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临漳城区高清地图 ===
=== 临漳县资讯概况 ===
简介:近年来,临漳县在省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持续实施“对外开放和项目建设年”,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改革改制、民营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管理等项重点工作,加大对外开放、优化环境、维护稳定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保持了健康、快速、协调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89780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1380万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130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70万元,同比增长15%。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101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06万元,比去年增长2.2%,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01859万元,比去年增长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6501元,同比增长22.1%。临漳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教兴村示范县、科技工作先进县、科技进步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百强县、优质小麦基地县、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县、獭兔养殖基地县、桃产业十强县、中国蟠桃之乡和河北省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先进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县域特色经济示范县、普九工作先进县。
自然环境:临漳区位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县境地处东经114°20′—114°46′、北纬36°7′—36°24′,处于中原腹地,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最南端,东邻魏县,西接磁县,北达成安县,南连河南省安阳县,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6.5公里,总面积744.06平方公里。属漳河冲积扇平原,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海拔60—80米,地表平坦,耕地广阔。土壤由漳河淤泥沉积而成,历来以“疏松肥沃”著称,分褐土、潮土、沼泽土、风沙土四个类型,其中壤质潮土占80%,有机质含量较高,达1.17%,每公斤含碱解氮58毫克、速效磷21.4毫克。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漳河、洹河,漳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县,境内长41公里,流域面积77.4平方公里,平均河床宽700米,境内太平渠、民有南干渠、民有北干渠三条干渠可引漳河水灌溉农田;洹河流经县境南侧,境内长1公里,河床宽50米。地下水贮存于第四纪松散岩层中,水位较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机井8443眼,达到百亩1眼井。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全年太阳辐射量达112.2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419.5小时,≥0℃积温4992.8℃,≥10℃积温4481.7℃,无霜期203天,日平均气温13.2℃;平均降水量556.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

临漳地名语词文化:综述: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是历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标识,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临漳的地名无不打上漳河、战场、都城、姓氏的烙印,构成了区域文化网络。
漳河的地名足迹:“临漳全县,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横贯临漳全境,据文字记载,从夏商乃至民国年间,漳河西出太行山,居高临下,流入临漳。因临漳地处平原,土质松软,漳河在临漳地面如无羁的野马,奔腾不息,决岸溃堤,改道频繁,横行肆虐几千载。如今临漳425个村庄,到处都有漳河的足迹。因漳河而得名的村庄46个,如回漳、章里、夹河、河图、堤上、五岔口、二分庄、漳潮等。?
战乱的地名烙印:临漳为古邺地,地处中原要冲,“为天下之腰脊,河北之襟喉”战可攻,退可守,抢占邺地与否,乃为成败之根基,所以临漳县的地名中有许多打着战乱的烙印,如东魏北齐时少数民族因建牧羊区而得名,以羊羔为通名的就有15个。北宋与辽国交兵而得名,以屯为通名的有16个,以营为通名的有14个,以寨为通名的有13个,杨家将与辽国交战,设立军帐房,由此而演义出的东坊为通名的村有3个。
都城的地名印证:临漳的古邺城曾为六朝古都,以香菜营乡邺镇村为中心生发出许多于帝王都城有关的地名16个。如吉田,古称籍田,位于邺南城南郊。东魏、北齐时,在邺南城建都,每逢春天便召集百姓给牛披红挂绿,皇帝,大臣出城亲自扶犁,举行农耕典礼,这种仪式叫“籍田”,此处是籍田的地方,建村后仍名籍田,后演变为吉田。洛安台,据查,曹操到练兵场阅兵,常在此地离鞍下马登台,后在此地形成村落,取名落鞍台,后演变为洛安台。仁寿村位于邺南城仁寿门外而得名等等。?
姓氏的地名群体:黄河流域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临漳境内的邺镇从建安九年(204)曹操据邺至北周大象二年(580)被毁,六为古都,成为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376年,中华百家姓氏成林,大都起源于中原文化,故在临漳境内425个行政村中,以姓氏为村落的多达266个,在全县占63%。?,临漳县425个行政村,190个村庄建于北宋以前,其它村庄除柳园镇的新营1978年新建外,全部是明清以前形成的百年村落。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