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长垣城区高清地图 ===
=== 长垣县资讯概况 ===
社会事业: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中等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城市路网已形成“五纵五横、两环”格局,城区道路总长达到105公里,拥有日供水3万吨水厂一座,投资1.7亿元的燃气管网工程、投资8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3000多万元的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有大型综合性商场11处,城区商业营业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已建成高中档住宅小区20多处,住宅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有二级甲等医院2所。有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市级重点高中1所,城区在校生达到4万多人。城区街道绿化率达到100%,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17万,城镇化率达到32%。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水泥)路。农村中小学校全部达到“普九”标准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面改造了乡级卫生院,建成乡级中心卫生院18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200所,近61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线电视、宽带、固定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30%、10%、85%。“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为主战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提升壮大优势产业,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三位一体系统工程,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打造创新长垣、效益长垣、开放长垣、魅力长垣、和谐长垣。力争到“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把该县建设成为国家起重机械制造中心、医疗器械生产基地,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的中部经济强县,实现撤县建市。
历史演变:长垣县境内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遗址,大岗、宜丘、苏坟等龙山文化遗址,可以证明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长垣,西周时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侯国。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东汉至长垣侯国与平丘县。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侯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侯国废。三国时属魏,隶衮州陈留国。,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衮州于滑台,辖长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东魏、北齐时隶不变。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治皆在今陈墙村。隋初仍名长垣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入长垣,皆属东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并入匡城县。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详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清属直录省大名罕,民国18年改隶水河北省,长垣属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搞日民主政府并存。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3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1947年解放长垣城。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并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至今。
经济概况:长垣县地处中原,东临黄河,居郑州、新乡、濮阳、开封、菏泽等城市群中心。全县国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人口80万,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6镇8乡4个办事处、599个行政村,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和绿色农业示范区,是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和国家级卫生县城。长垣县因“县有防垣”而得名。是“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全县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现已形成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产业,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商贸轻工、新城工业四个产业聚集区正在建设之中。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增长15﹒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利润5077万元,增长40%;起重行业完成销售收入32亿元,医用卫材行业完成20亿元。起重机械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入园企业达95个。全年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80个,其中亚泰公司彩印生产线、宏远公司起重机扩建生产线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卫华集团年产2﹒9万吨集装箱起重机、飘安集团年产9000吨EPA新型医用卫材等投资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年发放医疗补助金1100万元。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发放“低保”金558万元,“两金”发放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积极开展扶贫救困工作,开仓借粮76万公斤,发放各种救灾资金598万元,动员社会捐款17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产和基本生活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推进,超额完成了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新建中小学校舍面积8﹒3万平方米。全年申报科技项目20个,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2个;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0项,申报专利23项。卫华起重机有限公司入选中国机械行业500强2004年8月,长垣县魏庄镇龙头企业———河南省卫华起重机有限公司入选中国机械行业500强,排名第478位,是河南省起重行业惟一入选的企业。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9.4亿元,增长16.6%。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2亿元、52.6亿元、38.6亿元,分别增长5.4%、27.6%、9.2%。财政收入4亿元,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增长23.3%。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5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5965元,增长18.7%。各项存款余额97.2亿元,较年初增长26.1%;各项贷款余额56.2亿元,较年初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7亿元,增长38.6%。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76个,完成投资41.6亿元。再次跻身“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7.8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9.5亿元,增长39%。工业跨越工程取得良好开端,9家市定企业全年实施项目23个,完成投资13亿元。优势产业实力进一步壮大,起重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卫华”商标和“飘安”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卫华牌起重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组织申报专利252件,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8项,被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0家,其中超20亿元的1家,超10亿元的2家。起重机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增长28.2%;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增长16.7%。实施“质量兴县、工业强县、科技创新”战略,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培育上市后备企业6家,其中克瑞集团已进入上市辅导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技术产品7项。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3项。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县。全县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现已形成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绿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产业,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商贸轻工、新城工业四个产业聚集区正在建设之中。
起重机械行业:拥有整机生产企业19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8家,卫华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65.4亿元。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配套生产企业800余家,4万多人从业,产品达10大系列200多个型号,正向大吨位、智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50吨以下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部分企业产品已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2006年,该县承办了“中国重机协会桥式起重机分会全体会员大会”和“河南长垣起重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
医疗器械行业:拥有79家生产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家,飘安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11亿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品达到3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正向高分子生物制品、Ⅲ类医疗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年销售产值35亿元。
防腐业: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7家,二级资质企业14家,施工范围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走出国门,打入沙特、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8万余人。2005年11月份,第三届国际防腐蚀控制大会在我县召开。
建筑业:拥有40多家企业,其中,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2家,劳务分包一级企业4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企业4家,水利水电总承包二级企业3家,公路、电力安装、起重设备安装等建设安装企业17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该县新蒲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企业作为主要施工单位承建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主场馆“鸟巢”工程等重点国家工程的建设,并获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
烹饪业:全县有专业厨师2.3万人,其中,在国外从厨者200多人。现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教学设施最先进的河南省博大烹饪学校,每年可培养厨师、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3000多人。2004年9月,我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活动。以长垣烹饪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长垣》正在热播之中。
绿色食品和苗木花卉产业:全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国家认证面积66万亩,其中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红提葡萄1.3万亩。涉农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长远集团),省级龙头企业3家(飘安、金鑫、大方)。经国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52个。亿隆农林生态园被命名为“河南省高科技林业示范园区”,宏力万亩红提葡萄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红提葡萄种植基地”。2003年4月份,联合国亚太地区绿色食品市场通道建设研讨会在我县召开。
起重工业园区:长垣县起重工业园区是河南省发改委于2002年11月批准设立的特色工业园区,是河南唯一一家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区。目前,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修建道路65公里,建成变电站4座,铺设各种管线265公里,实现了排供水、强弱电、天然气等“九通一平”和亮化绿化,入驻生产性企业221家,商户900多家,其中,资产超亿元的企业8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就业人员4万人。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
医疗器械工业园区:是经新乡市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建成道路10.7公里、35千伏变电站一座,铺设各类管网18.2公里。已入驻企业56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家,就业人员3万多人,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正在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和河南大学修编完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1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编制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
商贸轻工集中发展区:规划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包括金贝山商贸城、蒲东家具城、劳保安全用品市场、轻工制造区4部分。已建成商业面积42万平方米,金贝山商贸城、蒲东家具城、劳保安全用品市场已建成投用,轻工制造标准化厂房区正在建设之中。现已入驻商户1100多户、生产企业6家。
新城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建成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7亿元,建成道路88.8公里。入驻企业72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