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嫩江城区高清地图 ===
=== 嫩江县资讯概况 ===
旅游资源:嫩江县在近60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的名胜古迹,有崔家坟古墓遗址、清代水师营遗址、多金古墓遗址、保胜军事遗址等历史遗址。自然与人文景观荟萃,高峰省级森林公园、双拥公园、江畔公园、白脸山龙泉山庄、九龙山庄、科洛火山群等旅游观光景点脱颖而出。
科学教育:嫩江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8所,其中:小学1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中小学在校生总计43,015人,其中小学生23,649人,初中生12,725人,高中生6,641人(包括职业高中学生)。全县中小学教师3,104人,其中小学教师1,131人,初中教师1,008人,高中教师309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25人。嫩江县于1998年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并荣获全国和省“两基”先进县。“两基”工作巩固提高。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小学应届毕业生毕业率均达到99%以上;初中学生入学率98.5%,在校学生年巩固率97.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7%;全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率达90%以上。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幼儿教育基本普及。全县4-6周岁幼儿入园率城区为90%以上、农村为80%以上,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90%。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12月全省第二批示范性高中建设工作总结会议、2004年8月全省县域高中教育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在嫩江县召开,2005年嫩江高级中学创办省级示范高中顺利验收,2006年全县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达45%。职教成教生机勃勃。依托县职教中心学校在乡镇村建成120所农科教中心或教学播放点,组织开展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累积培训15.5万人次。全县农村初级中学逐步开展了“绿色证书”教育,使“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全县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几年来嫩江县争取到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受灾补助、奖励资金、“两免一补”等专项资金共计2,805万元,缓解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2000年以来,全县共改造中小学危房29,534平方米,新建教室、食堂宿舍45,316平方米,危改工程总投资达3,975.5万元。目前,嫩江县基本消除了中小学D级危房。教学及办公、生活用房符合标准,城镇学校和农村初中基本实现楼房化。学校布局比较合理,乡(镇)有初级中学,村有完全小学和附设幼儿园(学前班)。2003年开始启动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建成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顺利实施。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达标。各中小学均配备了教学、实验仪器和音体美教学器材,整顿完善了体育场地、劳动课实习基地。初中、小学的分组实验开出率分别达85%和75%以上,演示实验开出率达95%和90%以上;初中生均图书达18册,小学生均达12册。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全县教师师德师风全面提高,每年都表彰百名优秀教师和师德师风标兵。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达到100%、100%和81%;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持证上岗率达100%;建立了“骨干教师人才库”,现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450多名,125名教师获得省、市教学能手称号,省、市教育专家5名,市、县教育拔尖人才15名,市、县学科带头人156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二期工程全面完成,全县中小学校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46个、多媒体教室34个、电子备课室36个、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站80个,计算机总台数已达3433台,其中:中学2240台、生机比9:1,小学762台、生机比30:1,教师用机431台、师机比7:1。有5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实现校校通。2003年5月建设开通了嫩江教育信息网,网络学校覆盖率达到100%。122所中小学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成功构建了“四位一体”(学校教育、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家庭教育)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为全县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交流奠定了广泛的设施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质量立教、质量兴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发展线、生存线。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思想品德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8%以上。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7年高中课改顺利启动。小学毕业考试合格率始终保持90%以上,初中毕业成绩逐年提高;高考成绩、本科上线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中、小学体育合格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98%和94%以上。
历史沿革:嫩江县,以嫩江得名。嫩江,古称“难水”、“那河”、“脑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蒙古语,“诺尼”为“碧绿”之意,“木伦”为“江”),清代中期称“嫩江”。嫩江县城旧称墨尔根,其由来,一说为:墨尔根(又作水里吉)是蒙语(还有说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善射”即“善于打猎的人”或称“精能”“有智慧的人”。嫩江一带,两汉及南北朝属北夫余,隋唐为室韦地,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蒲峪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尔干都司,清为黑龙江将军辖地。清初,为“达斡尔、索伦、鄂伦春戈猎之地”。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廷以墨尔根地方紧要,决定筑城设兵驻守。同年,于此地设北路驿站第六站,称“墨尔根站”。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由黑龙江(瑷珲)城移驻墨尔根城。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副都统移驻齐齐哈尔城。翌年,黑龙江将军衙门亦移驻齐齐哈尔城,墨尔根城留城守尉驻守。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墨尔根城复又设置副都统衙门,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裁将军改设行省,隶属黑龙江行省管辖。1908年8月(清光绪三十四年),清廷照准,裁撤墨尔根副都统,同时设置嫩江府,驻墨尔根城。1913年,将嫩江府改为嫩江县,县署驻墨尔根城,隶属黑龙江省。1914年6月,改隶龙江道。1929年2月,复由省直辖。东北沦陷后,隶属黑龙江省。1934年,将嫩江以西的行政区域划归巴彦旗。同年12月,改隶龙江省管辖。1939年6月,改隶新设之北安省。1943年10月,划归黑河省管辖。1945年,划归嫩江省管辖。1947年2月至9月,曾隶于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第二专区。1949年5月,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54年8月,划归新设嫩江专区。1970年4月1日,改由黑河地区(黑河市)管辖。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