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电子地图 > 丽江电子地图 > 玉龙电子地图
=== 丽江玉龙电子地图 ===
=== 玉龙资讯概况 ===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旅游景点:玉龙县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境内山河交错、峰奇谷秀,自然景观众多。除海洋和沙漠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可以在玉龙县境内找到。这里有北半球离赤道最近,被称为“现代冰川博物馆”和“植物王国”的玉龙雪山;有集险、奇、绝、秀为一体的世界大峡谷虎跳峡,有风光如画的万里长江第一湾;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主体部分,被称为“地球原貌”的老君山;有被称为横断山植物基因库的新主天然植物园;有一天能够见三次日出的黎明赤壁红石林风光;有环球第一树之称的“万朵山茶”;有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候鸟乐园”拉市海等。有碎石建成,凿石为家,百户人家一巨石的宝山石头城;有汉、藏、纳西文化结晶的玉峰寺、福国寺、文峰寺、普济寺等古建筑。有博大精深,以人类至今唯一存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字为载体的东巴文化;有集多种宗教为一体,象征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经典之作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白沙壁画;有保存了唐宋音乐原形而又自成风格,先后赴英国、挪威、香港、北京等国内外演出而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此外,还有“吃纳西农家饭、住纳西农家院、做纳西农家活、享纳西农家乐、买纳西土特产”的黄山民俗旅游。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区县分设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基本上继承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历史文脉。玉龙县现有人21.1万人,面积6,392平方公里,纳西族人口11.82万人,占总人口的56%。原丽江县近三分之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分布在玉龙县。除丽江古城、黑龙潭等文化景点外,原丽江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如白沙壁画、五大寺、北岳庙、宝山石头城等都在玉龙县境内,现玉龙县境内有11项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丽江县有34项各级文保单位),东巴文化博物馆收藏有1万余件文物资料,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件,图书馆收藏有近6万册图书资料。古老的东巴文化、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和多教合一的白沙壁画,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结晶。古老神奇、多元多样、开放包容、存活创新就是玉龙文化的特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多元文化,构成了玉龙县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宝库。玉龙县境是古代吐蕃文化、白文化、彝文化、纳西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汇带,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发展,形成了以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纳西古乐等为杰出代表的古代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也形成了我县民族文化的主流。
纳西族: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古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纳西族260388人,丽江市有231057人。纳西族渊源于我国古代西北的氐羌族群,古时称“耗牛夷”、“摩沙夷”,唐宋以来称“麽些”,建国以后统称“纳西族”。纳西族的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宁蒗、四川盐源等地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汝”、“恒”等意为“人”或“族”。1954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作为共同族称。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东西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古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传统节日有三朵节、东巴会、七月骡马交流会、火把节等。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古老的传统歌舞曲调有“喂麦达”(丽江)、“火搓圭”(永宁)、“呀号里”(白地)、“哦热热”(丽江大东)等;民间乐器以葫芦笙、竹口弦和直笛为主。
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创造和吸收外来音乐,充实丰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民间音乐。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热美蹉》、东巴音乐、《白沙细乐》和纳西化了的丽江洞经音乐组成。《热美蹉》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舞蹈音乐,它是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歌舞,无乐器伴奏,无音阶、无音列法则,是模仿兽步的舞蹈,是人类原始音乐的活标本。东巴音乐保存着民间古老而质利、的大量乐章,这些乐章长期在纳西东巴当中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保存在纳西东巴经典中。纳西族民间又俗称“东巴调”或“东巴唱腔”,它是产生并且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教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音乐。东巴音乐包含有唱腔音乐、器乐音乐以及舞蹈音乐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纳西族保留传承至今的古老音乐文化,在国内外音乐界均享有一定的声誉。《白沙细乐》是迄今保留并传承于纳西民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乐曲由八个乐章有序组成,以部落战争的悲剧故事贯穿始终,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乐章、有哲理、有和声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其旋律与“和声”的独特是全国所仅见的。它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学领域里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丽江洞经音乐是明清以来从中原逐渐引进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至今仍然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组民间器乐,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称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内涵,如《浪淘沙》、《八卦》等,是近年来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的中国少数民族乐种之一。纳西人在长期的洞经音乐演奏过程中,将一些本土的民间音乐风格和演奏方法融进其中,使之有了“纳西之韵”。如今,无数遍及乡村城镇的古乐队,使“洞经音乐”走进民间,融入大众,并在海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应邀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瑞士、日本、美国等演出的以纳西族音乐民族学家宣科为代表的“大研古乐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野生天麻:生于玉龙雪山海拔100-2500米的高山丛林中。性甘味平,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疼,祛风通络之功效。治疗眩晕眼黑,头风头痛,神经衰弱、失眠、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口眼歪斜、小儿癫痫、惊厥症。5-10g煎服,或研粉入丸、散、亦可取适量与鸡蛋及动物脑髓调匀蒸食,或与猪蹄及鸡肉同炖作药膳食用,亦可泡酒服用。
丽江玉龙县农业局附近宾馆酒店_同程网预订平台
同程网预订平台为您提供丽江玉龙县农业局附近酒店宾馆的详细地址、价格等信息,为您提供方便快捷的丽江玉龙县农业局附近酒店宾馆预订服务,在同程旅游网预订丽江玉龙...
丽江玉龙县国税局附近酒店宾馆_同程旅游网
同程旅游网为您提供丽江玉龙县国税局附近酒店详细介绍,价格,地址,点评,图片的查询,丽江玉龙县国税局附近酒店当天最新房价,2-7在线预订丽江玉龙县国税局附近酒店...
玉龙县医院-丽江公交站点查询-游搜搜Usousou.com
玉龙县医院-丽江公交站点查询...当前城市:丽江[切换]线路查询站点查询换乘查询 云南其它城市:玉龙县医院 一共为您找到4条和玉龙县医院站点相关公交线路 1路...
玉龙县国土资源局
玉龙县国土资源局 自定义风格:县局动态 玉龙县国土资源局全面开展土地和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及.[05-11]玉龙县国土资源局认真实施土地整理项目[05-11]...
玉龙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中国采招网
12、交货地点:玉龙县人民医院。13、投标人在购买招标文件时须携带下列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一套:①营业执照;②税务登记证;③授权代表人身份证及授权委托...
丽江玉龙县九河乡(豆瓣)
丽江玉龙县九河乡(少于10人评价)16.7% 66.7% 16.7% 0.0% 0.0% 评价:浏览丽江玉龙县九河乡的论坛话题(2)谁去这个地方?3月24日想去 2010年6月30日去过...
【玉龙县白沙乡新善行政村卫生室】图吧_地图
图吧为您提供玉龙县白沙乡新善行政村卫生室相关信息详细介绍,并包含玉龙县白沙乡新善行政村卫生室附近交通、周边生活与商业场所,等地图信息查询...
云南丽江市玉龙县发生森林大火_社会频道_新华网
2011年03月01日...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黄山镇五台办事处所属集体山林,丽江森警支队官兵正在灭火。当日凌晨5时左右,这处集体山林发生森林大火。目前,火势尚未得到...
丽江玉龙县医院-丽江玉龙县医院附近酒店-玉龙县医院公交站点
丽江公交网提供最准确的丽江玉龙县医院公交站点信息,丽江玉龙县医院附近酒店,经过玉龙县医院公交车站的公交线路,并附有玉龙县医院公交站点图...
云南丽江玉龙县山火来袭 丽江主城大范围停电-搜狐滚动
2011年03月01日...并在黄山镇五台山成立火场前线指挥部,玉龙县县长和慧军赶赴火场指挥扑救。玉龙县政府昨日已组织武警支队支援官兵、森警玉龙县大队、黄山镇机关...
玉龙县图片_玉龙县旅游图片_乐途旅游网
玉龙县旅游指南 玉龙县首页 玉龙县简介 玉龙县旅游交通 玉龙县旅游景区 玉龙县最佳旅游时间 玉龙县图片 玉龙县节庆活动 玉龙县历史文化 玉龙县旅游禁忌 ...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