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地图 > 平凉市地图
=== 甘肃省平凉市高清地图 ===
=== 平凉市资讯概况 ===
军事地理: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之重镇,是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平凉一直是历代以来的军事重镇,原因在于:第一、平凉是俯控关中的战略制高点。平凉川是黄土高原,关中是平原,当中无险可守,平凉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平凉看下来,宝鸡到西安这个扇面都在攻击范围内,如虎口之肉。所以,如果不能控制平凉的话,关中的安全就没有任何保障。第二,平凉是扼守西北的锁钥。关中,陇西,银川河套是西北三个重要战略区,呈扇形分布于平凉周围,平凉正好处于扇柄位置:——左控关中之腹心;——右拊陇西之背,虽隔六盘山,但并不险峻,不难翻越,一出六盘山,就兵临天水城下,威胁兰州,可以切断西北和内地的联系;——向西北剑指河套之侧翼;——向东可以通过陕北和河东取得联系。而平凉川本身是一块有居民有农业的平地,可以就地取食,所以也是良好的屯兵之所。因此,平凉成为西北军事要地,历代的用兵之所,历史上在这里发生过无数的争夺。不过他的最主要作用还是控制关中,和关中的联系也最多最方便,所以应该和关中西部合在一起。
历史沿革: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秦时期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的版图,属北地郡。两汉时期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三国时期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南北朝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于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时期开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大业初又废州置郡,平凉市属平凉郡。唐时期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宪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唐末,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五代时期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公元九四零年)改属渭州。宋时期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时期金代开六盘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元时期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时期明代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明朝有平凉通判——油恭。清时期清初沿明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民国时期一九一二年即民国元年废府,仍设道。一九一三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一九三五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建国后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一九五零年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复华亭县。一九六四年元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2002年平凉地区撤地建市。2002年6月2日国务院(国函[2002]46号)批复:1.同意撤销平凉地区和县级平凉市,设立地级平凉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崆峒区西大街。2.平凉市设立崆峒区,以原县级平凉市的行政区域为崆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西大街。3.平凉市辖原平凉地区的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和新设立的崆峒区。
煤电产业———打造甘肃最大能源煤化工基地:平凉属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地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市。市内华亭煤田为甘肃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35.75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4%,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国最好的气化用煤。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18户,矿井31对,年设计生产能力2200万吨以上;发电公司3个,总装机容量154万千瓦。2008年,全市原煤产量2014万吨,发电量93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二分之一强和近六分之一,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临洮干甜醅:临洮干甜醅,酒香浓郁,入口香甜,品质绝佳。由于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长久保存而不坏,还便于携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既可干食,还可加少许开水食用。其制作历史悠久,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平凉特产:临洮凉面:临洮凉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热夏凉之特点。制作时用精粉、蓬灰,扯为宽、细两种面条。下熟后以芥茉油、油泼辣子、大蒜、精盐、红豆腐、汁汤拌匀,使面条金黄发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许囱肉后,吃起来面条柔韧爽口,滑嫩,酸咸辣齐具,味中有味。
古文化遗址:平凉市境内现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除采集到石器外,还有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足以证明早在60万年前辖境内即有人类活动。大岭上遗址1976年夏由刘玉林和何浩林在泾川县太平乡梅家洼岭背后村首次发现一批石制品。后经多年调查清理,共发现石制品41件,其中典型的石器8件,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一器多用的大尖状器。总体上类型单调,制作粗糙,无规律可循,呈现出明显的原始性。遗址地层断面出露明显,古土壤条带清楚。石器存于第二层和第五层。据测定,第五层古土壤条带地层时代约与蓝田公王岭地层相当,即距今约115万年—65万年,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迄今为止,系甘肃境内惟一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第二层约与北京猿人时代相近,距今约70万年—23万年,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牛角沟遗址1974年初,由刘玉林在泾川县泾明乡东庄村牛角沟发现一件打制精美的石球和两件石片。后经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专家亲临现场考察指导,于1975年初刘玉林在同一地点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和几十件石器及中华鼢鼠、披毛犀、鹿、马、牛等动物化石。人类头骨化石仅存右额部一小片、右顶骨大部、较完整的石颞骨、枕骨的大部和左顶骨一小部。专家断定为一“20岁左右的女性青年个体”,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其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距今约3—5万年,是甘肃境内第一个有人化石的遗址。南峪沟遗址位于泾川县飞云乡南峪村东200米处,系1976年发现,属旧石器晚期遗址。发现的石器有石斧、石英、石片,并伴有马、羊等动物化石7件。双堡子沟遗址位于庄浪县南湖镇双堡子沟,1982年发现,后经1986年和1988年2次复查,在杂色粘土层中发现10多件石器,多为刮削器,其中一件白色石英岩制成的类似高背盘状刮削器较为精细。中国《人类学学报》认为“其加工方法和形状与甘肃东部的环县刘家岔的石器接近”,系旧石器晚期遗址。伴随石器出土的有披毛犀牛、牛角、羊角等化石。长尾沟口遗址位于庄浪县朱店镇水洛河西岸长尾沟口。早在1955年即有发现,后经1986年、1988年两次调查,在沟口两侧断崖上采到石器;并于其剖面下方发现一脱层的人类头骨化石。后在沟口右侧黄土层下亦发现石器,两处石器计20余件,其中有白色石英岩制成的凹刃刮削器。遗址土样经兰州大学地理系实验室测定为距今27100±600年,脱层头盖骨鉴定为晚期智人。石洞门遗址位于庄浪县阳川乡李家湾西北500米山坡上,1988年发现,属仰韶文化遗存。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遗迹有粟窖一处,呈倒纺锤形,口径1.2米,底径2.5米,深1.8米,内有20厘米厚粟粒,已碳化。遗物有庙底沟类型彩陶罐、盆、碗、尖底瓶等,纹饰有勾叶圆点纹、夹砂乳灯纹等。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家塬遗址位于庄浪县南湖镇北关村余家塬东南100米处。属仰韶文化遗存,涵汉文化、宋文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出土遗物有庙底沟类型彩陶盆、钵、尖底瓶、罐及汉瓦、汉灰陶罐、宋碗、豆青瓷残片和白瓷残片。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鲁家塬子遗址位于崇信县铜城乡麻堡子村西南200米处,?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属仰韶文化遗存。面积约2.9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0.5—3米深。暴露遗迹有袋形灰坑。遗物有半坡和庙底沟两种类型的尖底瓶、钵、盆、罐、陶纺轮、刀、石斧、石环及彩陶片、红陶残片。纹饰有鱼纹、几何纹、宽带纹、曲线纹、绳纹、附加堆纹。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坡遗址位于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西北100米处,?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1.8—4.4米深。遗迹有灰坑、白灰面。遗物有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齐家文化的钵、盆、尖底瓶、罐、石刀、石锛、石铲、石斧、石凿、石环及彩陶残片、灰褐陶片等。纹饰有几何纹、孤线圆点纹、粗绳纹、篮纹、锥刺纹。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家台遗址位于崆峒区柳湖乡王坪村吊庄20米处的台地上。1958年发现,属仰韶文化兼有齐家文化和周文化遗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遗迹有灰坑、白灰面、灶。先后出土遗物有尖底瓶、碗、钵、杯、石斧、石刀、石锥、石球、石纺轮、骨椎及大量红陶、灰陶、彩陶残片等20多件。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番子坪遗址位于静宁县李店乡深沟河西南岸的台地上。属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遗迹有灰坑、灶坑、陶窑、白灰面、墓葬。遗物有陶罐、陶瓶、陶鬲、陶钵,陶质多为细泥红陶、夹砂灰陶、夹砂杜红陶。遗址上分布有汉墓,清理发掘4处,出土文物400余件。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山遗址位于灵台县中台镇许家沟村达溪河北岸二级台地上。属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周代、秦代、汉代文化叠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遗址的硬地面是一种近似混凝土的材料铺就,表面青色、光硬,内含小石子,长度为20多米,厚为20—30厘米,是地面建筑遗址。遗物有红陶尖底瓶、红陶黑彩钵、红陶罐、红陶绳纹瓮和绳纹罐、断片及汉代灰陶罐、陶仓等。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堡子山遗址位于灵台县梁原乡横渠村,属仰韶文化兼有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以上。遗物有红陶钵、尖底瓶残件、刮削器、陶铃、骨铲、石斧、石锛、石凿等,同时伴有秦、汉、唐、宋各代陶器出土。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家咀遗址位于灵台县百里乡稔沟蒋家咀川台地。属仰韶文化兼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遗迹有灰坑、白灰面。遗物有细泥红陶片、灰陶片、刮削器、磨制石器及红陶盆、罐。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姚李遗址位于灵台县独店镇姚李村,属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距地表4至6米。遗迹有袋状灰坑、白灰面。遗物于地表可见,有泥质陶片、夹砂红陶片、夹砂灰陶片和大量素面灰陶片及蒜头陶瓶、红陶盆、钻眼石斧、石凿等。纹饰有篮纹、堆纹、细绳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草脉殿遗址位于灵台县什字镇草脉村,属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6米。遗迹有袋状灰坑、白灰面、半地穴居址、谷窖。谷窖底存有0.8米厚的谷粒及谷秸,已碳化。遗物有褐陶罐、灰陶折肩罐、残骨针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口柳家遗址位于庄浪县水洛乡川口柳家村东100米,水洛河东二级台地上,属寺洼文化遗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0.8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遗物有马鞍口罐、鼎和铜尊、铜剑、残戈、夹砂红陶片、器物残片,纹饰有素面、附加堆纹、绳纹。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狮子洼遗址位于庄浪县水洛乡徐家下碾村西200米,属寺洼文化遗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上大量分布寺洼文化墓葬,1981年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泾渭考古队对狮子洼104座墓葬的发掘,清理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多,有双马鞍口罐、齐口罐、五联罐、白彩灰陶罐、黑彩红陶罐。铜器有戈、矛、刀、镞等。出土陪葬牛、马、羊动物骨骸,并有松绿石、玛瑙珠等饰物出土。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沟遗址位于平凉市西二十公里安国乡东沟,属寺洼文化遗存。1958年由山洪冲刷致裸露而被发现。面积约1万平方米,包括墓葬遗址和庙坪居住处遗址。内有伸肢仰卧的人骨架一具。遗物有红陶罐、陶鬲、陶壶等陶器20余种。另有铜鼎、铜铃、铜戈和石刀、石斧及蚌泡、贝饰等遗物。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山上遗址位于崆峒区白水镇白水村西南100米处。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有灰层、灰坑、白灰面遗迹。出土遗物有较完整的陶器尖底瓶、缸、席纹印模,还有石丸、石锤及蚌饰品等。属仰韶文化,兼含齐家文化。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塬坪遗址位于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嵋岘村塬头100米处,暴露遗迹白灰面、灰坑、灶坑、火种坑等,地表有多种陶器(含彩陶)残片,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199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沟坪遗址位于灵台县新开乡寺沟坪。遗址长50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文化层厚1—3米。遗物有细泥红陶鬲及细泥彩陶片和盆口沿、瓶颈等,属仰韶文化。周家坪遗址位于灵台县梁原乡景家庄村周家坪黑河南岸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4500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出土遗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细砂红陶、夹砂红陶、鬲口沿、罐口、缸底、骨锥等,同时有春秋时期的灰陶豆、陶簋、青铜车马銮铃、戈、矛、锛、削、镞以及三个大小有序的铜鼎和稀有文物铜柄铁剑一把,属齐家文化兼存周文化。高家沟遗址位于静宁县葫芦河、李店河、清水河三水交汇处的仁大乡高家沟村南50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灶坑、烧窑坑、火种坑、白灰面、墓葬。出土遗物有陶罐、瓶、盆、钵和石斧、石刀、蛋丸纺轮等。陶器多为素面细泥红陶、夹砂灰陶和彩陶,纹饰有篮纹、绳纹等。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马家窑文化,兼含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窦家坪遗址位于静宁县贾河乡窦家坪村东250米处的河谷台地上,面积5.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1.7米,暴露遗迹有灰坑、灶坑、烧窑坑、墓葬。出土遗物有旋涡纹彩陶瓶、灰陶瓶、星月形堆积纹夹砂红陶缸和石斧、玉铲等。陶器多为绳纹素面红陶、彩陶等,属齐家文化。郭家塬遗址位于静宁县深沟河西岸深沟乡上扬村南200米处,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灶坑、火种坑、白灰面等。出土遗物有素面绳纹细泥红陶、夹砂灰红陶和多种纹饰的彩陶,且有一组庙底沟文化类型的陶盆、陶碗、陶杯等。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兼含齐家文化。寺坪塬遗址位于庄浪县水洛镇东南部水洛南、北两河交汇处三角地带。1958年发现,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米,有大量袋状灰坑、烧红土居住面、灶坑等。1992年又发现一巨大灰坑,底径8米、残深6米。出土陶片显示有宽带纹钵、窄带纹钵、勾叶圆点纹钵、弧线纹敛口罐、圆口变体鱼纹盆、杯口尖底瓶、细泥红陶直口钵,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吴家沟遗址位于庄浪县朱店镇吴家乐观村北部。1958年发现,面积1.25万平方米,文化遗迹有大量灰坑、灰层及草拌泥居住面。地表遗留陶片显示有细泥红陶杯口附加堆纹尖底瓶、直口钵、敛口彩陶罐、平口沿彩陶盆、平口沿灰陶尖底瓶等。1971年出土一红陶兽头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姚家沟遗址位于崇信县锦屏镇关村西南60米处的?河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4.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3米。断层暴露有袋形灰坑和灰层。出土遗物有彩陶盆、红陶钵、灰陶鬲、罐、釜、盂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兼有战国时秦文化遗存。
旅游产业———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崇信县境内的4A级景区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自成风景,引人入胜。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旖旎多姿。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独具魅力。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先后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化名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8家,旅行社15家。与周边14个城市建立了旅游经济区域联盟,共同构建了丝路遗珍之旅、寻根朝觐之旅、红色教育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成为甘肃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陕甘宁三省(区)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开发出了五大类上百种旅游商品,发掘恢复的“中国纸织画”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是您投资兴业的热土。我们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对全市各旅游景点门票均常年优惠,对外地旅行社组团来平旅游进行奖励,对旅游招商项目在土地开发、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全面优惠。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及社会各界前来旅游观光、开发建设,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平凉教育科研信息网
2010年平凉市中考各学科试题质 语文学科 2010 年平凉市中考语文试题紧密围绕考纲要求,...
甘肃省平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华亭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庄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静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平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平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甘肃省计量测试检定东部分中心...
平凉百姓网
在平凉百姓网,您可以免费查找平凉本地最新最全的二手物品交易、二手车买卖、房屋租售、宠物、招聘、兼职、求职、交友活动、生活服务信息。还能免费发布这些信息。...
甘肃平凉民政
10-10 陈伟在市政府第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07-3007-30 网站管理:甘肃平凉民政局 技术支持:民政部信息中心地址:平凉市红旗街110号...
平凉市-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凉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平凉市 平凉历史照片 汉语拼音Píngliáng Shì 简称平凉 别称陇东 平凉市在甘肃省的地理位置 概览 国家 省...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关于印发平凉市城镇居民基本.文章总数:294...
平凉电大
平凉市教育局主持召开开放大学建设专题会议(2011年4月6日)[99]【摄影报道】平凉电大圆满召开全市电大工作会(2011年4月2日)[102]平凉分校成立工作研究会 谋划开放...
平凉市-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凉市 平凉历史照片 简称平凉 别称陇东 概览 国家 行政区类型地级市 平凉市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东部,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编辑]历史苻坚消灭西凉后设立平凉郡...
平凉市红十字妇科医院-主页
平凉市红十字妇科医院是平凉地区最好的妇科医院。医院地址:平凉市崆峒区解放路8号 咨询电话热线:0933-8625555...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