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地图 > 晋城地图 > 沁水地图 > 龙港地图
=== 沁水龙港高清地图 ===
=== 龙港资讯概况 ===
企业改制: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对全镇各级各类煤矿通过全面摸底核资,对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混乱、技术落后、安全无保障以及“四证”不全、私挖乱采的小型煤矿进行了关闭;对那些产量低、效益差,但有较大潜力的煤矿一方面是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合作政策,鼓励有一定条件的集体或个人投资合作,进行煤矿的技术改造及煤炭加工转化;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实现效益回升。全镇16座乡村煤矿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双回路供电,重新核定产量要求,进行整改。紧紧抓住县城及小城镇建设、移民并庄以及沁城煤矿开发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快地面企业的改革,新建大型建材市场,逐步形成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格局,对原有地面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产权置换,鼓励民间资本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使镇村集体企业向多元化转变,进一步激活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使该镇地面企业逐步走向了有序、规范的市场轨道。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如今,龙港镇正在沿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繁荣、百姓富庶、社会和谐、开放文明的新龙港将在三晋大地迅速崛起。
原湖前镇:位于苍南县东北部,鳌江南岸,距县城14.5千米。1958年为湖前管理区。1961年称公社,1984年设镇,1992年凤江乡并入。1997年,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鹤浦、东浦2个居委会和西桥、东河、下垟郑、双桂、陈良、杨家宅、凤江、双龙、汇龙、李庄站、长连屋、朱家站、三垟、凰浦、水深垟、童处、林陈、新光、麟头19个行政村。2000年撤镇并入龙港镇。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建于1976年。位于龙港镇新街西侧,前临106国道,后倚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与龙港烈士陵园毗邻。是湖北省名胜之一,载入了《中国名胜大词典》。馆内有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特委办公住宿处、特委防空洞、陈列室,共收藏文告、书刊、信件、武器、壁画、烈士遗物革命文物和照片五百余件。陈列分五个部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再现了彭德怀、李灿、何长工、吴致民、黄火青、曹大骏、叶金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由纪念馆管理的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彭德怀旧居、彭杨学校、红军后方医院等三十余处旧址,均列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安葬着3000余名红军烈士的公墓和17处著名烈士就义地的纪念建筑和传统教育点。1976年10月,湖北省文物工作座谈会在这里召开,有国家文物事业局、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领导和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200多名代表参加。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后,王任重同志题写了馆名,王平、程子华、傅秋涛、陈康、兰侨等领导同志多次前来视察,并题词、赠诗。
原舥艚镇:位于苍南县东部,东、北两面濒临东海,距县城23千米。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5.18万人(2008年末)。辖中魁、双港、桂泉3个居民区,新桥、仙坭船、浦东、浦前、夏口徐、黄东、马鞍桥、黄库、倪处、倪后、北大垟、马路下、金家沿、西浦口、水心、九刀连、陈处、巴艚、中段、炉头、老台、七一、七二、平安、潘河东、潘河西、林家庄、方城底、老陡门、北岭、下乾头、垟底张、横池、浃底、东浦口、东山周、山塘3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炉头村。【沿革】1949年分属浦城、方城2乡,1954年建舥艚乡。1958年分别成立舥艚方城二管理区。1959年并为舥艚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4年设镇,1992年新城乡并入。1997年,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中魁、双港、桂泉3个居委会和炉头、巴艚、中段、泮河西、泮河东、北岭、林家庄、平安、老台、七二、七一、老陡门、下乾头、方城底、横池、东山周、垟底张、浃底、东浦口、山塘、陈处、马路下、西浦口、金家沿、大垟、九刀连、新桥、水心、倪前、倪后、黄库、浦东、浦前、仙坭船、夏口徐、黄东、马鞍桥37个行政村。
突破土地政策禁区,吸引农民进城,龙港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龙港农民城建设起因于1981年平阳和苍南分县。新设的苍南县出于县域经济发展考虑,需要择地建设本县港口和经济中心。经过反复考察,最后把地点选择在鳌江南岸的方岩下。但当时方岩下这个地方仅仅是处在鳌江南岸渡口位置的一个小渔村。作为一个新建的县,要把这么一个地方建设成为具有县域经济中心的地位的港口城镇,并非易事。尽管在港区建设初期,他们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的思路,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作了一定的投资,但是港区建设很快就陷入资金难以为继的困境。正在建设者们为之困惑的时候,《光明日报》上一则刊登山东潍坊“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报道,启发了他们的思路。当时,苍南县有6500个万元户,其中有90%以上都在港区附近的江南三区。这部分农民经济上富裕了,也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当时,他们还不敢想象进温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这里毕竟是规划中苍南县未来的港口城镇和经济中心,如果能把他们动员过来建设港区的话,这个经济中心就有希望了。然而,尽管1983年10月12日苍南县已经正式获准在方岩下的位置建立龙港镇,但是这个新建的龙港镇还仅仅是有个初步的框架,却缺乏居民居住而人气不旺的空壳镇。198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的政策,从此,城乡户籍制度这堵筑在中国的城镇与农村之间关闭了几十年的高墙,终于稍稍开了个小口。为了动员农民进城,筹集公共建设资金,新任的龙港镇党委书记陈定模使出两个“绝招”,他总结说:当年,我是一靠“嘴皮”,二靠“地皮”,来吸引农民进城的。一靠“嘴皮”,是指宣传。二靠“地皮”,是指出售土地使用权。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卖宅基地。按照当时国家的土地政策,农村土地只能由国家征用,无偿划拨,却不许买卖的。出售土地是严重违法的。但是,土地是稀缺资源,无偿使用会带来极大的浪费。所以,我们决定农民进城建房,需要宅基地的,按照不同地段,收取不同的费用。1984年9月25日颁发的镇府(84)19号文件《关于本镇农民、居民建房有关规定》,规定不同地段征收不同市政设施配套费的标准:即金钗河至方岩老街每间收5000元;金钗河水闸南至岱头河,第一码头和东西大街(东起江滨路口、西至规划中的邮电大楼十字路口)每间收4000元;江滨路收3000元;其余在14米以上的大街两旁建房的每间收2400元;14米以下的小街每间收700元;纯属解决住房困难而在居民点建房的每间收200元。当农民们得知不管户口,只要能在龙港建房就可以进城时,经过短暂的观望以后,为了解不开的城市情结,为了多年来做个城里人的梦,人们开始蜂拥携款进城。当年就有三省七县5000多户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共收到地价款近1000万元。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造城运动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进城办公室前每天熙熙攘攘,人们怀着对未来城市的良好预期,有的要选择地段,有的要定址放样。通往龙港的新建公路上,一辆辆满载建筑材料的汽车在穿梭飞驰。新建的楼房天天在升高,新浇的街道日日在延伸。不到3年时间,一座新兴的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数万名农民离土离乡,迁入自己建造的“城市”——龙港。小城镇建设初期碰到的难题主要是人口集聚、建设资金和产业集聚“三大难题”。龙港镇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推出“三大改革”:一是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民进城问题;二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了建城资金问题;三是实行发展民营经济改革,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通过这三大改革,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建设资金来源和产业集聚“三大难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实现了从小渔村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第一次跨越。龙港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宋平、乔石、李瑞环、习近平等和有关部门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六、抓工程,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抓城市规划修编。该镇按照“温州南部城镇圈”的规划建设要求,邀请中编制龙港城镇总体规划,并同时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二是抓重点工程推进。印刷礼品标准工业园园区厂房基本结顶、龙港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进展顺利,龙港体育馆已完成工程填方,第二水厂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龙港经济适用房工程、龙港高级中学迁建、龙港天然气工程、龙港客运中心站迁建工程、白沙子220KV变电所工程等正有条不紊的推进。三是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路网改造”工程,通港路与中央大道已经打通,完成人民南路、沿江路(龙港大校长至西三街)、新渡街、上厂街、池浦路、蔡家街、龙江路等道路改造,站港路、海港路、沿江路(西三街至江湾路)及龙港大道飞龙桥等改造工程正在施工。此外,人民南路道路绿化、宫后路电网地埋及外滩广场、龙翔广场设破损设施、绿化带修复工程正在进行。
一、抓机制,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开展以创建文明镇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书记担任第一组长、镇长担任组长的文明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形成镇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三套班子合力抓的工作格局,由每个三套班子领导牵头,镇机关部门负责人、办事处领导或驻村干部、村居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分别联系全镇17个文明片区,做到组织领导有力。二是明确责任目标。制定出台创建文明城镇工作责任制、龙港镇文明片区创建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出台考核办法,建立日常检查、季评、年评制度,落实交办、督办工作机制。三是加强监督检查。镇人大、镇政协联络组、镇纪委、镇文明办、镇本级新闻媒体经常性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抽查、暗访和监督等。四是落实经费保障。镇财政有计划地拨出专项经费投入创建活动,随着财政的增收,专项经费也相应增加。采取帮扶结对、集资捐资等种种形式,多渠道解决创建活动投入。
发展战略:近年来,龙港以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人”和“城”这两大主题,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后建成30幢高楼,同时建成江滨外滩广场、龙翔广场、金河广场、大桥公园、象湖公园等广场公园,城镇道路灯亮灯率达95%,城市长大了、长高了、变亮了、变美了。通过文明城镇和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人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当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鳌江流域城市化发展,强化温州南部地区在该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实现龙港第三次跨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法治浙江”、市委“三个温州”以及温州第三次跨越和苍南县委“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全面实施“六六”发展战略,即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实力龙港;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建设都市龙港;实施生态支撑工程,建设生态龙港;实施社会进步工程,建设文化龙港;实施平安和谐工程,建设平安龙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建设活力龙港,通过产业提升、招商引资、环境优化“三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平安创建、执政能力“三项建设”,做到在鳌江流域城市化进程中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发挥主战场作用,引领鳌江流域的跨越发展。
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_互动百科
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简介 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前身沿江中学,创建于1971年。座落于龙港大道,北毗鳌江,西邻皇粮河,东临西四街。校园占地47亩,建筑面积8496平方米,总...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世界水日”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2011年03月23日...苍南 县龙港镇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在全镇范围内铺开一系列形式 多样的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3月6日,发出“珍爱水环境...
苍南县龙港镇康泰纸杯厂 网站
苍南县龙港镇康泰纸杯厂 首页 供应产品 公司介绍 产品动态 诚信档案 苍南县龙港镇康泰纸杯厂 朱爱粉 女士 可用保障金:¥支持先行赔付,保障买家采购安全...
网易同学录|苍南县龙港镇第二中学
中国最好用的同学录/校友录,提供留言,照片,通讯录,联络方式。...
苍南县龙港镇豪客来牛排馆
苍南县龙港镇豪客来牛排馆 Untitled Page 苍南县龙港镇豪客来牛排馆...
苍南县龙港镇民生药店 首页
关于苍南县龙港镇民生药店的简介... 您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苍南县龙港镇民生药店...
苍南县龙港镇永梁工艺礼品厂-中部印刷网
苍南县龙港镇永梁工艺礼品厂 位于浙江 苍南县,主营 各种广告扇、薄膜开关、薄膜面板、pvc薄膜控制面板、商标、汽车贴花、激光防伪、不干胶、旅游用品、会员卡及磁卡...
欢迎访问龙港第四中学
龙港第四中学...校办2011-4-29·龙港四中2011年“五一”劳动节.校办2011-4-28·林万乐书记视察龙港四中校办2011-4-20·龙港四中兴趣小组活动有声有色管理员...
温州龙港镇-丁丁网
丁丁网为您提供124条温州龙港镇的信息.... 您搜索的是:龙港镇 共124条 您输入的搜索没有直接找到信息,以下是系统给出的模糊搜索结果,以供参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