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地图 > 永州地图 > 江华地图
=== 永州江华高清地图 ===
=== 江华资讯概况 ===
风土人情:概况:在瑶族地区,流行着一种伴嫁歌舞的文艺形式——坐歌堂。与汉族地区相比,瑶族的婚姻则保持了自由恋爱的传统,父母包办等现象比较少见。恋爱阶段,青年男女无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以瑶歌为媒。他们通过瑶族传统节日如歌节、盘王节等,经及平时生产劳动中,进行对歌、相互了解对方情况,互诉爱慕之情。双方中意者,互换信物,即是订婚。订婚之后,通过相互帮助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结婚以后,可以男到女家落户,也可女到男家落户,所生子女,可以随母姓,也可以随父姓。瑶族的婚礼程序,有其独特的民族礼仪,尤以“坐歌堂”别具一格。传统伴嫁分为两步,新娘出嫁前二晚坐歌堂伴嫁,叫"伴小嫁";出嫁前夕伴嫁坐歌堂,称"伴大嫁”。入夜开始,通宵达旦,上半夜唱耍歌,下半夜唱长歌,第二天黎明时,跳伴嫁舞,之后新娘开始哭嫁。伴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或嬉笑逗耍,或传播历史、生产知识,或歌唱风俗人情,但主要还是围绕妇女生活和出嫁而唱,如赞姐妹、颂姐、女离娘、哭嫁妆、怨爹娘、骂媒人、做媳难、童养媳苦、分离歌、送别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轮唱、合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伴嫁舞多是生产劳动动作出升华,如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坐歌堂”是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以新娘和伴嫁姑娘为一方,以新娘的嫂嫂、婶娘和已出嫁的姐妹为一方,互相对歌。对歌分说郎、道情、盘歌三部分。“说郎”由婶、嫂一方提问,新娘一方回答新郎的人品、外貌及恋爱经过。“道情”是对歌的中心。双方运用大量的比喻、双关等手法,回忆共同相处的美好岁月,表示依依惜别之情。父母兄嫂在道情中,把如何待人接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处理好婆媳、夫妻关系等唱给新娘听,新娘都一一作答。这实际是新娘离家前,长辈对她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新娘也可以对父母兄嫂提意见,无论多尖锐,父母兄嫂也不能发气。这些都可以说是瑶家的好传统,也是瑶家母女恩爱、姑嫂和睦的重要原因。“盘歌”则是对歌双方互相猜谜,歌声委婉悦耳,歌堂呈一派热烈欢快气氛,一直唱到雄鸡报晓,接新娘的人们到来为止。瑶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历史遭遇、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备。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并完成了207国道境内的油化工程、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全面开通。全县已建成35千伏变电站6个、110千伏变电站1个(在建1个)、林区小水电开发完成投资6100万元,开发水电工程14处,新建小水电站5个、新增水电总装机0.8万千瓦。林区电网建设正加紧进行,全县大部分村用上了电。城镇建设初具规模,1985年11月,县城从水口迁到沱江,14年来投入城建资金4亿多元,使这座原来只有几千人口的古老小镇,发展成为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8万的初具规模的新兴城镇。
丧葬习俗:瑶族都实行土葬,老人垂危时,便为之梳头、淋浴、穿寿衣,亲属守候“送终”。死后移置厅堂(男左女右),全家举哀,子女前往亲友报哀,择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请师公做“道场”。家贫者则一碗水为之“开路”。死者若是师公,则要请同等水平的师公念咒,将尸体用红布捆在坐凳楼梯上,法事完后才入棺。出殡时,师公只引送到门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高山瑶不讲究什么“风水”宝地,只要在离住房不远的山脚,选上一地,即行安葬。现在,瑶族已经实行殡葬改革,丧葬办法开始试行火葬。
生产习俗:进入大山区的瑶族,当时因地广人稀,实行插标占地,刀耕火种,“种了这山种那山”。后随着人口增多,封建统治势力逐渐向大山区深入,瑶民的土地逐渐被侵占,为了生计,被迫借土耕种。借土的条件:“种树还山”。即瑶民在借种的土地上,播种作物时,要为“山主”种上林木;在护理作物时,要结合护理林木,待林木成长,土地不能再种作物时,才把土地和林木交还“山主”,再到别处借土耕种。造林,习惯“插条”和林粮间作。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旱禾、小米、乔麦、山芋为主,间种油桐、棕片、茶叶、药材等,肥料就是利用新伐地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烧垦的草木灰。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镰刀、斧头,辅以竹木工具。运输主要靠人力背、挑。背篓是瑶民最习惯用的运载工具。劳动形式,以户为单位,男女同劳动,需要请帮工时,被请的人不管自己的事多忙,都得去帮助。垦植大片山场,则采取按户或按劳动力入股,秋后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集体劳动。打猎是大山区瑶族人民的生产内容之一。主要是打野猪,只要发现野猪危害作物,就集体进行围猎,直至捕获或赶走为止。围猎时1~2人带猎犬觅踪,其余人守卡。捕获野兽的分配即使是背着的小孩,也可分得一份。个人捕猎,主要是放套绳和装弩。
之七:秦岩深处:?秦岩在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脚下。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有些读书文人避难岩中,故名“秦岩”。有石犀向岩,俗称“犀牛吸月岩”。有阴河自岩腹流出,从岩口下行数十米,称百步险。洞深约五里,行至深处,豁然开朗,可容数百人。洞中岩浆钟乳千姿百态,奇状怪景不可胜记,有犀牛望月、八仙飘海、狗望腊肉、马鹿衔花、老鼠偷桃、麻拐吃水、无字天书、擎天玉柱、杨梅落地、金山玉岭等最为有名,称为“秦岩十景”,尤以“仙人田”奇特,胜似瑶池仙境。历代刻碑题咏甚多,洞口有“秦岩”二字,相传为汉代大文学家蔡邕所书。
居家习俗: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为一栋三间,名曰“三间堂”。正屋两侧多用杉条另辟两间,俗名“披杉”。东间堆放杂物或作畜圈、厕所;西间作伙房、洗澡间。瑶族习惯洗热水澡,不论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种“吊楼”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居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现在,“茅寮”式房屋逐渐减少。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砖木结构,上盖青瓦、二层窗户形式的“三间堂”楼房。楼上虽有窗户,较矮,不住人,用作储存室。中堂开大门,两侧有侧门。
发展条件:江华是一片前景广阔、贤才驰骋的“疆场”。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大发展的先机,唤醒了大瑶山的沉静。江华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在不断地探索中确立了“做山水文章,兴特色产业,下效益功夫,求重点突破”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只争朝夕,万众一心,实干拼搏,开拓进取”的“江华精神”,劈山开路,扬帆出征,古老的瑶山发生了震古烁今的巨变,呈现出一派千帆竞发、百业兴旺的繁荣景象。农村畜禽成群,瓜果飘香,蔬菜、烤烟、生猪、松脂、山苍籽、药材等外向型商品生产基地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农副产品加工业如火如荼,前景灿烂,风味独特的瑶家腐乳、瑶家腊味,唯我独尊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珍珠椒、香菇、山珍野菜,倍受消费者青睐,令瑶山名闻天下。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卷烟、建材、竹木制品、林化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开采,不仅是地方财政的强劲支撑,而且有力地推动着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的进程。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商贸流通车水马龙,码市、大圩、白芒营、涛圩等边贸市场红红火火,商贾云集;县城建设一日千变,新颜纷呈,现已跻身省级文明县城行列。水电开发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4万千瓦,一头挑起了振兴民族经济的大梁。县乡村道四通八达,千里瑶山村村通电,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全面开通,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农村供水和环境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为栖凰引凤培育了一片片苍劲茂密的树林。科教文卫事业蒸蒸日上,民族教育跨入全省、全国先进县行列,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谱写了“两个文明”齐飞的崭新篇章
永州江华县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局长何永亮 腐败|青岛论坛-半岛社区...
江华县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局长何永亮,一个党的基层干部,应该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湖南江华县一中山泉文学社-文学社 山泉 湖南 江华县 江华瑶族...
湖南江华县一中山泉文学社,湖南省重点中学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山泉文学杜1983年诞生于湖南最南端的大瑶山深处。这股小小的“山泉”,翻越了崇山峻岭,流进了...
江华县妇幼保健院,无_医元网
江华县妇幼保健院:江华县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5年,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382平方米,在职职工68人,卫技人员61人,中高级职称16人,床位28张,下辖23个乡(镇、...
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江华一中,校园网,校园新闻,留言一中,江华,江华县,瑶岭,小水电,信息技术...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站长:Admin 管理员:Manager 程序编制:Lianzhe 2009.3 ...
湖南江华县一中-湖南企商
湖南江华县一中 湖南江华县一中 联系人:黄妙华(电教器材管理员)联系人职务:EMAIL:QQ: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华县沱江镇江华一中...
永州市江华县
永州市江华县...·江华县康复医院:2326821·江华瑶家宾馆:2321199·旺盛木才公司:22694876·伊衣秀时装中心:6549758·永州市建华实业有限公司:6523864 ...
大圩镇[湖南省江华县]_互动百科
大圩镇[湖南省江华县]-大圩镇是镶嵌在“神州瑶都”西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处于湘桂两省结合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7.77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2...
江华县民族中医院医用电梯项目采购公告
江华瑶族自治县政府采购中心受江华县民族中医院的委托,对其新大楼医用电梯进行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前来参加投标。...
江永地图,江华县地图
江永地图,江华县地图是永州最权威的网络地图,能详细提供永州地图,永州市地图,永州电子地图,永州市电子地图,永州市区地图,永州旅游地图,永州公交地图,永州市交通地图,...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