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地图 > 德宏州地图 > 梁河县地图
=== 德宏州梁河县高清地图 ===
=== 梁河县资讯概况 ===
李根源故居:位于县城以北3公里处的九保街,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爱国民主主义者、辛亥革命名将、民国元老李根源于1879年4月17日诞生于此。他在九保街的两幢故居,于1999年9月14日,由他的后裔移交给梁河县政府所有,即将被辟为李根源故居纪念馆。镇中有为纪念李根源而立的辛亥革命纪念碑一块,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书写的“太平寺”石刻,有宋朝时植的一棵古榕树,至今雄姿犹存。因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南逃缅甸时曾住此古镇,故还立有“永历帝跸驻处”古石碑一块。1956年3月在古镇附近发掘的“安南州印”(黄铜制造,重1.75市斤),经专家考证,就是永历帝奔缅时遗失之物。古镇附近还有元代小梁江(今曩滚河)古战场和历任都师练兵演习的场地先锋营(又名鳌山),昔日战壕遗迹依稀可见。1993年李根源故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德宏州旅游胜地之一。
龙窝温泉: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温泉涌量为6公斤/秒,水温80℃以上,还有大面积的蒸气地面。泉水中除含有适度的硫磺外,还有各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稀有元素,对风湿病、神经系统病等有特殊疗效。许多患风湿、皮肤病甚至瘫痪在床、久治不愈的病人,经到这里一段时间的蒸浴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加之这里风景秀丽、清执幽雅,现已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历史沿革:梁河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是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梁河各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十分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坝区傣族还处于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山区少数民族经济仍从属领主经济,景颇族还保持着较多的原始公社特点,只有汉族地区基本属于地主经济并兼有一点小规模的工商业,因而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文化极其落后。加之土司、地主、粮商的剥削垄断和匪患横行,使梁河各族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贫困交加的苦难深渊中。梁河,古名南宋,又名南甸,傣名勐底。西汉时属益州郡不韦县,东汉时属永昌郡哀牢县。从元置南甸军民总管府起,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区。明设南甸宣抚司。清袭明制。民国时期土流并治,先后设置八撮县佐和梁河设治局。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设军民总管府至1950年,南甸土司历史长达661年。1950年5月,梁河解放。这标志着各民族进入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时代。从此,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梁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至1956年,经过禁种大烟、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梁河的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进步和发展。195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705万元增至1107万元,增长57%;粮食总产达4509万斤,比1949年增62%,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给。1957年至1966年,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这期间,全县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受到了不少挫折。1958年急于搞人民公社化,分配上搞这样那样“不要钱”,生产上搞“大兵团”作战,既违背了经济规律,又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59年,粮食跌了200多万斤,加之搞“以粮为纲”,很多地方翻茶种粮,茶叶面积减少2696亩,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1962年以后,经过调整,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稳健向前发展。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59年增长2200万斤,茶叶发展到8561亩,增加4907亩。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浩劫,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也给梁河造下了严重恶果。直到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6956万元,财政收入仅189万元,“两个吃不饱”(农民粮食不够吃,梁河糖厂吃不饱)严重困扰着梁河经济的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贫困线上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改革为发展动力,不断解放思想,从县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战略和措施,调整生产关系,梁河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又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全县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7714万元,比1978年增长1.98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54元,增1.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19元,增13.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7元,比1989年增4.62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达到20平方米和18.3平方米。
三农工作:梁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1982年,全县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农村发生深刻变革的20多年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等项目,加快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科技覆盖率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使全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1984年,结束了吃植物油靠外调的历史。1989年,全县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受到国务院嘉奖。1991年,解决了“两个吃不饱”的难题。1997年,以魔芋、松香、柏籽仁、香料、核桃、板栗、桔子、西南桦为主的绿色产业初具规模。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424万元,比1978年增长2.74倍;粮食总产38401吨,增8.47%;甘蔗总产40万吨,增10.9倍;茶叶总产542.6吨,增1.23倍;肉类总产4180吨,增2.71倍;奶蛋、水产品有大幅度增长。全县粮食自给有余,肉奶蛋、水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林业工作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培育、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突出位置,同时致力于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化建设,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破坏,使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由1976年的26.3%上升到2002年的60.2%。水利工作围绕“两江一河”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及“五小”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1950年至2002年,共投资9951.6万元,完成各类工程595件,改善灌溉面积8.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32.95平方公里,改善了10.69万人和36471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基础设施:解放前,梁河无公路,无电。电讯极其落后,仅曩宋和曩宋芒东有2处农村电话。经过50多年的建设,至2002年,全县通车里程已达764.63公里;县乡公路实现了柏油化和弹石化,所有行政村和90%以上的自然村通了公路。95%以上的自然村通了电。特别是经过2001年至2002年的农电体制改革和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农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电价明显降低,每千瓦时平均电价降低了0.33元,预计全县每年减轻农民负担223万元。市内电话实现了程控化,农村电话实现了自动化;全县电话普及率5.98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36.28部/百人,农话普及率2.45部/百人。近几年来,还相继完成了潞盈路梁河段、通县油路、县城城区改造、第二水厂、农贸市场等建设工程,为今后梁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业平稳运行。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88.7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4064万元(含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628万元和上划中央所得税228万元),增长20.5倍。各项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415.7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9310万元,增长93.56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76.82万元增加到29461万元,增384.6倍。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78年全县仅有乡镇企业117个。至2002年末,全县已有乡镇企业1904个,增长15.27倍,从业人员6696人,总产值10730万元,营业收入14130万元,上缴税金418万元。不但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2002年末,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840户,从业人员2278人,注册资金1575万元;有私营企业42户,投资人数135人,雇工人数276人,注册资金3018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梁河新的经济增长点。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九五”期间,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易地开发、扶贫攻坚乡、温饱试点村、科技示范村、部门挂钩等扶贫活动,共投入扶贫资金4044.3万元,使全县贫困人口由“八五”末的6.9万人降至2.2万人。
阿昌阿露窝罗节:2001年末,梁河阿昌族人口为12093人,占全县总人口157532人的7.7%。属中国两个阿昌族聚居区之一,全国有3个阿昌族自治乡,仅梁河就占两个,即九保和曩宋阿昌族自治乡。据史书记载,阿昌族是最早活动在青海、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其中一部分很早就迁徙于川西至滇西一带。约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有一部分沿云龙、保山、腾冲迁陡,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古代阿昌族就是一个善歌好舞的民族,阿昌族的歌声清亮,阿昌族的舞蹈庄重凝朴。阿昌族最隆重最富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是“窝罗节”。1983年德宏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阿昌族人民的要求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正式决定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为“窝罗节”。1995年改为“阿露窝罗节”,节庆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0日,节日标志为弓箭和青龙白象。为了感谢传说中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创世之功和多次挽救人类的大恩大德,每年的初春或桑建花开的时候,阿昌人都要舞狮舞象,跳着阿露窝罗举行祭祀活动表示纪念。梁河县阿昌族阿露窝罗节活动首先是选神树。全寨男女老少要到山上选一棵标直的栗树作为神树,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后,才将该树砍下,不能肩扛,而是用无数条绳子栓着树身,由全体参加人员拖到寨子。其次搭建祭台。再次开始祭祀,神灵附体的大活袍(巫师)将五谷茶酒和鲜花水果摆上祭坛后,便挥舞起鹰尾大扇高声颂经,传唱遮帕麻遮米麻的创世史诗,赞颂人类始祖的大恩大德。接着狮子舞队和大象舞队,一齐参拜神座,向创世始祖致敬。之后,全体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鲜花绿叶,蘸着清清泉水,围着神座唱起则勒歌,跳起阿露窝罗舞,表示对祖先深深的谢意。节日活动可以持续几天至半月,这期间是阿昌姑娘充分展示自己美丽和聪明智慧的时节,也是男青年追求恩爱伴侣的大好时光。由此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爱情故事,成就了无数美满的姻缘。
德昂浇花节:德昂族(原称崩龙族),主要居住在梁河的勐来村“二古城”和勐宋村“白露头”两个自然村,位于亚热带半山区,住房多为竹木结构楼房。浇花节(也称泼水节)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于清明节后五至七天开始,历时三天。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内涵相同,但活动内容差异较大。“浇花节”的来源传说有多种:一种是古代时,天庭有七个仙女下凡,在湖水中沐浴,被崩龙人发现,即飞回天庭,仙女临飞时,告诉崩龙人说:若是思念她们,可塑佛像,每年替她们泼水沐浴;一种是释迦牟尼为关怀天下民间疾苦,见老天久早不雨,便告之崩龙族每年在堆沙节,各信徒提一桶水,泼于佛身,天即降甘露以拯救百姓;一种是释迦牟尼佛飞回天庭时,留下经书,要求崩龙族百姓每年举行堆沙节,便给佛泼水,佛会保佑崩龙人民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德昂族的“浇花节”便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下来,节日前,德昂人民准备丰富赕品,做糯米糖粑粑,造旋转喷水筒、搭小佛寺,赶制新服饰。过节时,全村男女,前往山中采摘鲜花,青年们敲着象脚鼓、芒锣在前引路,将鲜花采回,插满小佛房,表示献给神,然后男女集体舞蹈,节日还邀请各民族大联欢,增进了解,互相交流。泼水开始,人们手拿竹筒、水桶齐集小佛房前,听佛爷诵完经之后,用清水洗涤佛寺佛像和神坛,然后将清水倒入水龙槽内使水转动旋转花筒,将水喷洒于四周小佛像,人们喝口洗佛的清水,曰“吉祥水”。泼水仪式后,男女间即可互相泼水祝福,广场中锣鼓之声不绝。
文化卫生:南甸司署和李根源故里的保护和维护不断得到加强,并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河县志》和《梁河县地名志》分别荣获国家二等奖和省一等奖。2000年,梁河县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0%和94%。新中国成立之前,梁河仅有1所设备十分简陋的卫生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至2002年,全县已有国家卫生机构12个,共有病床259张,有卫生技术员351人;63个行政村均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218名:还有集体诊所1个,企事业卫生室10个,个体诊所11个,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预防和治疗网络。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昔日的“蛮烟瘴雨”之地,现已被文明、卫生、健康所替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落实,“晚生、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2002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4%o。今日的梁河,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生机盎然。梁河50年的巨变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各项工作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梁河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梁河县人民法院
梁河县人民法院...梁河县人民法院举证须知 法院新闻 梁河法院“六.一”前夕深入挂钩村关爱留守儿童[2011-06-09]...
梁河县医疗卫生人才网-提供2011年医生护士招聘信息-梁河县医院...
梁河县医疗卫生人才网又名万行医疗卫生人才网,网站创办于2002年,是一家提供卫生人才信息,医院招聘,医疗机构招聘,医生护士求职的专业性网站。信息覆盖了全国31个...
梁河县_百度文库
梁河县-梁河县 百科名片 梁河县地图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西南端、高黎贡山西麓坡阶地中的峡谷地带,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梁河县历史悠久,农业...
德宏梁河县担保/保险/投资公司-58网邻通
德宏梁河县担保/保险/投资网邻通为您精选了大量通过信用认证的德宏梁河县担保/保险/投资公司,您可以查询到德宏梁河县担保/保险/投资公司的企业简介、业务范围、信用...
梁河县相亲约会,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云南德宏州梁河县...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梁河县相亲约会,德宏州梁河县相亲约会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梁河县地图查询_梁河县旅游地图_同程旅游网
同程网旅游地图频道为旅游者提供最新最全的梁河县旅游地图,梁河县交通地图,梁河县导游攻略图及梁河县地形示意图,是您去到梁河县旅游的好帮手。...
梁河县情感,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云南德宏州梁河县情感网...
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梁河县情感,德宏州梁河县情感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梁河县农业旅游景区┃51766.com
梁河县农业旅游景区┃51766.com...如果在注册、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 请拔打010-51651766或者在线咨询 景区类别:梁河县农业旅游景区 首页>景区>农业旅游景区>...
梁河县 邮政编码查询-邮编库
您是在寻找梁河县相关信息吗?希望下面的梁河内容对您有帮助: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云南邮政编码>梁河邮政编码 说明:以上列表中的邮件编码679200不一定是...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