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马关城区高清地图 ===
=== 马关县资讯概况 ===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一、综合经济:十一五以来,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县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6.1亿元,比“十五”末净增20.8亿元,年均增18.7%,实现了翻番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9204元,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提出的人均生产总值900美元的奋斗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29︰37调整为22︰45︰33,全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二、农业:“三农”工作进一不得到落实,出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加大对涉农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6%,比“十五”末净增6.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4亿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63公斤,分别比“十五”末净增1560万公斤和21公斤。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8亿元,比“十五”末净增3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676元,比“十五”末净增248元。完成烟叶收购11.5万担,比“十五”末净增5.4万担;五年累计实现烟农收入2.6亿元,比“十五”增长1.3倍,创税5671万元,比“十五”增长1.1倍。
三、工业经济: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马关县发展工业经济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工业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一期工程、60万吨水泥粉磨站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10万吨燃料乙醇技改项目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投产,年采矿210万吨、日选矿8000吨等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以锌、锡、铟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比“十五”末净增2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比“十五”末净增9.6亿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马鞍山、灿可、绿差塘3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竣工,达号水库建设进度加快,马洒水库开工建设,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918件,新增蓄水量403.8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解决了6万人1.9万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水利化程度由“十五”末的32.6%提高到35.2%,被省政府表彰为“2007至2009年度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累计完成电力投资10.1亿元,建成了咪湖河、拉气、花坝子等一批骨干电站,全县电力装机容量由“十五”末的8.3万千瓦增加到26.4万千瓦;实施了马鞍山220千伏、田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城网、农网改造扎实有效,农村同网同价覆盖率达73%,比“十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工农业生产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0.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2.7倍。文山至都龙二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相继改造建设了马关经八寨至古林箐、八寨至底泥、董亮至南捞、都龙至金厂等一批通乡油路,实施通达工程66条616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11个,开通了城乡公交客运,群众出行难、出行安全问题进一步缓解。
五、内外贸易: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引进云铜、云锡等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实施合作项目75个,到位资金29.2亿元。都龙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等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开放条件日趋成熟。对越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边境贸易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4.3亿元,比“十五”末净增2.6亿元。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0.3亿元,比“十五”末净增13.2亿元。
六、财政、金融:突出抓好重点税源培植,严格依法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合理控制支出,201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8%,比“十五”末净增4亿元,年均增长3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比“十五”末净增2亿元,年均增长32.2%;财政总支出14.3亿元,比上年增长48.9%,比“十五”末净增11.2亿元,年均增长3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亿元,比“十五”增长4倍,年均增长33.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0.4亿元、2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8.3%、0.9%,比“十五”末净增27.4亿元和12亿元,年均增长25.2%和15.9%。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比“十五”末净增8.9亿元,年均增长20.4%。
七、教育、卫生:始终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投入资金9760万元,排除中小学危房8.4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两基”各项指标达到国检要求,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从6.15年提高到7.43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改造和新建了16所乡镇卫生院及83个村级卫生室。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群众食品药品消费环境安全有序。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深入落实,“少生快富”工程顺利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和“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称号。
八、城镇建设、人民生活:县乡总体规划修编、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县城区开发建设有序开展,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明显,县城生活垃圾处置工程顺利竣工,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开发了玫瑰园、园丁花园、鑫泽园等8个商住小区,新增住房962套11.2万平方米,商品房消费市场稳步拓展,县城功能设施日趋完善,品位日益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7平方公里,比“十五”末净增0.7平方公里;城镇绿化面积达186.9万平方米,比“十五”末净增65万平方米。累计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421户,改造危房2960户,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06个,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都龙、八寨、仁和等小城镇开发建设成效明显,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率达32%,比“十五”末提高13.2个百分点。实施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成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开发项目327个,基本解决了13.5万人的温饱问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参保率达90.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深入落实,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92.6%和92%;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达4.2万人(次),城乡居民低保在保对象达8.9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廉租住房1633套8.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946户403万元。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等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累计开发就业岗位4571个,推荐就业38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6%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6.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9.9亿元。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共发放资金2.1亿元,在全州率先成立了慈善会,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57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5元,比上年增长16.1%,比“十五”末净增1563元。
特色资源:三七:异名山漆(芪)、参三七、田七、金不换。全县各乡均有分布,清代已开始人工栽培。如今三七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格局,2005年新植2.14万亩,GAP规范化种植8000亩,全年收获面积8043.3亩,产量144.16万千克,销售收入1.46亿元。
马关茶:1981~1984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考察,在老君山、古林箐等地发现不少古茶树,属茶树新品种,经鉴定,命名为“马关茶”。200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为1.64万亩,收获8771亩,产量18.88万千克,产值283.2万元。
砂仁:多年生姜科豆蔻属草本植物,其子粒、果壳为常用中药,具有行气调中,温脾止泻,健胃消食等功效。1985~1990年,全县种植砂仁3995~2652亩,年产10吨左右。砂仁已成为马关特产,并被《文山特产精粹》一书收录。
杉木:杉科杉木属,有红杉、水杉、柳杉、蓖子三尖杉等品种,1990年,国营林场人工杉木林活立木蓄积量61.42万立方米,1982年开始间伐和皆伐,年均提供木材1.3万立方米。
草果:约于明末清初随瑶族的迁入而开始栽培,迄今已300多年。籽粒辛辣芳香,既是烹调食品的香料,又是家庭常备的良药,主治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疟疾等病症。2005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为8.4万亩,收获面积3.5万亩,产量55万千克,产值1375万元。
塘房桔:属芸香科、柑桔亚族、柑桔属,常绿乔木,果实色泽鲜艳、果汁丰富、香味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果肉含糖、蛋白质等营养物,果皮中富含维生素A、P,种子富含维生素E。塘房桔属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在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其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成熟期晚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马关县最具特色的名、特、优地方产品。
兰花:兰花种类繁多,现已发现原种26种。其中红柱兰于1988年由中国著名兰花专家吴应祥定名为“文山红柱兰”,并于1990年2月荣获第二届中国(厦门)兰花博览会金奖。还有朵素、雪素、珍珠贝母兰、春兰、寒兰矮种、墨兰矮种,已被中外行家列为珍品。常有农民采集上市交易。
蛤蚧:壁虎科珍稀药用动物,俗称“哆格”。味咸,性平,具有补肾、壮阳、定喘、止咳、祛风湿、补体润肺等功能。
马关马:四肢结实有力,蹄质坚韧,具有耐粗耐劳,耐热耐潮等特点。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称“文山马以马关马为最好”。马关历史上就有“万马县”的称誉。1952~1990年统计:年末存栏数为9472~27996匹,其中能繁殖母畜占27?7~36%,劳役畜占59.6~85.1%;出栏率约20%左右。
无角山羊:俗称“马羊”。是马关特有的一个地方羊种。1981年,全县有2000只左右,后因畅销外地,到1987年仅剩几十只,已被省、州、县列为保种对象。1990年末,全县约有100余只。“无角山羊”具有个大体健,性情温顺,采食快且采食点固定,繁殖力强,膻味小,屠宰率高,便于大群饲养等特点。
马关大种鸡: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定名。特点是: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头尾昂扬,外貌清秀,容易饲养。成年公鸡体重4~5千克;成年母鸡体重3~4千克,年产蛋80~120枚。
马关壮族农民版画介绍:马关县仁和镇阿峨办事处新寨村壮族人民喜爱绘画绣花,木刻版画。1973~1990年,有43名农民创作版画401幅,州展出121幅,省展出54幅,两幅获银质奖,3幅在《民族画报》刊登,5幅被国家选展。1984年10月,应日本国路姬市日中友协会长福田一郎邀请,新寨农民选出24幅版画作品寄往日本,有22幅入选参展,受到日本朋友的赞扬。这些作品以农民独特的思维与手法真实的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状况,刀法纯朴粗犷,饱含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2005年阿峨版画制作出了20幅套色版画,使版画由单一的黑白颜色发展到多种颜色。由于套色版画是刻一层印一种颜色,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层,这样彩色版画就具有与黑白版画不同的不可复制性,从而增加了彩色版画的价值。历史根源。马关县阿峨新寨地处边疆,解放前,匪患较多,搞乱了人心,也带坏了寨里的风气,相斗相残的事件经常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的群众深刻认识了过去痛心疾首的教训,他们憎恨那些邪恶势力和不良行为,认识到新社会要团结,要奋进,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凡是党委、政府号召的活动,阿峨新寨的人民都积极参加,村里人能歌善舞,他们搞宣传、搞演出、搞绘画,1957年成立了宣传队,1966年在村里开展绘画活动,70年代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在村里演出,并由群众投工投劳建起了文化活动楼,组织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电影放映、篮球比赛,一时间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活跃了村里的人。但时间一长便暴露出了问题:有的活动全靠村里组织,似乎有些不可能,特别是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于是出现了时冷时热的现象,劳动之余,大家似乎没有专门的事做,于是村干部们想出了发展村里人都爱好的画画,既开展了文化活动,画好了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并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来指导,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阿峨新寨有了版画的历史,群众一拍即合,男女老少都投入到其中。版画活跃了村民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在劳动之余天天画、天天刻、天天看、天天印、天天议,杜绝了恶习现象的滋生,堵住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走上了文化艺术的道路。阿峨新寨的人之所以喜欢画画,习惯源于用来描花样,壮族山寨里的女子自幼喜欢绣花,她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蹬的,都是她们亲手劳作的成果,一年四季除劳动外,闲暇时间几乎都用在绣花制衣上,全家老少穿的戴的都出自他们的手,要绣花鞋、花衣、裙子、花帽、头帕、围腰、背被等,花绣得好,首先是绣样要画得好,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照搬别人的,而要有新意。制衣的过程工序很多,很费工夫,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家里的人就帮着画花样,久而久之,形成了男人画花,女人绣花的风俗。阿峨新寨的许多人家都保存着背被、小孩的孔雀帽等画的图案,那是真正传统的民族图案。一开始村民们为了避免誊印、剪纸样、涂颜料的麻烦,他们干脆把画画在木板上,用刀刻好,要绣花时就用布去木板上印出花样,这是阿峨新寨最早的版画。后来在文化馆老师的辅导下,他们在木板上增加了其他内容,才演变成了今天的壮乡民族文化——版画。发展现状。马关壮族农民版画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四十余年来,壮族农民共创作版画上千幅,其作品参加过全国及地区性农民画展并荣获多种奖项,还应邀卦赴日本国展出和被《云南画报》等报刊选登,作品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泥土气息得到国内外艺术家高度评价。为此,马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在阿峨新寨普遍受到喜爱,并成立了版画小组,全村男女老幼都参加画,有的人家是祖孙三代,父子、夫妻、兄妹等一起上阵。每户有两三人参加是常事,多的人家有五六人。年长的有五十多岁,年幼的有七八岁。村里人对版画非常痴迷、刻苦,经常在一起讨论修改一幅画。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版画的发展,先后投入16万元资金扶持版画发展,同时组织展团到昆明、文山等地进行版画展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并邀请省州美术专家配合我县的文化馆人员对版画人员进行了立意、刻画、制版、印刷、装裱、装框等系统培训,使之业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村里的中青年人几乎人人都会制作版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阿峨新寨先后共创作了400多幅作品,其中共有175幅作品参加过县里展出;有121幅作品在州里展出;有36幅作品入选“大连市农民画展”;有30幅作品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有3幅发表在《民族画报》上;有许多幅刊载于《文山日报》等报刊上,其事迹被编入《来自热土的足音》一书(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一大批作品在影展、画展中获奖。有61块刻板、110多幅(双面用)版画原件被马关县档案馆收藏。价值体现。马关壮族农民版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生产生活类、体育竞技类、科普类等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反映了良好社会风尚,宣传了壮家人的美好生活,有着深刻的民族风俗内涵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它主题鲜明,一幅画基本就表达一个思想,直率坦荡地表现出丰富而真实的内容;它风格独特,在继承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同时,积极吸收专业绘画的有益部分,构图古朴而新颖,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民族特色浓厚,刀法粗犷中不乏细腻,把自己如诗如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版画都出自地道农民之手,比较写实,乡土味特浓。他们在自己纯朴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构思方式,如画穿牛鼻子,他们一个细节不漏地画出全过程;画坐飞机,他们把飞机画得像蚂蚱……正是这些朴实无华、充满童稚味的东西是壮族农民版画的最可贵之处。他们用自己真实的艺术语言,民族特色的刀法,极大的热情,把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人和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努力做到生活、情感、造型艺术语言三者的统一。在艺术手法上,版画不仅保留了壮家的民族特色,还表现出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和渗透,体现了壮汉文化的撞击和交融的情形,把壮乡古老的绘画艺术和汉文化艺术巧妙地融合起来,大大促进了壮乡版画的发展。色彩上,不仅有黑白的,有的还有2种以上套色的,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力。
历史沿革:马关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马关属益州爿羊爿郡进桑县。东汉时改属进乘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属兴古郡进乘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属宁州梁水郡新丰县。北周时,属西爨(白蛮)地。隋代属昆州。唐初马关属南宁州都督府郎州地。南诏时属通海都督僚子部。宋代大理国前期,属通海都督矣部,后期属最宁镇矣尼迦部。元初在云南实行军事统治。至元八年(1271年),属南路总管府阿僰万户舍资千户。至元十三年属临安路矣尼迦部。明代先属八寨长官司,直隶云南布政使司,后属临安府阿迷州教化三部长官司。从宋皇佑初年至清初,马关为龙氏土司领地达600余年。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土归流”后,马关属开化府。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设“马白关”。雍正八年设马白同知专理对外事务。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设安平厅,改马白同知为安平抚彝同知。安平厅署设于开化(今文山)与知府衙门同城。安平厅辖永平、逢春、东安3里。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越南变成了法国殖民地。光绪十三年,中法两国互派官员至中越边境勘定边界,都龙等地回归中国,取名归仁里,为安平厅管辖。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安平厅衙门由开化移至马白。宣统三年(1911年),安平厅在辛亥革命和昆明“重九”起义影响下,于九月十五日(11月5日)响应国民革命竖旗反正。民国2年(1913年)改厅为县,先属蒙自道管辖,后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因其与贵州安平县同名,故改为马关县。民国37年11月,建立人民民主政权。隶属云南文山专区。1958年4月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后,属云南省文山州至今。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