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地图 > 成都地图 > 都江堰地图
=== 成都都江堰高清地图 ===
=== 都江堰资讯概况 ===
城市特点: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因堰而兴的城市,文物古迹众多。都江堰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水文化摇篮"。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45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都江堰市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重要地区。自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这里先后为道、郡、军、州、县所在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成都平原西通藏卫、北达甘(肃)青(海)的交通枢纽,川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阿坝、甘青所产虫草、贝母、鹿茸、麝香、大黄、羌活、甘松、羊毛、牛羊及野牲皮张等各种山货药材汇此转口集散,阿坝及甘肃、青海各族人民所需之粮食、盐巴、茶叶、布匹及日用百货和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这里远播山后各地,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清以后,人口发展,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更加繁荣,和邻近州县相比独具大埠风貌,享有"小成都"之美誉。市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古堰、古城、古关隘、松茂古道与颇具特色的民居相映成趣,山、水、城、林、堰、桥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都江堰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山水秀丽,森林茂密,物产丰富,2000多年来留下了众多的墨宝踪迹、轶闻趣事。市区西南以"天下幽"著称于世的青城山,山形如城郭,葱郁苍翠,四季常青,秦时就是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自汉代张陵"结茅传道"后,名声大振,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祖庭,有"神仙都会"和"第五洞天"之称,被誉为"活的道教文化博物馆"、"楹联、匾额、石刻宝库"。市区西北有"人间仙境"之称的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山、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构造形成于1.9亿年前的三迭纪后期,三叶虫、珊瑚虫及腕足动物的化石随处可见,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银鹊等"活化石"生机勃勃,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时常出没其间。多变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原始古朴的森林风光构成了华西亚高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展现出雄奇、原始、古朴和野、秀、幽的景物特色,被前来考察的中外专家誉为"自然博物馆"、"野生动植物基因库"。都江堰市有矿产资源数十种,水能资源及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砂、河沙等建筑材料极为丰富。已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力、建筑建材、食品、冶金、轻纺、医药、化工等8大支柱产业。
历史沿革: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88年,撤销灌县设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区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名居,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汉,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7年,都江堰市面积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万,辖12镇16乡。市政府驻灌口镇。1999年,都江堰市辖12镇、16个乡: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2000年,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21980人,其中:灌口镇75059、幸福镇122728、蒲阳镇26163、聚源镇30985、崇义镇26460、天马镇29936、石羊镇26377、柳街镇21828、玉堂镇20894、中兴镇26620、青城山镇10287、龙池镇6155、胥家乡26340、驾虹乡12307、金凤乡14404、向峨乡14350、土桥乡12397、安龙乡11347、大乐乡11477、徐渡乡16524、沿江乡15006、民兴乡13389、青城乡15671、大观乡10761、两河乡4721、白沙乡8472、麻溪乡5511、虹口乡5820。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1号)同意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将原青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城山镇;青城山镇政府驻原青城镇场镇正中街。将原麻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紫坪铺镇;紫坪铺镇政府驻紫宽街。将原金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蒲阳镇;蒲阳镇政府驻和平街。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胥家镇政府驻石龙上街。将原土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义镇;崇义镇政府驻官家花园。将原沿江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柳街镇;柳街镇政府驻五一村。将原徐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石羊镇;石羊镇政府驻政府街。将原大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龙镇;安龙镇政府驻海棠路。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观镇;大观镇政府驻双风路。2004年,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幸福、蒲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个乡(向峨、虹口),49个社区委员会、333个村委会;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物产资源:农业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有川西植物园之称。辟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区。
在变化中求发展:李冰创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成都平原的繁荣;而成都平原经济的发展,又要求都江堰在更大程度上发展,这是一种相互变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历史上都江堰的开发目标的演变与扩展,尤应注意。《史记·河渠书》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显然其开发目标是防洪、行舟(漂木)、灌溉。灌溉并未列在首位。《水经注·江水》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水经注》又记:“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这时诸葛亮已认识到都江堰是农业的根本,蜀汉国的依靠。不仅派堰官兵丁护之,还开凿了红安河,扩大灌溉面积,灌溉功能已大大提升。到宋代,提法更为明晰,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下诏“蜀江之利,置堰溉田”,指出:“李冰为蜀守凿离堆,遂捍水以溉民田。”即李冰凿离堆,拦水灌田。赵忭的《成都古今集记》中说:“灌溉川西南十数州稻田。”《宋史·河渠志》记载:“县各置籍,凡堰高下、阔狭、浅深,以至灌溉顷亩、夫役工料及监临官吏,皆注于籍。岁终计效,赏如格。”灌溉之功已升为首位。《元史·河渠志》记道:“至是,虽缘渠所置碓皑纺绩之处以千万计,四时流转而无穷。”水能利用已有一定程度。清雍正十一年(1730年)时任四川巡抚的宪德,对都江堰灌溉田亩进行了清丈,向朝廷送《都江堰酌派夫价疏》奏折,当时,灌溉灌、郫、崇、温江、新繁、新都、金堂、成都、华阳九县田76.53万亩(折合今5.1万hm2)。光绪年间恢复发展到14个县。1943年统计灌溉面积为17.7万hm2。1955年灌溉面积为18.8万hm2。以上记载,充分说明历史上都江堰灌溉功能逐步提升到首位,从始建到解放初,灌溉面积翻了四倍,水能也有一定的利用。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有巨大飞跃。首先,开发目标已拓宽为灌溉、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漂木、水产、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已达66.7万hm2以上,比解放初期又翻了四倍,受益范围达36个县;其次,都江堰已由一个历时2000多年的单纯自流引水工程演变成为一个蓄引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第三,解放后建设规模之宏大,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灌区向东南西北延伸,从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穿山越岭,筑堰建闸,建筑物以数万计,干渠长近2500km,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生产设施。
地震影响:正作为距离"5.12"地震震中距离最近的城市,四川省都江堰全市3091人死亡,10560人受伤,140人失踪,城区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30多亿元。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经受住2008年5月12日8级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及1000多处文物的安全。重灾地区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好,二王庙、青城山道观受损。2000年底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青城山与都江堰地处此次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带,四川省文物局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地余震不断,但处于岷江中的水利工程尚未有受损的迹象,目前,仅有报告称景区大门受到轻微损坏。已知的消息是,处于岷江中的这几处设施,目前基本无恙,虽然近日余震不断,但因为其设计具有相当的防震性,相信鱼嘴、宝瓶口、飞沙堰这几处重要设施应无大碍。这也是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仍能在今天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的原因。而处于都江堰市西门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庙是国内最大一处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历史上曾经过多次重建,二王庙已经垮塌。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的青城山属于道教胜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观约百余座,有数座道观出现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观寺庙,也出现墙体裂缝等多处受损迹象。
变化中探求科学管理:都江堰不仅以其工程结构科学合理而著称,也以其科学管理而闻名。都江堰历史中的河势在变,水沙条件在变,地区经济发展在变,都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以适应变化,可以说都江堰历史是一部连续发展的历史,是不断维修、更新,以维持最佳运行状态的历史,这是都江堰永葆青春的奥妙。都江堰工程管理有一段由粗放到严密,由传统方式到现代化的过程,管理制度也由简略逐渐详细。李冰建堰时,直至唐代,都江堰的管理还是较为粗放的,也疏于史料记载。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到宋代已形成每岁“穿淘”制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谓之‘穿淘’”。对水则的记载,表明宋人对引用水量多寡十分关注,并得出规律性认识,管理上对待郎堰高度定在水则第4划,宝瓶口水到第六划,就够灌溉之用。“离堆之趾,旧镵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对于“深淘滩,低作堰”这一重要管理法则,明清文献中有人提出是李冰遗训,但史料不足为证,民国时期四川省水利局编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述要》引宋曾敏行的《独醒集》说此六字是宋开宝年间重刻,也就是说宋以前就有了,此说因在今本《独醒杂志》中查不出而受到当今学者质疑,文献中正式明晰记载的是元代揭篌斯《修堰碑》,《元史·河渠志》也作了明确记载,说明斯时已正式明确为维修管理法则了。传统的“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的治理方法,如今已进一步深化,而被赋予了更科学的内容。这一飞跃始于1938年四川省水利局设立都江堰治本工程设计室,在李赋都的主持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成都水工试验室又做了水工、冲刷、回水、高地灌溉等一系列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做了大量的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灌溉试验,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1981年,根据原型观测得出,“三字经”中的“分四六、平潦旱”这一“四六分水”已是一个历史概念,而不是目前事实的结论。按都江堰治理的根本法则是“因势利导,因时制宜”,而三字经中的“遵旧制、毋擅变”就显得呆板保守了。都江堰管理局几十年来在工程管理上就有很多改革创新,比如在继承传统岁修制度基础上,又提出“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前者可以维持工程现状,后者则保持工程的更新和稳固。历史上岁修制度都是先外江、后内江,而自1955年起改为先内江、后外江的岁修顺序,这是都江堰岁修管理上一项重大改革,缓解了成都工业用水及春灌用水等等诸多矛盾。不难看出,都江堰在历史变化中,探求科学管理,正由传统管理方法进入现代管理模式。
概况:都江堰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设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距都江堰景区24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都江堰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完成于秦惠文王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灌县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说明都江堰水利在该市所占位置的重要。都江堰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
城市现状:都江堰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旅游城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49.3亿元,到2009年GDP达116.6亿多元。现有工业企业1435家,年工业总产值54.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年创利税超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7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8.5亿元。是四川省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市之一,位列第五名。1949年以来,陆续兴建了都江机械厂、青城造纸厂、都江造纸厂、宁江机床厂、都江电力设备厂、青城钢铁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正筹建总投资13亿元、年产100万吨的水泥厂。即将开工的紫坪水库电站,装机容量68万千瓦,总投资近百亿元。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6亿元,利税过亿元。有耕地3.1万公顷,90%以上属自流灌溉,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建成了5个高效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量2.7亿公斤,是国家确定的粮油生产基地县(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19元。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7%。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208科、1130属、3127种,其中木本植物1000种,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植物46种,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猕猴、扭角羚等3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是全国植树造林百佳县(市)和全面绿化达标县(市)。市内交通发达,成汶铁路直达市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213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市境东西,国省道、县市道、乡村道、专用道已形成都江堰市交通网络,通车里程近千公里,黑色化、水泥化的高等级和次高等级公路占1/3以上。市区开通15路公共汽车,20余家出租汽车公司拥有各种档次出租车700多辆。开通了国内数字分组交换网,建成全数字通信网。建成了900MAZ移动通信A网基站。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3400门,每年以四五千门的速度发展,实现与成都028大网的联网升位,城乡全部实现国内电话直拨。全市小水电装机容量13万多千瓦,人均用电量是全国人均用电量的3倍多,是全国基本电气化试点县(市)。铺设了天然气管道,能源供应充足,结构合理,是全国农村能源建设试点县市。有国家科研机构5所,集科工贸于一体的民办科研机构76家,涉及电子、机械、医药、化工、轻纺、食品、建筑建材等行业和农业、林业、水产等,有数十项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有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东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都江教育、学院、成都大学分部、宁江职工大学等,有省属中专3所,成都市属中专1所、技工学校4所,普通中学40所,职业高中2所,小学230所,在校学生8.6万名。其中都江堰中学为省级重点高中,徐渡职业高中为全国重点职业高中。有各类卫生机构112个,医院35所,病床3000张,卫生技术人员3000多人,是全国牙防先进县(市)和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市),还消灭了血吸虫、地方性甲状腺肿、疟疾等地方性疾病。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保持了全国卫生城市称号。1949年后,曾先后5次制定市政建设规划。1978以来,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共27平方公里的新市区,形成了旧城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新城区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的城市建设格局。到2010年,随着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都江堰城区面积达到37.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30万。
都江堰市工程机械厂
www.djygcjx.com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丰都庙邮编:611830电话:028-87284313 87293950 都江堰市工程机械厂...
都江堰市驾虹小学_网校首页
都江堰市驾虹小学 都江堰市驾虹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都江堰市大乐学校
都江堰市大乐学校 都江堰市大乐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都江堰市科龙建筑装饰材料厂
都江堰市科龙建筑装饰材料厂始建于2002年,位于都江堰市聚源镇成灌高速聚源站入口旁,距世界文明的都江堰8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及资源得天独厚。...
都江堰市楼盘查询-成都城市房产
成都都江堰市楼盘小区查询结果。...都江堰市 平均房价13,232元/㎡(+17.3% 水郡 都江堰市 平均房价11,817元/㎡ 芙蓉青城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柳街中学
都江堰市柳街中学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都江堰市石羊中学_网校首页
都江堰市石羊中学 都江堰市石羊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都江堰市胥家学校_网校首页
都江堰市胥家学校 都江堰市胥家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都江堰地图,都江堰市地图,都江堰电子地图,都江堰三维地图,...
地图搜索 周边搜索 公交搜索 三维都江堰欢迎您 都江堰地图,都江堰市地图,都江堰电子地图,都江堰三维地图,都江堰公交地图,都江堰交通地图_e都市...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