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泾川城区高清地图 ===
=== 泾川县资讯概况 ===

资源环境:泾川县域土壤母质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土地面积中可供各种利用者较多,其中耕地面积85万亩。境内有泾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124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亿立方米。现发展有水域养殖面积1059亩,水产品年平均生产量260吨。水力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25万千瓦小时。农田灌溉用水可灌溉农田12万亩。已探明有铜、铅、铀等金属矿点,煤、温泉等非金属矿点多处。其中位于县城东7.5公里何家坪村的温泉日出水1920立方米,水温37℃至38℃,水质优良,富含氟粒子,为重碳酸型医用矿泉水。温泉自开发以来,已累计投资1828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现建成宾馆、游泳池等3256平方米,形成了沐浴、就餐、住宿、娱乐、旅游一体化服务,日平均接待来客近500人次,年可创利税50余万元。现有林地面积69.6万亩,森林覆盖率34.9%,林木蓄积量146.4万立方米。
经济概况:总述:“十五”时期,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群众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创新机制,推进开发使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加强,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预计达到16.6亿元;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4%,达到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达到4.82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8%,达到5.12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达到3.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9%,达到2700万元。农村果菜草畜产业规模效益逐年提高,五年新增果园面积11.49万亩,果品总产较2000年增长68%;种草养畜一体推进,建成了五里铺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一批产业开发集中区,带动了农村产业深度开发。工业经济历经改革的阵痛,借助外力,激活内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资金1.78亿元,新办恒兴果汁等工业项目16个,城东工业集中区初步拉开框架。旅游产业开发初具规模,建成了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完成了瑶池景区建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4%,达到1280万元。城镇开发步伐明显加快,新建滨河公园、中山林公园、泾灵路商业街,建成县城排洪排污体系,启动实施了城东住宅小区开发,县城面积扩大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较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19.4%。多方优化环境,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新增民营企业56户,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3%。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经过试点推行和逐年深化,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农业税,农民负担由2000年的人均70.7元下降到17.4元,人均减负53.3元。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县属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全面推进机构改革,撤并乡(镇)4个,分流精简人员326名,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统发和乡(镇)卫生院上划,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统筹面均达到100%。
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累计列建各类项目150项,完成投资15.5亿元,其中争取上级投资2.91亿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完成退耕还林24.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2.4%;积极争取交通项目,相继建成凤嵋一级、罗长一级、泾崇二级等高等级公路,新修改造各类公路444公里。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乡村基础条件有了新的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072元和1938元,年均增长8.5%和6.8%。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衣、食、住、行条件显著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1.4平方米和20平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23%,累计解决温饱人口2.36万人。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新建改建小康住宅4395户,建成了王村墩台、党原丁寨等一批新型小康示范村。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速实用技术推广,科技贡献率由38%提高到43%。坚持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建各类学校167所、16.6万平方米,消除危房6.8万平方米,泾川一中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教育质量逐年提高,5年向大专院校输送各类人才3571人。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建成了县医院传染病区和CT医疗中心,新建了县疾控中心和5个乡镇卫生院住院楼。精心组织实施“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8.3%、96.5%。计划生育基础工作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4.29‰。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事业,对城乡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