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地图 > 怀化地图 > 会同地图 > 漠滨地图
=== 会同漠滨高清地图 ===
=== 漠滨资讯概况 ===
新镇建设:随着托口水电站的开工建设,被淹没的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集镇搬迁工作箭在弦弓,目前正在紧密地开展新集镇的搬迁规划工作,近日,漠滨乡将中南设计院提供的漠滨新集镇规划初步成果图在集镇进行了公示,漠滨乡人大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视察新集镇的规划草图和新集镇实址地形,发挥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听取和收集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新集镇规划进行了“把脉”。通过县、乡人大代表们对新集镇规划的实地考察与“把脉”,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与意见,一是新集镇规模过小,为适应将来集镇规模扩展,要求予以扩大规划规模;二是因受地形限制,规划图中的集镇宽度不够,整体布局不合理,要求增加宽度;三是应将中心小学整体搬迁纳入规划中;四是规划应考虑漠滨少数民族群众建木房的居住习惯,在规划布局上,应结合现状和拆迁实际,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五是新集镇规划应按严格的程序操作,应多征求群众的意见,使集镇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实际性。随着漠滨集镇搬迁工作的展开,漠滨乡人大代表们表示会继续为新集镇规划建设把好“脉”,真正建设好漠滨新集镇。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乡党委、政府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解决两女结扎户后顾之忧,乡党委、政府每年为两女结扎户投保意外伤害队1500份,全乡每年发放独生子女费30000余元,2004~2005年,全乡发放少数民族医疗金17000元,因病住院的少数民族特困群众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同时,有110名学生享受国家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金34000元,困难学生还享受国家课本减免费60000余元。2005年起,全乡15名群众享受每人每年600元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是年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全乡有2128户7323人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缴纳医疗保险金73230元。
侗族文化:“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苗族:苗族崇尚祖先,不敬君王,不敬先师。在堂屋神龛上,大多只供奉“×氏堂上历代祖先”牌位,极少供“天地君亲师”的。恩施小茅坡营更较为特别,其祖先牌位供奉在火坑柴尾的一方,此处是万不能随意侵犯的。而堂屋神龛上只供奉一块篾笆折,据说是因其先祖逃难时,躲在一个篾笆折的茅屋内,未让敌发现而幸免于难,因而供奉篾笆折,以示不忘祖先蒙难之苦。苗人信鬼,每遇人口出生或死亡,都举到“入谱”或“出谱”仪式。所谓族谱即是一块装在竹筒内的青布,凡有小孩出生或新媳妇过门,就把青布按顺时针方向转两次,即算入谱;反之,凡每死一人,则把青布反转两次,即算出谱。苗族还为了赶鬼,祈求吉祥,往往还兴还“牛愿”、“傩愿”、“猪愿”等以酬神,如还“牛愿”,即在院内竖一“将军柱”,把牛拴在柱上,由还愿的亲见属组成杀牛枪手。杀牛之前,先须打“猴儿鼓”、唱苗歌,跳苗舞。尔后,杀牛枪手一拥而上迅猛将牛杀死,枪手可各分得一支牛腿。其余牛肉,煮熟后,放于一长条桌上,合族人众围桌跳舞唱歌,喝酒吃肉。且都不用筷子,只用手抓来吃,兴奋之至可通宵达旦。
宗教信仰:侗族:侗族社会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奉多种神灵,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是其宗教信仰的思想基础,主要有自然崇拜、灵魂与祖先崇拜、萨子(女性神)崇拜等。20世纪初,个别地区虽有天主教和新教传入,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然流行。侗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一般由鬼师主持,鬼师也称巫师。大凡病痛、灾祸、家宅不宁及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认为是不同的鬼怪精灵在作祟。因此,就要请鬼师驱鬼。鬼师察看巫书或以占卜法,判断何方何鬼作祟,应用何物禳祓。重病久病者,被认为是鬼怪将其魂魄偷走,要请鬼师“撵鬼追魂”。如果村寨发生流行病或火灾,也要由鬼师主祭扫寨。鬼师有的世袭,有的由寨老兼任。鬼师“赶鬼”收受供品作为酬报。自然神崇拜:侗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各种物类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崇拜众多的神灵:土地神:分为桥头土地、寨头土地和山坳土地等几种。每个村寨大都设神龛供奉,只有牌位,无神像;有的供一块石头,也有悬挂猪下颏骨的。人们以为土地神执掌人畜兴旺,地方安宁,并镇慑猛兽。逢年过节或遇自然灾害,必须用猪、羊、鸡等献祭,祈求丰收和平安。出猎前,狩猎的引头人须到溪沟里捞取三尾小鱼作为供品,烧香化纸敬祭土地神,然后领队上山。猎获后,要向土地神谢恩。水神:岁首要敬祭水神。这天,妇女到河里或水井汲水,须先在河边或井旁点香烧纸,然后才能取水回家。榕江县车寨的妇女,还合办酒菜到井边祭祀,围在井边,歌颂水井,祝愿井水终年长满,四季清甜。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祭牛神,称为“牛辰节”或“洗牛身”。祭日要让牛休息,并用鸡、鸭等祭品在牛栏旁边设案祭祀。有的还用特制的黑糯米饭喂牛,对牛为人耕作表示谢意。祖先崇拜:除本族共同的女祖先、男祖先和英雄人物外,每个家族和家庭还各自奉祀自己的先人,而妇女又单独供奉郎家神和外家神。萨丙:侗族共同供奉的女祖先,被认为是本民族的最高护佑神。黎平、从江、榕江、通道和三江等县的侗族村寨都有名为“萨殿”、“堂萨”或“然萨”的神坛。有的在庙内,有的设于露天。庙内的神坛为直径约1米的白石堆,上插一把半开半闭的黑纸伞,上披挂网形剪纸;石堆周围还垒有12或24个小白石堆,或立12或24根小木桩,网状剪纸环绕神坛,作为萨丙的卫士。露天神坛,是用石头围砌的圆形土堆,直径约3米多,高1米许,周围植以芭蕉或荆棘。土堆上放两口上下盖合的大铁锅,锅内置有衣服、银器及其他用具,也有置一檀木雕刻的女人头像的。土堆上栽黄杨树,象征萨丙万古千秋。安置神坛及供献丰盛祭品,由鬼师主持祭祀。管理萨丙神坛事务的名为“登萨”,一般由老年妇女担任。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化纸和供茶。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七,二月初七(春种前)和八月初七(秋收前),为隆重祭祀日。有些地方每次都要升寨旗,连祭3天。其间还要举行名为“耶萨”的集体娱神活动。青年男女尽情歌舞,对唱“祭祖歌”和“侗族创世纪”等歌。盛祭之年,有些地方还要由登萨装扮萨丙女神巡乡游寨。三容神: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黄柏一带侗族供奉的男祖先。每逢子年和午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举行一次淹牛仪式(须用外地买来的公牛),祈求人口繁衍,村寨兴旺。届时由鬼师念“祭牛词”,然后将公牛赶入深潭淹死,割下外生殖器供于三容神前。接着开刀割肉,称为“沉牛祭神,砍肉祭天”。同时利用这一天集体议事。仪式结束后,由寨老将牛肉分送各家。
文化遗产:全乡总面积有78平方公里,其中稻田面积5036亩,山林面积82000多亩。全乡辖10个村,125组,12900多人。侗族和苗族人口分别占全乡总人口的77.3%和8.04%,1998年正式化为侗族苗族乡。侗族和苗族有相对稳定的居住地域,侗族属古越人的组成部分,苗族是九黎三苗的后裔,后称“五溪蛮”。这两个民族在漠滨繁衍几百年,全乡10个自然村以寨命名(分别是洞头塘、洞头冲、网形、沙堆、侯家坡、白岩坡,杉木坳、漠滨、金塘溪、金子),寨名沿袭至今,古典痕迹存留明显。沙堆、金子侗族聚居地有鼓楼残留遗址,而且曾有一段古楼文化的灿烂时期。风雨桥、凉亭建筑分布广泛全乡范围有风雨桥3座,凉亭10处。洞头塘、沙堆存有石碑;金塘溪、杉木凉亭保留完整;沙堆曾有七亭、八井、九拱之称。几百年来,各自然村寨修杨公庙、右婆庙等16余座,虽不同程度损坏,但近几年又有恢复。
苗族: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从此,“三苗”部落分崩离析。“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三危”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其先进的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其发展较慢的部分,商周时被统称为“南蛮”,居住汉水中下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中先进部分逐浙发展成为楚族,建立楚国;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诸省毗连的山区,成为今日东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从元明到清初,由于封建王朝大力经营西南,在各民族地区逐步设流官治理,对各省具体情况的了解进一步深入,贵州苗族很多的事实遂渐披露于世。又由于湘西、鄂西、川东苗族的大量汉化,于是贵州作为全国苗族分布中心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人们根据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苗族各部分服饰颜色、式样的不同,分别将其称为高坡苗、平地苗、长裙苗、短裙苗、红苗、黑苗、花苗、青苗、白苗等,名称多至数十种,因而有“百苗”之说。苗族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发展长期以来十分缓慢而又极不平衡。贵州设治较晚,又远离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因此,苗族社会的发展,比湘西、鄂西、川东一带的更为迟缓。秦汉至两晋时期,湘西桃源、沅陵一带苗族已开始出现强大的部落首领。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沅陵、辰溪、溆浦以北、汉水流域以西直到川东巴峡的苗族,出现了许多强大的封建主,并受到封建中央的赏赐,加官进爵;社会经济有的与汉族完全一致,父系氏族的鼓社制和农村公社的议榔制,是当时主要的社会组织,在外部,则受他族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统治或羁縻:居于黔东北者受思南、思州田氏领主的控制,在黔北则为播州杨氏领主的属民,在黔西北受罗甸国奴隶主的统治,在黔南受龙、方、张、石、罗五性领主的羁縻,在贵州中部,受宋氏领主的制约。这些首领统治下的苗族,有的沦为奴隶,有的沦为农奴,有的成为依附民。有的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形式上仍依附于外族统治者,被称为“羁縻蛮地”。有的完全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被称为“生蛮”。
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水电站
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水电站介绍:水力发电...企业机构: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水电站 经营范围:水力发电 所属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生产 ...
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财政所_本级财政收支管理
企商名录网首页-湖南企业名录-会同县企业名录-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财政所简介:国有经济 服务项目:本级财政收支管理 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国家机关 ...
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网形村林场-中国食品信息网企业全库
粟泽刚 联系人:职位:行政区划:431225 地址:湖南省会同县漠滨网形村 电话:0745-8822833-传真:移动电话:邮政编码:418309 电子信箱:网址:行业代码:...
漠滨侗族苗族乡银行|漠滨侗族苗族乡理财|漠滨侗族苗族乡信贷-...
结网漠滨侗族苗族乡银行|理财|信贷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漠滨侗族苗族乡银行|漠滨侗族苗族乡理财|漠滨侗族苗族乡信贷信息。查找漠滨侗族苗族乡黄页 漠滨侗族苗族乡银行 ...
村友录>>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
村落>>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 县 市麻阳苗族丁家村...
漠滨侗族苗族乡
将漠滨侗族苗族乡打造成了湘黔边界的重点山乡、富裕山乡、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强乡。乡党委书记 明传军 乡长 谢建冬...
傻目录-漠滨侗族苗族乡福利机构网络档案
漠滨侗族苗族乡福利机构,湖南省宁乡县社会福利院,骨关节保健康复中心,湖南省浏阳市达浒丰田福利工厂,路口镇敬老院,湘联社会福利综合厂,星沙镇农村合作医疗办,湖南省...
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水电站-NO1145270-公司黄页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 洞头塘 本页查看次数:如果您提交的报错信息,本站两天内没有及时为您更改,请直接联系本站技术人员:...
漠滨侗族苗族乡为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充电”-
漠滨侗族苗族乡为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充电”...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在全乡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立即举办了全乡新当选的村委会班子成员培训会,...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