两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财政税收3500万元,转移劳动力1700人,并可迅速带动全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投资396万元的9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投资66万元的芦湾、三二、一工程、五里墩村550户国债能源沼气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的验收;争取农村乡村道路建设配套资金121.3万元,完成了4个村12.2公里通村道路铺油罩面;投资169万元的平川中学学生公寓楼建设和投资72万元的芦湾小学教学楼、投资20万元的平川公共客运站建设、投资7万元的镇司法所建设等一批项目已陆续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使该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等到明显夯实。2、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促进草畜产业快速发展。按照“草畜并重,以草促畜”的原则,广泛开展创建规模养殖村、社、大户活动,使全镇高标准暖棚畜圈普及率达到60%以上,建成规模养殖村1个、社10个、大户300户。抓住雪莲公司万吨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建设的机遇,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参与、连片建设、分户经营”的原则,在一工程村建成了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小区,一、二期工程建成高标准圈舍19栋95间,入驻农户已达30户,存栏奶牛已达205头,日产鲜奶800多公斤。在小区的辐射带动下,全镇新增奶牛233头,使奶牛产业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新的重要渠道。3、突出特色,典型带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按照“五位一体”标准,狠抓了芦湾村示范点的建设,建成芦湾一、八社连片32户小康住宅示范点1个,目前,该村累计小康住宅、卫生改厕、改厨分别达267户,356户,321户,完成沼气池320户,占总农户的87%。在示范点的带动下,今年完成平川、五里墩两个村的村镇规划设计工作,全镇新建小康住宅303户,累计达2822户,占总农户的56%,能源沼气池建设累计达1320户,占总农户的26%,自来水使用农户达2654户,占总农户的52%,电话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79%和78%,使村镇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4、努力做大劳务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落实责任,强化服务,优化结构,劳务输出实现了由劳力型、自谋型向技能型、组织型的转化。全镇书写固定标语236条,举办劳务培训班12场(次),培训劳务人员1557人次,组建劳务小分队3个,建立劳务基地3个,有组织的向外输出劳务人员1626名,自谋输出1549人,就地转移劳动力1192人,全镇劳务输出累计达4367人次,劳务收入达1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元。5、着力发展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以群众增收为目标,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和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今年,建成优质高效的精品玉米制种基地4万亩,引进发展瓜菜花卉制种436亩,推广加工番茄新品种12个,种植无公害加工番茄3051亩。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开展农民科技培训132场次。引进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优化改良879亩日光温室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目前,全镇“订单农业”面积达43237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3%。6、突出重点,确保质量,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农田林网建设、集镇绿化美化、风蚀沙化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四个重点,2005年,更新改造农田林网30条34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复合林网建设9条9.1公里74亩。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芦湾村集中连片定植枣粮间作1600亩,栽植枣树6.7万株。在集镇、村社主干道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400株。投资100万元日协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完成骨干防护林建设13公顷。全镇完成造林面积6274亩,栽植各类苗木285.6万株,完成育苗190亩。7、严格落实税改政策,财政税收任务全面完成。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对粮食直补政策,及时将60.48万元粮补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采取量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征管等措施,依法加大零散税和重点、难点税种的征收力度,在面临诸多不利条件的情况下,提前两个月完成财政税收任务。财税工作的健康发展,较好地保证了干部职工、教师工资的发放和正常办公经费的开支,同时也保证了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行政区划:平川村,平川村位于平川镇政府所在地中心,距县城25公里,省道214线横穿而过,村社道路已全部铺油罩面,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通讯设施完善,电话入户率达98%。全村现有7个合作社,294户,1140人,耕地面积2757亩。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40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7.2万元。该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以玉米制种加工番茄、日光温室、畜禽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玉米制种面积达3800亩,番茄种植面积170亩,制种蔬菜和制种番茄100亩,订单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95%,全村牛饲养量达1206头,羊饲养量达1006只。平川农产品集贸市场占地7000平方米,经营面积5500平方米,仓库设施面积1800平方米,市场内有货棚4栋,为专业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产品年交易量达8860吨,交易额达4500万元。该村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村委会现有高标准两层办公楼一座960平方米,能够保障商务信息服务网络站的办公场所,有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46户,养殖大户86户,农户对市场经济信息需求较大,可依托村小学远程教育设施和村农科教培训中心进行“信福工程”建设商务信息服务网络站。一工城村,平川镇一工城村,共有6个合作社,340户,1599人,5118亩耕地,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7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32元。一工城村以前是平川镇相对后进的一个村,曾因脏、乱、差远近闻名,农民收入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本村道路建设和种植产业结构不合理。一工程村的道路2005年以前一直是土路,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骑摩托车那肯定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道路状况对全村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作用。2004年,县镇两级政府大力营造发展环境,依托丰富的北山矿产资源,积极向上争取发展项目,引进宏鑫矿业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的30万吨锰铁冶炼项目。在宏鑫矿业公司项目建设中,政府多方协调,解决了建设场地和部分设施,疏通矿石拉运道路,主要对一工城的道路进行改造,至2005年5月,全程6公里的柏油道路建设全面完成。通过宏鑫矿业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的30万吨锰铁冶炼项目的建成,吸收本地劳动力就业500人,增加劳务收入400多万元,年可实现财政税收3500万元,并可迅速带动我镇运输、建筑、餐饮娱乐、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工城村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本村特色的玉米制种和草畜产业,加大对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广大群众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为村民家庭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逐步踏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目前,一工城村180户农户用上了沼气,达到总农户的69%,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117户,改造农电线路21公里,筹资20万元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场所,投入1万多元对小学校舍进行了改造,架通了210户的自来水,积极争取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修建高标准牛舍88间,建设现代化挤奶站1座,使小区入住农户达32户,存栏奶牛达300头,日产鲜奶1500公斤,仅此一项使奶牛养殖农户均增收7000元。在小区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全镇发展奶牛养殖户98户287头。三二村,三二村位于平川镇西7公里处,村社道路已全面铺油罩面,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通讯设施完善,电话入户率达96%,全村现有5个合作社,364户,150人,耕地面积3869亩。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36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3.8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1万元。该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以玉米制种加工番茄、畜禽养殖、劳务输出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玉米制种面积达3100亩,番茄种植面积199.4亩,订单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95%,全村牛饲养量达913头,羊饲养量达1540只,猪饲养量达1370只。2005年由河南客商张新歌在该村投资1200万元,兴办铁精粉选矿厂现已投产。2006年3月份又投资120万元建设年产100万块免烧砖生产线,两家企业可有力地带动全村乃至周边各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状大。该村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村委会现有高标准办公用房300平方米,能够保障商务信息服务网络站的办公场所,有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1户,养殖大户49户,运销大户11户,外出务工197人,其中到苏旦务工7人。农户对市场经济信息需求较大,可依托村小学远程教育设施和村农科教培训中心进行“信福工程”建设。
【房地产经纪人信息_平川镇求职简历信息网|平川镇分类信息】...
红百度redbaidu平川镇分类信息网,房地产经纪人信息、平川镇求职简历信息网为你提供房产、车辆、招工、兼职、黄页等海量平川镇分类信息,满足您不同的平川镇免费发布...
【平川镇政府】图吧_地图
图吧为您提供平川镇政府相关信息详细介绍,地址,电话等并包含大理白族自治州平川镇政府附近交通、周边生活与商业场所,等地图信息查询...
张掖市平川镇行政地图
甘肃地图网为您提供平川镇行政地图查询服务....中共平川镇委员会 平川镇人民政府 大理宾川县平川镇盘谷行政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技术支持:昆明东讯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
平川镇_平川镇图片_图片百科
平川镇_平川镇图片_图片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人人都可编辑的百科全书。此内容为用户上传,可能受著作权保护,互动百科与内容的出处无关,请在获得权利人...
平川镇人才招聘 人才职业网
平川镇 您现在的位置:平川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平川镇人民政府
平川镇人民政府的企业介绍、公司简介、地址、电话、传真、网站等联系方式,以及平川镇人民政府最新产品,服务,场所,城市转让,城市批发,城市活动,城市人物信息。...
平川镇人才招聘 人才职业网
平川镇 您现在的位置:平川镇招聘 招聘单位招聘职位...
珊瑚乡 武平县 平川镇 中山镇 岩前镇 十方镇 中堡镇 桃溪镇 ...
近日,洪湖市府场瓷像石刻工艺社印保林研制生产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石材石碑无尘喷砂农用雕刻机,该雕刻机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专职用于在石材及各种硬质材料(如...
平川镇地图_宾川县平川镇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平川镇电子地图,目前网上最好用的交通地图。...推荐 平川镇地图 平川镇,地理上属于宾川县,周边有炮台路,...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