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麻栗坡城区高清地图 ===
=== 麻栗坡县资讯概况 ===
民族文化:麻栗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8个主要民族,总人口27313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322人,占总人口的40.1%;农业人口251111人,占总人口的93%。少族民族中:壮族3285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0.1%;苗族4595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2%;瑶族1931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7%;彝族544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傣族283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6%;仡佬族117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蒙古族131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2%;其他民族42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4%。除蒙古族外,其余6种世居少数民族为跨界而居民族,在越南均有分布。麻栗坡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小河洞遗址属我国滇东南地区新石器遗址中年代较早的一种类型,是滇东南地区现今发现的唯一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全县共有省、州、县文物保护单位14个,还有春秋、北宋时期的铜鼓、铜斧、铜锛、铜锄以及援越抗法、抗美时期许多遗物、遗址等现已作为文物保护。有民族民间服饰、腊染及许多待开发的珍贵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多姿多彩,有彝族支系倮家人“荞菜节”、瑶族传统节日“盘王节”、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壮族传统节日“花街节”,都各具特色,情趣浓郁。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概况:中文名:麻栗坡县,英文名:MaLiPo,所属地区:中国云南省,面积:2395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2004年),地理位置:东经104º33ˊ—105º18ˊ,北纬22º48ˊ—23º33ˊ,著名景点:大王岩崖画、小河洞新石器时代遗址,名人:项崇周、盘总春、唐兴贤、梅贻海、熊世祯、段光祥,知名产业:钨、锡、铜、铁、铅、锌、铝、铍和石棉等,电话区码:0876,邮编区码:663600麻栗坡县总面积2395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麻栗镇,邮编:663600。代码:532624。区号:0876。拼音:Malipoxian。麻栗坡县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105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2.2小时;无霜期349天以上。居住着汉、壮、苗、瑶、彝、蒙古、仡佬、八个民族,总人口27.7万人。县境内有天保国家级口岸。县城距州府80公里,距省会昆明450公里,距越南河江市64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市380公里。经天保口岸出境,是云南省通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及东南亚地区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陆路通道,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对外开放前沿和重要通商口岸。
行政区划:麻栗坡县辖3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南温河乡、猛硐瑶族乡、下金厂乡、八布乡、六河乡、杨万乡、铁厂乡、马街乡;天保农场、八布农场。
文物胜迹:大王岩崖画:位于县城东1公里的羊角脑半坡上。崖壁高20米,崖画高地面3.5米,用红、黑、白三种颜色绘成。
小河洞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县城内畴阳河西岸,洞口高出河面6米,洞口宽平,有一条暗河从洞口流出。马达石碉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位于马达街心正西偏南,距街心约1公里,高出四同约70米的山顶上。
烈士陵园:麻栗坡烈士陵园,1979年底修建,座落在县城西4公里的磨山上,占地面积50余亩,陵园中安放着守土卫国战斗中,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英勇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忠骨957人。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