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地图 > 定西地图 > 安定地图 > 符家川地图
=== 安定符家川高清地图 ===
=== 符家川资讯概况 ===
重点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洋芋产业从种子处理、种植过程、田间管理、疫病防治到收获全部是标准化生产,尤其在红庄村建立了3000亩科技综合示范点,进行了不同技术、不同品种、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畜牧产业以引进优良品种为重点、引进陕西良种牛108多头、小尾寒羊260多只。劳务输出重点抓了技能培训,向劳务基地有组织输出有文化、有技术的人员814人。
蔬菜产业:蔬菜产业充分发挥石门水库水资源优势,重点在高阳、兰星、金星等三村水川地带建成以甘蓝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800户菜家户均收入过万元。
培育产业:马铃薯产业:近几年符家川镇马铃薯产业以打造全区高产精品马铃薯第一镇为目标,实现了由点到面、由粗到精、由劣到优、由穷到富的重大转变,呈现出整流域推进创造数量优势、早上市抢占价格优势、品种良占领质量优势的三大特点。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2.9万亩,人均2.2亩,占耕地面积的60%,建成5000亩以上示范片带2个。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四抓。一抓良种促品质。该镇马铃薯良种体系建设形成了南部以陇薯为主、北部以新大坪为主的发展布局。近几年每年易地调种300吨以上,农户互换1000吨以上,今年镇政府和马铃薯经销协会调进洋芋良种140吨,符川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渭源五竹乡调进陇薯5号80吨,陇薯6号30吨,从石泉乡调进陇薯3号20吨,通过易地换种加快了良种更新换代的步伐,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同时加强了种子田和种子窖建设,共落实种子田1109亩,新挖种子窖2190眼。为生产精品马铃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抓示范促规模。今年建成了5000亩陇5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2000亩新大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每村都有一个1000亩的示范点。基地内按照“五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订单化、科技化”的全方位展示。三抓科技促增量。在洋芋种植技术上严把“五关”。一把技术培训关。今年共组织马铃薯生产技术培训六期,培训人员21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二把种子处理关。镇上共投放高锰酸钾50公斤,稀土旱地宝6000袋,进行刀具消毒和浸种。从藏种、选种、晒种、切种到浸种每一步都由技术员跟踪把关,严管每一道程序;三把种植施肥关。在种植模式上全部实行种二空二,并扩大机械播种面积,今年全镇购买微耕机36台,累计116台,机械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在施肥上,推广“多施农家肥、足量施钾肥、推广专用肥”。四把田间管理关,从中耕培土到病虫害的防治都严格把关,全镇洋芋全部进行了中耕施肥培土,在示范点投入宝大森3000袋、代森锰锌5000袋对晚疫病等进行了全面的防治,提高了亩产和精品率。目前,洋芋长势十分喜人,丰收在望,预计亩产可达3600斤以上。五把贮藏销售关。坚持区上提出的“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要求,加强洋芋贮藏窖建设,全镇新建20吨以上商品薯贮藏窖100个。四抓市场促营销。为了把符川镇建成全区西南部最大的马铃薯交易中心,盘活镇域经济,镇马铃薯协会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符家川镇马铃薯贸易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交易大厅1000平方米,贮藏库30个,总贮量6000吨。各村建洋芋贮藏库70座,每年有30多家外地客商在镇区收购洋芋,日均销售量1000吨,今年销量预计在6万吨以上。同时完善镇洋芋协会网络,成立了农民农资合作社,在红庄、高阳、秦岔成立了村级马铃薯产销协会,现有会员500人,定期发布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逐步向“培训、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迈进。符川镇属于半干旱、半二阴的地区,在马铃薯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种植方面为全区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该产业已成为全镇农民的致富产业、黄金产业。预计今年人均洋芋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
劳务产业:劳务产业按照“换一个脑子、练一副胆子、挣一笔票子、建一个铺子、走出一条新路子”的模式,走“技能培训+政府组织+定向输出”的路子,今年共举办输出前劳动力技能培训5期和“两后生”培训1期,共1200多人次,不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建成了南川培训基地,山东塔林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兵团三十一团四连、北京青年家政服务公司等劳务基地。今年全镇共输出劳动力2700人,其中组织输转1200人,在山东塔林公司有20多人就业,年均收入万元,逐步实现由苦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由分散型输出向组织型输出、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的转变。符家川镇镇上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的会议精神和要求,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工业和旅游作为突破口,把农民的增收和财政增收作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川区蔬菜山区薯,家家养畜输劳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和“2345”的工作重点,抓了具体措施的落实,使全镇农业、工业、旅游、城镇建设等方面有了大的飞跃。主要概括为:“三个突破,三个转变,两个增加”。
招商引资:开发石门水库生态旅游家园。石门水库是全区最大的淡水库和假日旅游场所,年旅游人数在2500人次以上,近年来,符川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石门水库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积极利用这一独特资源,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建设。一是协调水利部门对水库进行了加固除险,增设了防护设施,保证了游人的安全;二是对库区群众进行搬迁安置,减轻了库区生态环境压力;三是投资30万元对通往库区的4公里道路进行了修建,力争明年硬化,开通旅游专线;四是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招商引资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旅游业。
争取项目,促进镇域商贸经济扩张:站在绿树成阴的凤凰山上放眼望去,昔日破烂不堪的店子街没了踪影,一百座小二层楼拔地而起,“两纵三横”的新镇在不断的延伸;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蜿蜒于田野、村落;一座座粉墙红瓦的学校孕育着未来新的希望;一幢幢院落圈舍是六畜兴旺生态实农业的景象。今年,符川镇狠抓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
大抓项目建设,扩张镇域经济总量:符川镇把建好项目、扩张镇域经济总量,提升全镇农村经济实力作为建设和谐符川的突破口来抓,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000多万元,经济增长率在15%以上。一是科学规划易地搬迁项目。今年共投资900万元,将生活条件较差的大岔、长丰村168户842人搬迁到小城镇建设区,建商住二层楼96套,四合院72套,建设主街道3公里,排水工程2.3公里,摞荒地复垦200亩,整个建设工程将于9月底全部竣工。二是高标准建设通达工程。今年动工兴建4条22公里通达工程道路,路基宽8米以上,配套排水、铺砂等设施,建起农村经济腾飞的跑道。三是立足实际大抓特色产业。今年投资20万元在南部、川区六村建成2.1万亩陇薯系列生产基地,北部四村建成5000亩新大坪生产基地。预计总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人均达到1500元;同时,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在红庄、高阳、秦岔村发展规模养殖户63户,带动周边村发展规模养殖户190户。四是搞活流通建好商贸市场。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符家川镇马铃薯贸易市场”,投资20万元建成了“符川镇商贸市场”。极大地推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镇区汇集,三县交界地带商贸中心的格局逐渐形成。五是配合抓好条管项目。政府认真负责,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实施了石门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侨联授建的罗岔学校、乐邦公司援建的秦岔学校等,助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杨湾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杨湾...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杨湾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杨湾村邮编,...邮编首页>定西市邮政编码 定西市符家川镇杨湾村邮政编码 743011 省份:甘肃省 ...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编,...邮编首页>定西市邮政编码 定西市符家川镇金星村邮政编码 743011 省份:甘肃省 ...
中标公示: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工程中标公示发布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
工程名称: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工程承包方式:固定合同价...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
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村邮政编码,743011定西市符家川镇黄坪村邮编,,长途汽车查询,长途班车查询,公交查询,交通违章查询,列车时刻表...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工程招标中标公示千里马招标网(www.qianlima.com)...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石峡湾乡、杏园乡、高峰乡、符家川镇、凤翔镇六个空白乡镇...中国拟在建项目网(bhi.com.cn)是国内招标、采购、拟建、规划、专题等项目信息最...
安定:符家川镇计生优质服务暖人心
安定:符家川镇计生优质服务暖人心 2010-12-29 16:04:19 来源:安定区符家川镇计生办 安定区符家川镇,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农村党员冬训、三到户活动的开展,...
安定区符家川镇要求当地薯农“适时挖,广贮藏,延上市,保价格...
“现在大洋芋不敢卖啊,原因是现在大洋芋的价格不如小洋芋的价格好。我要先贮存起来,等到价格好了再卖。”安定区符家川镇杨湾村的张富荣(左二)高兴地看着刚从地里拉...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