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行政地图 > 濮阳市行政地图
=== 河南省濮阳市高清行政地图 ===
=== 濮阳市资讯概况 ===
友好城市:国内友好城市:山东菏泽市2010.9.8,河北省邯郸市2011.6.22
濮阳概况: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与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河北省的邯郸市相邻,地处北纬35度20分0秒~36度12分23秒,东经114度52分0秒~116度5分4秒之间,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为426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7%.市区土地面积255平方分里.全市总人口340.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32万人,非农业人口57.31万人,市区人口41.19万人.全市有30个少数民族成分,百人以上的为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蒙古族。濮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就在此活动,故有"颛顼遗都"之称。濮阳夏代叫昆吾国、春秋时期称卫都、战国后期始称"濮阳",秦代设置濮阳县,宋代称澶州、金代叫开州、民国时复名濮阳。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市商繁荣,农事发达的地方,也是南北要津,中原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漫长的历史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传说和金戈铁马的风云,如仓颉造字、晋文公退避三舍、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历史佳话,春秋时期诸侯14次会盟、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澶渊之盟"等历史遗迹。许多历史名人如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大师僧一行,治黄名师高超等均诞生在这里。1987年在濮阳西水泊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据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龙乡"。濮阳地势平坦,属于河冲平原,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花生等。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60.3吨。畜牧养殖业已形成肉鸡、蛋鸡、品种羊、瘦肉型猪和牛五大养殖基地,200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0.81万吨,产品远销国内外。濮阳位于中原油田开发腹地,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盐、煤等,其中石油储量10亿吨,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且油气品质优良,综合利用价值高。濮阳是随着中原油田的开发而兴建的一座石油化工城市,是河南省确定的重点石油化工基地。建市以来濮阳始终把建设现代化的石化城做为总体目标,依托油气资源,相继建成了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大型化工企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构成了濮阳强大经济支撑。当前,濮阳在“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的战略指导下,围绕扩大企业规模,拉长石化产业、产品链条,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使石化企业在行业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由一种产品发展为多装置、多品种,由单一的农用化工发展为化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多门类100余种产品。建市以来,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40.1%,绿地率3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平方米。城市绿化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林成带,呈现出“人在绿上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丛卧,闹市园林中”的独特景观,展现了北方平原的园林城市特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誉为人居佳境、中原绿洲。城市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5万,人均居住面积12.1平方米。城区内城市用水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和居民生活气化率分别达到100%、88.6%和96.6%。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濮阳市。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壮大。濮阳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现已同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到2003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56家。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达到185家,出口商品发展到10大类25个品种,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构建石油、乙烯、肥料、玻璃制品、塑料编织和羽绒加工六大产业基地。邮政编码:457000区号:0393
清丰景区(中国孝文化之乡):清丰亭,清丰普照寺大雄宝殿,中原红都--单拐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人口民族:建国之初,濮阳人口151.08万人。1983年建市之初,人口262.29万人。2005年该市人口出生率为9.66‰,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4.22‰。据此推算,全市年末总人口为357.93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1.51万人,其中,5县总人口为304.72万人,二区总人口为53.21万人。2005年末,全市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2:100,较2004年末的104:100更趋于平衡;2005年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6:100,比2004年的118:100明显下降。2000年普查,濮阳市共有42个民族,占全国已识别民族的75%,比1990年普查时的31个民族增加11个民族。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47910人,占99.7%,比1990年比重99.79%下降0.09%;各少数民族(含未识别民族人口10人)为1042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0%,比1990年比重0.21%上升0.09%。在市区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45818人,占市区人口的99.4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72人,占市区人口的0.55%。5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02092人,占5县人口的99.74%;少数民族人口为7950人,占五县人口的0.26%。2000年,35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情况是:回族5468人,占0.16%;蒙古族1401人,占0.04%;满族774人,占0.02%;土家族537人,占0.02%;彝族366人,占0.01%;壮族387人,占0.01%。350人以下的民族有:藏族180人,维吾尔族170人,布依族168人,朝鲜族276人,侗族106人,瑶族22人,白族21人,哈尼族3人,哈萨克族2人,傣族3人,黎族9人,傈傈族9人,佤族10人,畲族9人,高山族2人,拉祜族1人,水族2人,纳西族1人,土族23人,达翰尔族18人,羌族3人,布朗族1人,撒拉族1人,毛南族1人,仡仡族1人,锡伯族3人,普米族2人,塔吉克族10人,俄罗斯族1人,鄂温克族3人,京族5人,独龙族2人,鄂伦春族4人,赫哲族6人,其他未识别民族10人。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濮阳市主要少数民族人口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特别是蒙古族和彝族发展迅猛。濮阳市少数民族人口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党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发展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大力支援,在安置就业上给予照顾,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在生育上适当放宽。
范县景区:闵子墓濮城遗址,十字坡遗址,李桥渡河处,郑板桥纪念馆,毛楼生态旅游区
濮阳悠悠-悠悠濮阳 立足于濮阳的地域性门户网站 信息化建设领导...
热:濮阳气象科技馆 濮阳市墙体手工绘画 路尚连锁酒店活动中 降“三高”新鲜桑叶 濮阳台湾凌罗坊布艺 濮阳的大杂烩热点:自助发布今日UUB排行...
濮阳法院网
∷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公告 ∷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公告 ∷ ∷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公告 ∷·...
濮阳市人才信息网-濮阳市人才市场-濮阳市人才中心(官方网站)
濮阳人才网 濮阳市人才信息网 濮阳市人才中心唯一官方人才网站 濮阳市人才市场、濮阳市人才就业市场官方人才网站 濮阳市人才中心主办 濮阳人才 求职 招聘 招聘网站 ...
濮阳论坛-濮阳信息港论坛-濮阳BBS-濮阳社区bbs.pyinfo.com-...
濮阳论坛,濮阳信息港论坛,濮阳社区,濮阳bbs,濮阳信息港bbs,濮阳论坛社区,濮阳...主题:1323,帖数:2798 服务濮阳 商业信息(8)主题:38,帖数:103...
濮阳市人民医院
·我院召开“三好一满意”活动动员会暨持续(2011-5-10)·濮阳市人民医院退休干部个人画展(2011-5-6)·濮阳市人民医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劳动(2011-4-18)...
濮阳分类信息网欢迎您!-濮阳,濮阳信息港,濮阳信息网,中原...
濮阳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祝中介[05-19]百优教育中心招生教育培训/招生[05-04]油田佳洁家政保洁中心相关濮阳市金德管业...
濮阳旅游网-濮阳信息港-濮阳旅游,濮阳旅行社,濮阳观光,濮阳...
大青沟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镇25公里,总面积8183公顷。保护区境内分布着成“丫”形交汇的两条沟谷,...
濮阳二手,濮阳二手交易,濮阳二手市场,濮阳团购,濮阳网络购物,...
濮阳二手,濮阳二手交易,濮阳二手网,濮阳团购,濮阳91团购,濮阳网络购物,濮阳二手车,濮阳二手电脑,濮阳二手笔记本,濮阳二手手机,濮阳二手,濮阳二手市场,濮阳二手货,濮阳...
濮阳团购网|濮阳信息网|濮阳信息港|濮阳团购|濮阳建材|濮阳家装...
濮阳市濮阳团购网是一家会员制专业团购网站,本站涉及濮阳市房产,濮阳市人才,濮阳市招聘,濮阳市天气,濮阳市地图,濮阳市信息网,濮阳市建材、汽车、家电、餐饮等所有信息...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濮阳,中学,高中,教育,试题,资源,论...
位于濮阳市益民路,重点高级中学。
濮阳城市通-今日濮阳网(www.pytoday.com)-新濮阳信息港,濮阳最...
【濮阳】濮阳市宏利达驾校 招聘【濮阳】全职客户经理,兼职业务代表【濮阳】白酒专卖店高薪诚聘业务员、营业员【濮阳】诚聘电信营业厅手机销售员【濮阳】濮阳联华...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