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地图 > 温州地图 > 永嘉地图 > 昆阳地图
=== 永嘉昆阳高清地图 ===
=== 昆阳资讯概况 ===
三、乡容城镇化日趋明显:近年来,昆阳乡采用多主体投入,多渠道筹资,共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建成了一批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七个交通项目投资1600万元。继白泉至徐岙段公路全线硬化后,乡内的6个康庄工程项目(包括昆阳至茗岙的乡间联网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昆阳是继瓯北之后的永嘉县第二个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乡。这将大大改善该乡的交通条件,优化了该乡的地域环境,对接受城市和旅游中心区的辐射起着重大作用。投资400多万元建成昆阳乡中心学校教学大楼,计划投资150万元建造中心学校附属设施,新建现代远程教育点2个。随着这些教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育人环境,为提高全乡人民的总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筹措了300多万元资金,修理了一批山塘水库,加固了几条防洪堤坝,完成了部分溪流改造,建设了部分村的自来水工程。投入300多万元,以村庄整治为载体,以治理环境为抓手,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条件。争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了700多万元,完善了通讯、广电、电力网络建设。投资近200多万元的乡卫生门诊大楼,已完成选址及筹备工作,即将开工建造。以上这些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居住环境,改变了乡村面貌,增强了乡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专家评价:2003年11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乡土建筑专家陈志华来昆阳调研。一到昆阳村口,看到大片鳞次栉比的灰墙黛瓦的老民宅,惊叹不已。他说,在这样的深山岙底,竟有这样大的村落,若在北方,是县城,最大县城!立即下车拍摄。他还巡视了潘氏大宗祠,指着东廊的拱斗,举起大拇指,赞道,这是楠溪江流域未见过。又兴致勃勃地观察民居,从西村转到东村,一路称道。他看到老木屋的颓败,现代洋房的侵占,感到十分痛惜他说,我晚来10年了!,2004年陈教授著作《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出版,书中对昆阳古村有很高的评语:“我于2002年11月底,特地到昆阳去了一趟,那是个交通商贸发达的大镇,很有气派。镇上有潘氏大宗祠,规模宏伟。大批老住宅,规格也相当高。”
清:潘海,乾隆五十年(1785)贡,著《守耕堂集》。潘宗耀,嘉庆六年(1801)举人,丹徒知县。潘光分,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潘熏,嘉庆二十三年(1818)岁贡,石楼知县,朔州知州。潘宗澜,道光五年(1825)拔贡,就职州判。潘铭恩,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文山知县,路南知州普洱庄知府。潘铭宪,道光二十三年(1843)杂选,广东普宁知县。潘福荫,荫补铭恩子,宾川知州,顺宁知县。
4、文化之乡:概述:自唐至清,昆阳耕读世传,人才辈出,登科及第的有(武)状元1名、进士9名、举人3名、贡2名、恩补3名;及至现当代,更有律学大师潘怀素、著名红学家林冠夫、浙大博士生导师郑建民、少林寺曹洞派三十四代武功传人潘国静等文化名流,堪称文化之乡。
1、潘氏大宗祠:历史记载:据《永嘉县志》载:潘氏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其后裔主要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望出荥阳、广宗、豫章等群。先期迁居永嘉潘氏有三支:潘北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3-755),自青田迁来昆阳村;潘殷理,自青田入赘县城(今鹿城区)东门外潦波潭夏氏,自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迁来下寮村;潘填,宋室南渡时,自金华双溪迁来岭头村。潘氏迁居昆阳后,安居乐业,家族富庶,人丁兴旺,至今已有49世,其分支遍布浙南各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经营,村落充分发育,住宅、田园、宗祠、庙宇、书院、亭阁、石塔、桥梁、道路、水渠之类,凡农耕社会所应有的多类建筑,一应俱全。可惜的是,因时代的变迁,风雨的剥融,人为的变易,古建筑所剩无几了。惟有昆阳潘氏大宗祠,可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据《昆阳潘氏宗谱》载,昆阳宗祠是九世主潘天立(世称美公),登景福进士弟,后返乡归隐,主持修建宗祠。至明洪武年间改建,其建筑庄严,气势恢宏,造型独特,构筑精致,实属溪山一代风流。
2、革命老区:昆阳历来是永嘉中西部重镇,清代属清通乡4都,设有“衙门”,驻有清兵,管辖藤桥、仰义(今均属鹿城区)、温溪(今属青田县)、到溪、菰溪、碧莲、四川等地域。民国初年,承袭旧制,设西内区,辖地不变,而“衙门”改为永嘉县第五警察分局。大革命时期,昆阳各村已普遍成立农会,会员达1000余名。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温州独立支部遭到破坏,党员李振声转到西内区坚持斗争,秘密发展党组织。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贯彻之后,在恢复、健全农会基础上,各村普通建立了农村武装。1927年冬至1928年,先后建立昆阳、赤岭、梅坑、邵山、下陇、吊坑、林山、郑山等村党支部。1929年11月12日晚,昆阳农民武装捣毁永嘉县第五警察分局后,至茗岙聚集,参加西内区84村农民大暴动。在界坑与八保里民团决战,攻打驻上董省保安队。然后于19日到达溪下,参加浙南革命委员会和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大会,被编入红军第三中队,昆阳潘孟秋任中队长。24日,红军游击队与前来围剿的敌人作战。潘孟秋不幸被捕牺牲。1930年3月9日,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在黄皮寺成立。昆阳红军指战员被编在雷高升为支队长的第一支队。3月19日,红军游击总指挥攻入处州城,后主动撤离。王国桢、雷高升、李振声率领红军队伍,在昆阳大宗祠休整2天。这对昆阳人民极大鼓舞。各村相继建立了红军队伍,全乡约有500多名武装。如邵山、梧山的红军有一连,每天集中在邵氏宗祠进行训练。村里的地主豪绅纷纷携家挈眷逃往温州城里。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建立,昆阳农民武岩成为红十三军指战员,先后参加袭击平阳县城,摧毁第十三地反动民团,攻克缙云县城,打垮殴渠反动堡垒等大小战斗,付出了重大牺牲。此时,西内区红军仍坚持斗争。1930年9月中旬,敌浙保四团团长甘清地亲自率兵,伙同县民团300余武装,向西内区昆阳进剿。昆阳红军获悉情报后,由昆阳党支部书记潘统旺带领100多名红军战士,在昆阳岭踞险狙击敌军进犯。敌人占领昆阳村后,挨家挨户,搜捕红军。抓不到人,便烧、毁红军战士的房屋。潘统旺的4间房屋(杂货店)、潘瑞纣的4间房屋(染布店)被烧掉。有的红军住房与群众杂居,因邻居苦求,敌人便砍屋柱或拆毁。潘进纽的房屋被拆倒烧毁。昆阳的红军战士撤到廿四垄地区,与廿四垄红军联合起来,坚持斗争。据不完全统计,昆阳乡人民在“二战”时期艰苦奋斗的岁月里,阵亡牺牲33人,被捕杀害25人,被押坐牢24人,被迫逃亡他乡25人,被烧毁房屋79间,被拆毁房屋51间,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后人的颂扬和怀念。
简介:昆阳乡以“紫光罩昆岗,霞光沐阳谷”而取名,总面积31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人口近2万。昆阳政府所在地昆阳村地势属小盆地,形似一仰天大锅,四面青山环抱,一脉苍山溪水,自西向东悠悠地注入小楠溪,归楠溪江大水系,是一方山清水秀,风调雨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资源充足的风水宝地。昆阳村是永嘉潘氏最早迁徙来的血缘聚居地,历经千年苍桑,至今古韵依旧。
南宋:潘文孝,绍兴五年(1135)进士,太常寺主簿。潘文饶,字明则,绍兴八年(1138)进士,建宁教授,学本濂洛,为士林所宗。潘文礼,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金城知县。潘庭翼,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潘宇,乾道八年(1172)进士,袁州教授。潘斗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福建帅参,微州知州。潘希白,宝佑元年(1253)进士,临安节制公事。潘桧,荫补,文孝子,建德知县。潘柽,文虎子,字德久,号转庵,荫补福建兵马钤辖。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外砻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外砻 用户名 领导班子 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支部委员、报帐员:村委会委员:劳务供需 乡村新貌 信息公告...
个人黄页网--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个人黄页网免费为您发布中国个人基本信息、个人资料;个人介绍、地址、电话、联系人及电子地图等。收集个人信息。打造中国地区最大的...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底砻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底砻 用户名 领导班子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委员:支部委员:支部委员:劳务供需 乡村新貌 信息公告...
昆阳乡花店_浙江省温州永嘉县昆阳乡鲜花店鲜花速递,鲜花预定,...
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均设有鲜花配送店,鲜花店加盟区域中的昆阳乡位于永嘉县中西部山区,以“紫光罩昆岗,霞光沐阳谷”而取名,东邻大若岩,南通徐岙乡,西接西溪、茗岙乡...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里斜
里斜村位于昆阳乡政府驻地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154户、514人,劳动力275人,其中外出186人。全村现有正式党员14名,,村两委成员5名,...
昆阳乡_昆阳乡图片_图片百科
昆阳乡_昆阳乡图片_图片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人人都可编辑的百科全书。此内容为用户上传,可能受著作权保护,互动百科与内容的出处无关,请在获得权利人...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邵山村
温州市永嘉县昆阳乡邵山村 领导班子 劳务供需 乡村新貌 信息公告 村务公开...
永嘉县昆阳乡林山小学_小学
永嘉县昆阳乡林山小学,永嘉县昆阳乡林山小学联系电话:67118523通信地址:浙江省永嘉县昆阳乡林山初小邮政编码:325116...
永嘉县昆阳乡中学|学校-多多育儿网
永嘉县昆阳乡中学,学校地址:浙江省永嘉县南村...多多育儿网育儿家庭生活社区 首页>小学>永嘉县昆阳乡中学 永嘉县昆阳乡中学 更多图片|...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