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海地图 > 果洛地图 > 达日地图 > 吉迈地图
=== 达日吉迈高清地图 ===
=== 吉迈资讯概况 ===
敬老院:全镇有敬老院一所,居住房屋8间,面积148平方米,牛粪房8间,80平方米,现有8人居住在敬老院,其余五保户居住在各牧委会及寺院附近。
自然经济概况:吉迈镇位于达日县城所在地,绝大部分牧民居住在黄河南岸。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86公里,呈长方形,东与德昂乡接壤,南与莫坝乡相接,西与建设乡相邻,窝赛乡从中穿过,北面以黄河与甘德为界。全镇土地面积为137.21万亩,其中:草场面积为126.46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为75.46万亩,占草场面积的59.7%,其中:冬季草场51.7万亩,占草场面积的40.8%,黑土滩面积为22.3万亩。海拔在3900—4200米之间,全镇地势以西南高,东北低,主要以高山为主,年平均温度-1.2℃,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531.5毫米左右,属寒冷半湿润气候,牧草从5月初开始返青,牧草生长期120天左右,全镇域内水资源比较充裕,各山沟都分布小溪。
格萨尔王的传说:“时代文体”、“美丽起点”、“凯迪茶吧”、“武汉制衣”、“陕西馒头”“安徽小吃”———这是在哪里?我们身处何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相信,这些充满时代气息而又兼容四海的店名会遍布吉迈这样一个草原深处的小镇。与繁华的都市相比,这里是草原,而与草原相比,这里却是繁华的都市;作为果洛草原的中心地带,这里商贾云集,来自同德、玛沁等省内各地和四川石渠等地的客商纷纷到吉迈这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草原重镇歇脚打尖。其实,吉迈镇的美丽不仅仅由于街面的精致,她的魅力源于吉迈人的自信和对新事物的渴求。自从公元9世纪时朗达玛统治的吐蕃王朝结束以后,整个吐蕃处于群雄割据、相互掠夺征战的分裂局面,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互不相属的许多邦国和部落。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厌恶战乱、盼望和平,期待有一个能为百姓造福、完成统一和平大业的英雄人物出现,带领他们过上和平安康、幸福美满的日子。在百姓的热切期盼中,莲花生大师的化身———大英雄格萨尔王诞生了,他带领八十位大将降妖除魔、惩强扶弱、救护生灵,完成了和平统一的大业,使善良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太平安定、富足快乐的幸福生活。怀着对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深切热爱,人们千百年来不断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了一部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设立:1962年设吉迈乡,1969年改设吉迈公社,1984年复设吉迈乡。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4号文批复:撤销吉迈乡,设立吉迈镇。
住户:全镇有3个牧委会,12个合作社,1个扶贫联社和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832户5737人;非农业1185户3383人,其中:女1564人,牧业647户2354人,其中:女1151人;劳动力1205人,其中:女617人,育龄妇女520人,学龄儿童296人,牧民子女入学230名,入学率为88.12%。其中:0-6岁有311人,占牧业人口的13.21%;7-12周岁296人,占牧业人口12.57%;13-15周岁137人,占牧业人口5.82%;16周岁49人,占牧业人口2.08%;18周岁51人,占牧业人口2.16%;15-50周岁1332人,占牧业人口56.58%;15-50周岁非文盲人口1138人(其中:女496人);历年累计脱盲1069人,非文盲人口比例85.44%;现有文盲194人,占青壮年总人口13.21%;新招生156人。镇机关干部职工20人,社区居委会6人(其中聘请1人),镇寄校教职工23人(其中:安置生2名,镇兽医站1名,镇卫生院3名,安置生1名,民间兽医13名,村医3名,基层干部20名,缷任村干部7名,妇代会主任4名),寄宿制小学一所。
幸福数字:吉迈镇扶贫联社刚刚成立的时候,农牧民们的人均收入只有77元。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200元,2006年为1400元。在吉迈镇垮热新村,我们看到了一番别样的风景:一排排整齐的小院落矗立在草原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种满了用来作饲料的青稞,精巧的小屋显得紧凑而又温馨。我们到垮热新村的时候,村民全部外出劳作了,只剩下东南一家看守村子。在东南家,女主人对自己的美丽家园赞不绝口,她说,以前在上面(放牧点)居住时,单薄的帐篷难以抵御凛冽的寒风,每到冬季,全家人咬着牙与严寒抗衡,搬进新村以后,不但有了温暖的房屋,还有了自来水、电灯和卫星电视,全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前几年,中国普天信息集团和省民政厅投资168万元,为社员们建起了他们现在居住的这片家园———达日县吉迈镇垮热新村。可是,这个充满希望的村落最初只有11户人家。当初,为了加快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吉迈镇政府将最贫困的牧户集中起来,将配套项目集中使用,成立了扶贫联社,搬到城里来的牧民们不嫌累,不怕苦,白天干活,晚上识字。短短几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入社的牧民数量也迅速增加。牧民特措依靠联社的支持,不仅脱了盲,还成了社里的扫盲教员,带领大伙儿一块识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吉迈镇垮热新村是达日县脱贫致富、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地处高海拔的黄河上游,达日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迈得坚实而有力。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告别了旧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农牧民们得到了实惠。安居才能乐业,住进新居的牧民们干劲更足了,在政府的支持下,牛羊育肥、蔬菜大棚、文化增收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在这里结出硕果,在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1400元。垮热新村党支部书记夏压说,村里的人都觉得,总是依靠国家的救济和补贴过日子脸上无光。靠自己的力气挣钱,靠自己的本事挣钱,花自己挣来的钱,心里才觉得踏实。这几年,搬到新村来的人们学到了不少挣钱的本事,办砂石场、搞牛羊育肥,有人还到镇上搞修理,收入比放牧时好得多,因而牧民们没有一个愿意离开这里,而一些其他地方的牧民纷纷要求加入新村,大家都觉得在这里有书读,能学到本事,有活儿干,垮热新村是理想的家园。我们在拍摄垮热新村的图片时,一阵急促的冰雹袭来,夏压和东南撑起一把巨大的太阳伞为我们遮挡冰雹,鲜红的太阳伞犹如一朵夺目的花朵盛开在村口。我们问伞下的夏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说,如今全村23户牧民中,还有3户没有住房,大家平日识字、搞技术培训,只能在露天听课,他和村里人最大的心愿是让3户没有房子的牧民搬进新居。夏压顿了顿,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再一个心愿就是全村人能有一个大教室,晚上能在热乎乎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发展:在我们看来,吉迈镇已经是名符其实的玛域明珠了,可是,吉迈人并没有满足,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勾画着一幅更为美好的前景,要将吉迈建成一个黄河源头的知名城镇。达日县委副书记旦智航前为我们描述了吉迈镇的美好前景:随着退牧还草力度的加大,将有七百多户牧民到吉迈镇安家落户,城镇人口多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要加大,街道要拓宽,各种排水管道、人行道将做大规模整修。沿街的商铺也将统一规划,城镇建设要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一座大型的垃圾处理场也将在明年开始修建。学校、医院、敬老院等一大批公共场所也将被集中修建,同时,全国最高的格萨尔塑像也将在这里拔地而起。作为果洛的中心地带,吉迈的商业中心地位无可替代,为了扩大这里虫草的品牌影响力,吉迈人正计划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的虫草市场,到时候,吉迈镇的白昼会更热闹,夜晚的灯火将会更加璀璨。说起家乡,吉迈人很自豪,他们深爱着自己美丽的家园,就像达日河眷恋着吉迈镇的一草一木。而今迈步从头越,吉迈镇这颗玛域草原的明珠将更加夺目。(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东卫军祁万强刘水)
达日县-吉迈镇-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农副...
中国农产品信息连锁超市是由“临沂市先河科技有限公司”依据国家“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综合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达日吉迈镇蛋糕店、达日吉迈镇蛋糕网、达日吉迈镇预订蛋糕、...
本店为“中国七彩鲜花礼品速递网”的达日县吉迈镇连锁配送店,由中国七彩鲜花礼品速递网统一在线为您提供鲜花配送服务。本店供应此网站上的所有鲜花、蛋糕、花篮、...
达日县吉迈镇
暂无点评.地图查询 相关地图 Ads下载地图 达日县吉迈镇...
达日县吉迈镇跨里牧委会_村民委员会
达日县吉迈镇跨里牧委会 达日县吉迈镇跨里牧委会 单位简介:服务范围:村民委员会 所在地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其它经济 人数:1 单位名称:达日县吉迈镇跨里...
青海省达日县吉迈镇邮编 电子地图及摄影图片_吉迈镇地图
达日县吉迈镇邮编交通地图和摄影图片等...果洛藏族自治州 吉迈镇 中国农业银行达日县支行 果洛藏族自治州 吉迈镇 达日县电信局 果洛藏族自治州 该镇 达日县上水电站 ...
达日县吉迈镇特合土生态移民社区东段道路硬化工程
1、项目名称:达日县吉迈镇特合土生态移民社区东段道路硬化工程 2、建设地点:达日县吉迈镇 3、资金来源:省财政资金 4、投资规模:约133万元。5、招标范围:...
青海省玛沁县达日县征婚交友网-吉迈镇三德子的征婚启事
这是玛沁县达日县征婚交友会员吉迈镇三德子...吉迈镇最后在线:点此查看 年龄:22岁-30岁身高:160cm-169cm学历:大专 收入:不限婚史:不限地区:全国 ...
傻目录-吉迈镇房产建筑网络档案
吉迈镇房产建筑,吉迈镇工程咨询,吉迈镇工程承包,吉迈镇商用写字楼,青海东升装饰有限公司,青海顺德装饰装潢有限公司,苏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河南华盛建筑...
达日县吉迈镇卫生院
达日县吉迈镇卫生院位于青海省果洛自治州,是从事综合医院的国有企业。...联系地址:青海省达日县吉迈无 邮政编码:814200-----经营范围:综合医院 ...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