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地图 > 成都地图 > 崇州地图 > 街子地图
=== 崇州街子高清地图 ===
=== 街子资讯概况 ===
凤栖山古寺:凤栖山因山形似凤而得名,其脚下是街子古镇,古寺就隐藏在800多亩古木参天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山门处有一座用石圆柱支撑的古典雄伟的牌坊,匾额刻有“川西第一天”五个大字。穿过山门,经掩映在苍松翠柏的石级而上,在茂林深处便是古寺。古寺在晋、隋时期称“长乐寺”,隋文帝赐“光大严明”匾。唐懿宗甲申年(864年)由善无思僧人重建。宋时称“翠围寺”。明初太祖朱元璋幺叔“法仁”在此剃度出家。朱元璋第11皇子朱椿在成都任蜀献王访古寺时,奏禀建文帝赐“光大严明”匾,并赐“法仁”法号“悟空”、赐半幅鸾驾、龙凤旂、琉璃瓦房五间和皇锅一对(锅高约1.5米,直径2.1米的铸铁锅),赐大藏经《洪武南藏》经书一部,还赐重修古寺。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赦赐“光严禅院”。清康熙御书赐“光严禅院”匾。古寺分上古寺、下古寺。下古寺保存完好,富丽的建筑和精巧的木雕令人惊叹,古寺分庙门、照壁、明月池、洗心池、大雄宝殿、弥勒殿、天王殿、三宦楼、东西厢房、藏经楼、钟鼓楼等部分。各殿宇高耸错落、重檐飞阁、诗画辉映、肃穆庄严。其中的大雄宝殿,高17米,金光灿灿、巍峨壮丽。下古寺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墨宝。其中藏经楼珍藏有明代刻造的三个宦版中《洪武南藏》的最初版本(又名《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1372年)赦令南京蒋山寺点校,于洪武三十一年完成,该书是保留至今的唯一印本。上古寺系清代新建,被毁时木色尚新。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修复。今有接引殿、报恩堂、燃灯佛、和飘海观音。大雄宝殿和东西厢房正在修建。上古寺的山坡上安放着明代高僧悟空禅师和开山祖师善思木乃伊的跏跌石塔。悟空塔上有对联:“从今日回头大悟,是浮云过眼皆空。”既将悟空二字联起,又向人们昭示佛经。石塔左前侧有一参天白桷,相传是蛮嬢娘(指悟空)奉皇上之命,从西藏挑来一口可供千名和尚煮饭的皇锅,后将扁担插在此处长起来的。古寺因受历代帝王重视,历代文人墨客赞誉有加,名声大振,香火日盛,朝山者络绎不绝。解放后,古寺更加受到保护,1985年7月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古寺前靠木鱼山,侧伴香炉峰、北依千佛山,绿荫如盖,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百鸟争鸣。游人登上山峰,绮丽风光尽收眼底:千佛山云飘雾绕,耸入云端;俯瞰川西平原,江河如带,平畴沃野,广阔无垠,顿时令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典雅的古街道:从仿古牌坊(即下场口)进入沿河一条长约600米的古街,现名江城街。此街经三个古街口及戏台广场直至廊桥(上场口),再往前可到御龙桥东。古街自明代街子场延续至今,现已妆点一新: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朱红色的穿斗圆木结构,木柱木门板、花格木窗全部油漆一新。600米长街全铺整齐的青石板路,气势磅礴大气,路两侧街沿沟内有清水绢绢流淌,随时可涤去街面灰尘。家家户户红灯高挂对联盈门,每隔几户街上放置精美的木雕花架,其上是清新淡雅的兰花盆景,幽香扑鼻令人陶醉。此街上有远近闻名的“老号汤麻饼”,汤麻饼始创于清朝,清乾隆51年(公元1786年),崇州街子镇南场口头脑聪慧的乡民汤仕元成立了一家以制作素点心为主的手工作坊长发祥号(寓意汤家长发财、长吉祥),创造出了一种麻饼,即后来享誉川西的名小吃“汤长发”麻饼。这种麻饼采用上等面粉、白糖、冰糖、菜油、芝麻等为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特殊工艺程序后,制作成圆型,然后粘上脱皮芝麻,烘烤而成。因其火工精当,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鸡肉、致华堂白雪糕、石观音板鸭和汤长发麻饼)之一。此外本街还有经营古玩、雕刻、玉器等小店。街子镇类似的古街还有五六条。
街子兰花:街子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几乎涵盖了除墨兰外的中国兰花物种,其中不乏珍奇品种。主要盛产春剑和春兰的素心类、色花类、奇花类、叶艺类、矮种类和水晶类等六大类品种以及名扬中外的川西传统品种“银杆素”、“春剑素”、“西蜀道光”等精品兰花。目前,街子镇有种兰专业户上千户,家中种有兰草的户数近三千户,占全镇总户数的40%,种兰年收入全镇达500万元。种兰已成为街子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川兰中享有盛誉的银杆素、西山春剑素、大红春剑素、春剑素、金黄素、牙黄素等名品、如国色牡丹、天彭牡丹、三星蝶等珍品,各类奇花、色花、蝶花、稿艺、水晶兰等品种均有养植。每年3月初,这里都将会举行崇州市兰花节。兰花节上,除兰花精品展外,还将举行西蜀十八名贵兰花评选、崇州风光摄影作品展、古玩展销、西部民间传统小吃展及大型文艺演出、绘画展及焰火晚会等众多活动。街子兰花节还是成都市八大花会之一。
诗人唐求及“唐求广场”:街子御龙桥头的唐公祠是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的隐居之地。据史记载,诗人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后因看破红尘归隐桑梓,昭宗时,王建帅蜀,欲聘唐求为参谋,他拒不受聘,过着诗酒文章的生活。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唐山人”或“唐隐居”。唐求隐居,绝念钟鼎,放旷疏逸,常骑一青牛往来于青城临邛间,访师求道,诵经听琴,往往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以求超脱世间的名利纷争。唐求写诗每有所得,不拘长短随手记下,成诗后即揉成纸团投入随身携带的大葫芦瓢中。晚年卧病,他把诗瓢投入味江,感慨道:“兹瓢倘不沉没,得者始知吾苦心也耳。”诗瓢漂入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将其打捞上岸,可惜诗稿大多损坏,仅得数十篇,为其书稿十之二三。《全唐诗》收为一卷,计35首半。《唐才子传》称其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词”。唐求的诗多以歌山水、怀友人、赞古寺、豪退隐为内容,深得后人喜爱。为纪念唐求后人修建了唐公祠。唐公祠旧址在御龙桥东桥亭旁边,正殿有唐公塑像,长须席帽,醉眠吟情。殿堂高悬“修到梅花骨亦香”匾额,门两边有对联:“大雅名千古,伊人水一方。”清代立“唐诗人唐求故里”的碑文上有一幅“摩天黄鹤飞将去,入市青牛几时回”的对联。可惜该祠1958年遭毁。为弘扬历史文化,崇州市政府斥资重建唐求广场。重建的唐求广场比原唐公祠大一倍多,占地约3亩,临味江,有四棵高耸如云、枝叶茂盛的千年参天楠木。广场中央靠后是雄伟的唐求石雕像。紧靠其后的是一座新建唐求展馆。整个广场古朴庄严,与御龙桥相呼应。
经济建设:镇域幅员面积41.18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11.7平方公里,东南坝区29.4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总户数9637户,总人口31538人(其中农业人口28538人,劳动力人口13878人)。镇区人口7600人,城镇公共绿地55亩,人均公共绿地4.5平方米。镇域耕地面积24036.43亩(其中水田面积20567.36亩)。镇域主要土壤为紫色土、再积黄泥土、棕紫泥土,土壤肥沃、宜植宜种。镇域植被良好,植物种类多达1000余种,盛产梅、竹、棕、黄柏、杜仲、厚朴等。境内气候宜于盛产兰草。由于其处山坝结合处及土壤和气候等因素,街子植物资源特别丰富,埴物种类达1000余种,盛产梅、竹、棕、黄柏等。境内特别适宜茶树生长,种茶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也特别适宜兰花生长,是著名的兰花种养植基地。街子凤栖山的千亩原始森林保留下许多珍稀物种,有树龄千年以的古柏、古楠、古杉、古银杏、红豆杉等古树近三年余株。森林植被覆盖积达90%以上。夏日,即使林外酷日、林内却十分清凉,林内林外十米之内温差可达4度。境内各种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候鸟的迁移地,常见白鸽群飞、松鼠串树的景象。街子种养植兰草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兰草不仅丰富而且珍贵,街子人除种粮、油外,广泛种植艺兰,种养户占60%;街子的茶树极多,种植历史悠久;药材、棕、竹也大量种植。中国西部兰花研究会会址即在此,居民包飞机去昆明等地展销兰草,各类兰花远销海内外。附近县、乡的茶叶在此上市,清明前后每集三百多家,交易量万斤以上。居民还从事竹编、藤、棕编及食品加工,此外还有少量的造纸、铸造铁业。传统的手工劳作已逐渐被机器耕耘、加工所代替,新的食品保鲜包装技术使许多名优食品越洋过海。山水、森林、文物资源逐渐开发利用,伴随旅游业发展起来不少服务业,大量外地人来度假、避暑、居家,使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管理措施:维护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规划批准后,政府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并制定地方城镇建设法规。城镇建设与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分批建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的原则,切忌遍地开花,把城镇建设的架子拉得太大。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变投资环境。加强小城镇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规划意识,自觉执行和维护规划。
社会事业:街子镇场镇建成区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占地26.5万平方米,古街区现存以江城街为中心的六条街,有着闻名遐迩的名牌效应和深厚典雅的文化内涵,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晚唐著名的“一飘诗人”唐求就生长于今街子唐公村。街子镇的唐公祠、字库、御龙铁索桥、国家级忙城遗址、上元宫、上、下古寺和近7.3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清代川西民居更增添了街子历史文化的神韵。街子镇定位旅游、度假、休闲、居家为一体的具有浓郁的川西风味的特色城镇,是崇州市城镇体系中的二级城镇,对周边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街道两旁房屋大体根据《清工部法则》营造,木结构穿逗梁架,单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后院。以清代中、晚期建筑为主,其它尚有明代水井等。清末建筑中个别单体有极少欧式装饰,一般体量不大,用材小巧、风格朴素。但也有现在已罕见的、雕刻精美的个体或局部。场镇上新区建设发展很快,开发商纷纷前来。传统的土特产品以兰花资源的利用为代表,已形成西南地区有影响的市场。在场镇建设中,镇政府加强对古镇区的保护,制订规划,相继恢复街区旧貌,治理周边环境,特别注意建设新区时与古镇协调。下古寺、字库等一批古建筑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些文物古建筑正被推荐为保护单位。近年又派人外出考察、学习保护经验,重新编制规划,妥善处理保护和建设的关系,以保持古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街子“汤长发”麻饼创始于乾隆51年(公元1786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素有“传媳不传儿女、一代只传一个”的祖训。作为传承标志的“长发祥号”匾至今在该店保存完好。“汤长发麻饼”以酥、脆、香松著称。清朝后期街子场汤长发老人创制。采用上等面粉、白糖、冰糖、菜油、芝麻等为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特殊工艺程序后,制作成圆型,然后粘上芝麻,烘烤而成。火工精当,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相传古寺一和尚将汤麻饼失存一年,取出后色、香、型不变,食之与鲜品无二,可见其工艺之绝。上世纪四十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之一。目前,“汤长发”麻饼拥有黑芝麻、五仁、花仁、火腿等品种以及芝麻酥、小黑酥、白米酥等系列糕点。“汤长发”麻饼先后获得1990年首届天府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成都名小吃奖,并先后被成都市政府和崇州市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和“崇州传统名小吃”,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崇州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汤长发”麻饼进行过专题介绍。
崇州市街子镇中心幼儿园【图】_新浪生活_新浪网
这个商户现在还没有点评信息 快去写下你的点评,抢占沙发吧!  点评崇州市街子镇中心幼儿园 到 公交线路 驾车路线 附近其它教育推荐...
崇州市街子镇中学_
1995年函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单位全称:崇州市街子镇中学校 地 址:崇州市街子镇真武街...
街子镇风情
提示:鼠标放到图片上滚动鼠标滑轮,查看图片缩放效果 街子镇风情...
街子镇_中国城镇_中国商务在线旅行网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镇,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网站内容涵盖概况&...
街子镇、村 信息导航
数字地球中国城镇社区中国新农村申请超级自主网站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街子镇、村 信息导航 街子镇、村 信息导航 门户网站导航 地方关键词导航申请下列关键词链接 ...
崇州市街子镇文化活动中心【图】_新浪生活_新浪网
点评崇州市街子镇文化活动中心*简短评论:以下内容选填(可不填)喜欢程度:很喜欢 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适合人群:商务休闲 ...
【崇州市街子镇天顺村村委】-58同城
查看更多崇州市街子镇天顺村村委招聘信息 申明:该信息由崇州市街子镇天顺村村委自行发布,其所涉及内容由崇州市街子镇天顺村村委负责,信息真实性请用户自行辨识。...
关于四川省崇州市街子镇石板沟地热普查探矿权有效评估机构的...
现将公开选择四川省崇州市街子镇石板沟地热普查探矿权有效评估机构公示如下:一、有效报名机构:1、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邮政(街子镇)附近酒店价格_同程网预订平台
中国邮政(街子镇)附近酒店价格查询,同程网提供中国邮政(街子镇)附近(成都中国邮政(街子镇)附近)酒店价格。为您整理了距离中国邮政(街子镇)附近最近的所有的酒店、...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