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地图 > 宝鸡市地图 > 凤翔县地图
=== 宝鸡市凤翔县高清地图 ===
=== 凤翔县资讯概况 ===
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煤、陶瓷粘土、石料等。其中石灰石总储量为3.3亿吨,是我国少有的石灰石优质矿。
九、卫生、体育: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得到加强。2009年底凤翔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5所,拥有床位964个,卫生技术人员1615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90%。截止2009年底凤翔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2.0万人,参合率达到97.8%,参合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全年共为19.8万人次参合患者报销补偿医药费用3935.8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92.5%,其中住院患者3.6万人次,补偿住院费用3746.8万元,人均补偿795元,获得了全省新农合先进县的荣誉称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提升,覆盖面扩大。2009年“七苗”接种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上。其中卡介苗接种率95.6%、糖丸接种率99.2%、百白破三联接种率99.5%,麻苗接种率99.4%,乙肝疫苗接种率95.5%,完成乙肝疫苗接种7341人,接种率96.4%;乙脑疫苗接种1.1万人,接种率92.9%。持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和规范合法医疗机构行为,共检查医疗机构190户,处罚169户,责令改正21户,罚款7.3万元,查处非法行医22户,其中立案查处17户。体育事业以“和谐中国、全民运动”为主题,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09年先后组织群众举办了凤翔县老年人门球赛和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庆祝表演活动,组队参加了省、市“西凤杯十五年”、县长杯乒乓球赛各一次,市第十六届木兰拳比赛和市农民中国象棋“棋王”赛及“千人百村农民篮球赛”,组团参加了市第九届三级干部运动会。在宝鸡市第九届运动会上获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2枚。
行政区划:本县清代前政区资料散失无考。清雍正年间(1723~1735),全县分为39里402甲。1、东乡(辖8里,106甲),审平里,辖田家庄、寇家庄、新增务,共13甲。三阳里,辖东白村、尹家坞,共13甲。玉祥里,辖玉祥、北务、九龙,共9甲。横水里,辖横水、紫柏、桶王、扶村,共17甲。申都里,辖南北光耀、南北小里村、唐志庄、南务村、官帽头,共20甲。善鸣里,辖西坊村、侯丰、庵夹渠、权家庄,共16甲。普润里,辖申都、马村、十里铺、寺头,共9甲。仁胜里,辖六道村、六营、义坞堡、瓦窑头,共9甲。2、南乡(辖8里,82甲),康家里,辖康家庄、宋家村、铁炉头、马洛社、淡村,共10甲。侯丰里,辖虢王、谢家堡、龙家湾、姚家堡、晁家堡、菊村、张家堡、港头,共11甲。兴国里,辖杨丹村、汶家村、江湖村、郭家凹、彭家堡、郝家堡,共10甲。宁王里,辖宁王、野寺村、秦家渠、姚堤、侯家堡,共10甲。石落里,辖石落务、导子营、南家凹、礼包务、上郭店,共12甲。洪原里,辖豆腐村、东指挥、南指挥、连村、白家凹、页渠、桑园,共10甲。杏园里,辖彪角、杏园、朱家凹、李家塬、沈家坡,共9甲。平善里,辖下郭店、散龙、卧龙、窦家凹、大旗堡,共10甲。3、西乡(辖8里,84甲),玉泉里,辖盐坎、双冢、碾子头、亭子头、邱村、边村、冯家村、刘家村、古城、三家店、塔陵、石家营、大唐村,共14甲。大槐里,辖蔡阳山、雒家务、吴头、郭家沟,共12甲。五里,辖汉封营、洛城、关村、陈家塬、草滩营、庄窠、小庄头、景村,共9甲。太尉里,辖太尉村、西指挥、辛村,共12甲。六冢里,辖六冢、王堡村、庞家务、圪塔村,共10甲。槐原里,辖槐原、尹家务、托卜务、阎家务、高嘴头,共9甲。长青里,辖陈村、罗钵寺、瓦王寺、海子坡、花园,共8甲。西平里,辖柳林铺、北斗坊、宋村、尧奠、屯头,共10甲。4、北乡(辖8里,77甲),风伯里,辖水沟、箫史官、竹园、万家桥,共8甲,佐阳里,辖牛钵峪、董家河、乔家堡、大柳树、屈家河,刘家沟,共9甲。云台里,辖柿园、仝家沟、范家寨、崔家山,共10甲。郑原里,辖果园、齐村、河北、劝读,共11甲。桃园里,辖桃园堡、何家堡、关家门前,共10甲。横渠里,辖糜杆桥、关村、罗家坡,共13甲。思贤里,辖杨家河、关家河、思贤堡、田家堡,共9甲。杜阳里,辖青渠窑、铁王、亢家河、十八岭,共7甲。5、城关(辖7里,53甲,各里位置无考),东湖里,共5甲。朝阳里,共8甲。丰乐里,共8甲。宝昌里,共8甲。文昌里,共8甲。德政里,共8甲。辛化里,共8甲。二、民国区划,民国23年(1934)前,政区仍沿清时旧置。24年(1935),为调整粮赋,改置区划,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字样代表西、东、北、南、中五区,除中区编为4乡1镇外,其余各区均编为8乡。区辖乡、乡辖保、保辖甲,甲统花户。全县分为5区36乡120保。西区:镈赵、钱痔、铫修、铚艾、宗铭、立鉴、和铃、振铎8乡。东区:望杏、瞻榆、恭桑、敬梓、崇梁、隆栋、封松、紫柏8乡。北区:谦冲、沃野、濯灵、洪基、洛峪、横渠、安沟、西河8乡。南区:营田、为德、熙载、焕章、建勋、丕烈、文辉、有耀8乡。中区:坤厚、培元、型仁、执礼4乡。民国24年(1935),成立联保组织(国民党统治时期采用保甲制度。每一联保辖10保,每保辖10甲),将36乡改称36联保,沿用乡名。联保设主任,下辖保、甲。民国27年(1938),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并36联保为18乡,设一城市镇,全县19乡(镇)120保,直至1949年7月。各乡(镇)辖区如下:城市镇(驻行司巷,辖9保):一保,包括诸志巷、东关南街。二保,包括东关北街。三保,包括东关至城内郗家巷。四保,包括郗家巷口至西城门口。五保,包括通文巷、沙家巷。六保,包括文昌巷、行司巷、儒林巷、马神庙巷。凤翔县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虢王镇、彪角镇、长青镇、横水镇、柳林镇、陈村镇、郭店镇、糜杆桥镇、南指挥镇、田家庄镇、姚家沟镇、尹家务乡、唐村乡、董家河乡、范家寨乡、汉封乡。2010年7月7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凤翔县尹家务乡并入陈村镇,撤汉封乡、唐村乡并入柳林镇,撤董家河乡、范家寨乡合并设立范家寨镇,撤郭店镇并入彪角镇。
二、农业: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果蔬、劳务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强。2009年凤翔县各级继续按照“稳定粮油、突出果菜、强抓畜牧、做大劳务”的工作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一村一品”为重点,继续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充分发挥范家寨全国优质苹果示范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年新栽苹果树1.24万亩,建成300亩以上优质苹果示范园10个。新发展设施蔬菜2000亩,向全省设施蔬菜基地县迈进了一大步,有力推动了农村各项经济工作的发展。凤翔县粮食播种面积93.4万亩,同比增长1.2%。凤翔县粮食总产量30.2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夏粮55.4万亩,总产17.5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瓜果类产量26.72万吨,增长8.1%。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转移性收入持续走高,人均达到571元,增长24.36%。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亿元,同比增长8.0%。林业生产以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县和国家园林县为抓手,积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凤翔县造林绿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生态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2009年凤翔县共完成林业重点工程人工造林1.4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3万亩,林木育苗0.1万亩,四旁植树192万株,其中义务植树125万株。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止2009年底凤翔县牛存栏12万头,其中奶牛存栏达到1.98万头,新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5个,生猪规模养殖小区21个,全年畜牧业实现产值8.7亿元,增长13.4%,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畜牧强县战略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渔业生产稳定发展。2009年凤翔县完成渔业产值305万元,比上年增长6.6%,水产品产量305吨,比上年下降4.9%。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凤翔县农用机械总动力3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2%,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926台/5.98万千瓦,小型拖拉机5050台/6.04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下降8.7%。2009年凤翔县用电量1.78亿千瓦时,增长9.2%,其中农村用电量1.5亿千瓦时,凤翔县化肥施用量12.9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2.15万亩。
城建规划——凤翔撤县建区:据宝鸡市发改委总工程师任永强介绍,宝鸡目前城区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83万。“10年后,城区人口将达130万,面积扩大到140平方公里。”任永强说。宝鸡将借力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向北、南和东扩展。北边将向塬上发展,定位高端、生态和低碳的经济园区;南边将接壤现有的高新区;东边将扩展到蔡家坡一带。宝鸡也将定位为商贸城市、文化城市、园林和低碳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将随着城区扩大而提速。目前,宝鸡市已开始凤翔县撤县设区工作,“未来,蔡家坡镇也将成为宝鸡的一个区”,任永强说,未来的宝鸡将形成以现有城区为核心,蔡家坡、凤翔和陇县三个副中心的大宝鸡城市圈空间结构。
名人一览:李淳风(公元602-670年)早在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旧唐书·李淳风传》载:李淳风,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生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岐山镇),其父李播,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因此,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杨炎(727一781)唐代理财家。字公南,号小阳山人。天兴人。780年,杨炎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请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以丁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行以资产多少,分等定级,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的“两税法”,成为中国赋税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奠定了明、清税制的基础。王丕卿(1886一1971)又名肇基。凤翔县城关镇王家河人,清秀才。1911年于陕西省优等师范学校毕业,经辛亥革命成立的西安革命军政府挑选,返回凤翔,劝说“凤翔革命同志会”首领马秉乾,服从西安,安定社会秩序,保护地方权益。1912年初,参与组织领导地方民军,配合万炳南击败围攻凤翔的清军。1913年应聘任教于陕西省第二中学(凤翔),后又任教于三秦公学、省立第一中学,并兼授省立三中、第一师范、第一女子师范、承德中学等校史地课程。在西安教育界被誉为西府“黑才子”。1922年当选为陕西省第三届议会议员。1929至1930年曾任泾阳、澄城县县长。离任时,当地绅耆赠言“政绩卓著”,并送民歌五套、挂牌两幅。1938年应聘陕西省立高级中学,在翠华山任教,资助进步学生赴延安投身革命。同年被派任凤翔中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凤翔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后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1958年任县政协副主席,主编下限至1949年的《凤翔县志》。窦应昌(1871一1951)字瑞卿,号敬斋。凤翔县柳林镇宋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举人。清末任凤翔县正谊书院山长及劝学所长。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后转国民党。1912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窃国,通电“讨袁护法”。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赴广州追随孙中山,任中华民国非常议会议员(又称护法议员)兼非常议会行政委员陕西首席代表。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后,任总统府顾问、大元帅府参议。1923年,以“头可断,决不选曹琨”为誓,拒受馈金反对曹琨贿选。当时北京《朝日新闻报》以“此老何倔强乃尔”为题,大加赞赏。刘镇华督陕时,拒受五百金,以“苛政殃民,横征暴敛”提案弹劾。1929年西北饥谨,陕西尤重。窦应昌出任陕灾救济会会办兼山西永济妇孺收容所所长,奔走京、津、沪、豫、晋、陕之间,募款救灾,并捐月俸80元。1932年,陕灾延续,他与朱子桥代表救灾会,赴京向当政及华洋义赈会申请赈款,使陕西饥民赖以度过灾荒。窦应昌常以兴学育才为己任,每言“为国育才,为百年大计”。在南京创办庚子讲经会,在家乡宋村创设敬诚小学。他喜吟诗,1932年在南京与广东梅县刘志芬和浙江黄岩方希鲁等成立白下诗社(后改石城诗社)。郝鹏,男,汉族,1960年7月生,陕西凤翔人,1982年3月入党,1976年1月参加工作,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统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1976.01—1978.10甘肃省渭源县路园公社插队知青;1978.10—1982.07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学习;1982.07—1983.05兰州飞控仪器总厂机加分厂技术员;1983.05—1984.04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团委副书记;1984.04—1985.03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团委书记;1985.03—1986.01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厂长助理;1986.01—1990.06兰州飞控仪器总厂财务科科长、综合计划处处长;1990.06—1992.01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塑编分厂厂长;1992.01—1993.03兰州飞控仪器总厂机加分厂厂长;1993.03—1994.03兰州飞控仪器总厂经营副厂长、党委委员;1994.03—1995.08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1995.08—1999.02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99.02—2000.08甘肃省经贸委副主任(正厅级);2000.08—2002.02甘肃省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正地级)(1997.09—2000.12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2002.02—2003.11甘肃省兰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正地级);2003.11—2006.06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06.06—2006.10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06.10—2006.11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06.11—现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院长。贺军科,男,汉族。1969年2月生,陕西凤翔田家庄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科学技术大学航天技术系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硕士。1984.09——1987.07,在凤翔中学学习。1987.09——1991.07,在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学习。1991.07——1996.09,航空航天工业部四院驻内蒙古指挥部计划处助理员。1996.09——1998.09,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驻内蒙古指挥部计划处副处长。1998.09——2000.06,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驻内蒙古指挥部计划生产处处长。2000.06——2001.01,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院长助理(总经理助理)。2001.01——2002.06,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院长助理(总经理助理)、四十一所所长、党委书记(正局级)。2002.06——2005.1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院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其间:2000.09—2003.12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2005.12——2009.02,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2009.02——,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凤翔的八大文化】,凤翔古称雍,地处关中西部,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凤府三绝(东湖柳、姑娘手、西凤酒)驰名中外。秦文化、凤文化、民间文化、苏轼文化、凤酒文化、佛教文化、西府饮食文化和读耕文化等八大文化为凤翔历史文化的精粹所在。1、秦文化。凤翔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在凤翔建都294年。凤翔是全球秦人省亲祭祖的圣地。历史上最早的祭祀神灵场所——畤就最早建立在凤翔,而凤翔也是历史上建畤最多的地方。著名的五畤原就在凤翔塬上,汉武帝刘彻在雍祭畤时还留下了《白麟之歌》,三国曹植、唐柳宗元、杜甫、岑参、王维、韩愈等都在凤翔有凭吊文赋。凤翔是秦人老家。秦穆公在此称霸,秦始皇在此正式登基加冕。秦都东迁咸阳后,秦人的宗庙和先祖陵园仍在凤翔,最著名的是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的秦公(秦晋公)一号大墓。华夏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秦文化在凤翔初步形成。石鼓文开创我国以碑传史先河;《诗经·秦风》收录民歌11篇,为千古传颂的古诗名篇。2、凤文化。凤翔是中华凤文化的展示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集众多动物于一身的神鸟,象征吉祥和永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与龙并驾齐驱作为广义图腾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凤翔的得名缘于凤凰。凤翔流传着许多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据载,周文王时期,在陕西凤翔、岐山一带,就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自此周朝遂兴的传说。汉代刘项《列仙传》载,春秋时,有一个善吹箫的隐士叫萧史,能以箫作鸾凤声。偶遇秦穆公之女弄玉,恰好弄玉也十分喜爱吹箫,知音相遇,喜结伉俪,住在凤台(现在凤翔箫史宫村),每日由箫史教弄玉吹凤鸣之声,终于引来凤凰一群,箫史和弄玉双双乘鸾跨凤,升天而去。从此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世代相传,成为摆脱封建制度束缚追求自由爱情和夫妻美满婚姻的象征。据载,唐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李隆基被迫出逃蜀地,长安邻近诸郡告危。雍城因年久失修,城墙坍塌,守城太守动员全城百姓筑以新城进行防御,无奈新城筑起就塌无法筑成。这一夜,天降瑞雪,皑皑一片。一只凤凰驾着祥云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边,引颈品饮清冽甘爽的清泉水,之后踏雪绕城行走数里,一声长鸣,振翅而去。清晨,有人将此事禀报太守。太守忙率人前往察看,果然有凤足印迹绕城一周。太守大喜,认为这才是新城理想的选址,忙组织人力筑之。新筑之城果然一牢永固,不再倒塌。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继位,公元677年,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沿用至今。凤翔的许多地名也与凤凰有关,现有凤凰泉、凤凰头村、饮凤池等。3、西府民间文化。凤翔是西府民间文化荟萃地。民间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剪纸、皮影雍绣、漆器工艺等民间工艺品源远流长,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展销。泥塑、木版年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马、泥塑羊2002年、2003年连续跃上国家生肖邮票,马勺脸谱、八达铜雕和泥塑鸡、泥塑狗相继登上中国邮票和邮政明信片。凤翔的彩绘泥塑被中外美术界公认为为“神州一绝”。凤翔木板年画与杨柳青、桃花坞等木器厂板年画齐名,并称我国五在木板年画;凤翔剪纸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界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凤翔民间艺术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交流。有多名民间艺人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有多件作品获得中央文化部大奖并被中央美术馆收藏。4、苏轼文化。凤翔是苏轼文化的发祥地。公元1062年他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宋代风貌的亭台楼榭。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续至今。有“凤翔三绝”之一的东湖柳(百年柳树)上百株,碑林等景点30多处,被誉为北方园林典范。苏轼在东湖和为东湖而写的诗文共有180多篇,其中千古传唱的名篇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和名画“梅”、“兰”、“竹”、“菊”等。后代文人墨客常以游东湖、祭苏轼、书诗词为荣,目前留世百余篇。5、凤酒文化。凤翔是凤酒文化和西凤酒的发源地。西凤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当时叫秦酒,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我国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酒种。其特点是“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幽长,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酒中“凤凰”。唐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凤翔,曾以“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赞美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任职时留下了“花开酒美喝不醉”的诗句。当代著名作家魏巍品尝后写下了“盛唐有美酒,异香飘长安;我今闻佳味、悠然见诗仙”的诗句。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四大名白酒之一。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与酒同生,凤翔千百年来形成了“无酒不成席”、“凤翔的老鼠能喝二两酒”等酒习俗和文化,并影响和塑造了凤翔人热情奔放、豪爽侠义的性情。6、佛教文化。凤翔是佛教文化的“圣地”之一。佛教隋代传入凤翔,唐时鼎盛。目前最有名的是位于县城西部的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古时松柏参天、奇花异木、灵禽怪鸟遍于山野。目前山青地绿,有“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山中名景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净慧寺居灵山之颠,是方圆200公里信众参禅拜佛的圣地。7、西府饮食文化。凤翔是西府饮食文化的博物馆。文化交融带动了饮食交融形成了以豆花泡馍、臊子面、削劲面、腊驴肉、锅盔、搅团、面皮、泡油糕、凉粉、糖粽、蒸糕、羊肉泡等为重点、涵盖早、中、晚三餐的饮食特色。最有名的有四个:一是豆花泡馍。关中西部极有名气的“传统”早点。它营养高,易于消化,具有降低血脂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二是腊驴肉。宫庭贡品,色泽红润,五味俱佳,百食不厌,是清爽可口的下酒佳肴,具有壮阳益肾功能,当年慈禧从北京逃到西安时就点名要吃凤翔腊驴肉。三是羊肉宴。凤翔有个大海子民俗村,据传该村是蒙古人的后裔,有女子杀羊、男子买羊卖羊肉的传统。目前,品味鲜羊肉、享受田园风光、过农家生活成为一大特色。四是臊子面。特点是“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相传苏轼在凤翔为官时,特别喜食臊子面,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现在西安最有名的永明臊子面店,就是凤翔人开的。2010年位于凤翔县城东郊周家门前村依托新建的文化主题公园笙箫园大力发展村域经济,狠抓环境建设,被评为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村委班子争先抢位创建了周家花园美食民俗村农家宴。8、读耕文化。凤翔是读耕文化的汇聚地。凤翔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农业大县和先秦国都和唐陪都,造就了凤翔人心系天下、崇文重教、读耕传家的传统。现在即便凤翔的平常百姓,身上也散发文化味,对时政更能说出个头头道道来。凤翔是进士之乡,自古中第当官者众多,唐始清末记载中举人以上者400多人,其中进士近百人,出现了“五第登科”(张知蹇、张知元、张知泰、张知默)、四代科甲为官(杨大宝、杨哲、杨播、杨炎)等轶事。教育发达,有宏仁书院、凤鸣书院、正谊书院、宗铭书院等著书育人之所,有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儒林小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凤翔师范、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凤翔中学等省市重点学校和全国著名教育家车向忱、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创办的竞存中学、竞存小学,还有标志着书儒云集的儒林巷,多年来高考二本上线率一直稳居全市第一,是许多望子成龙家庭向往的地方。历史名人众多,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唐代时有创“两税法”的名相杨炎和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等级、第一个发现彗星尾巴背向太阳的科学家李淳风,五代十国时有著名画家支仲元,宋有抗金名将杨从仪和张载裔孙张杰,明有关学大儒张舜典、抗清兵部侍郎袁应泰,清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窦应昌等。
三,城市建设:近年来,凤翔县紧紧围绕撤县设市和建设关中明星城市目标,按照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完善设施与提升品位相结合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高强度推进,县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关中明星城市的跨越,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殊荣。运用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突破资金瓶颈,相继完成了东关街、雍兴路、南大街、南环路、西大街、凤中路、太白巷、秦凤路、北大街等10条主干街道建设(改造)工程和8条街区人行道硬化、亮化、美化工程,使县城主街道全部拓宽改造。从2006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启动实施县城新区开发建设工程,高标准建成了宽75米、长1500米的新区主干大道和南北向的西新街大道,高规格的建设了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精心设计建设了新区交通岛和《凤舞九天》雕塑,新区已成为县城最具发展潜力的活力新区。引进配套了天然气,组建了永安、鑫河两大出租车公司,开通了公交车,建成了城西商业步行街等6大市场。深入开展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高标准建成了东湖、凤鸣、南关桥、南大门等4处精品绿化广场,建设了南关桥东侧、南大门、雍兴路十字、西新街口等10处绿地小品,打造了一条环城精品绿色项链。建成了53个园林式单位和86个临街楼体亮化单位,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在城市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分时段,有计划,抓好集中整治,另一方面从理顺管理机制入手,突出抓好各项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全市首家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结束了县城多头管理、工作落而不实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大胆改革环卫体制,成立了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所和实行企业化运作的佳美保洁公司和雍兴保洁公司,将县城36条背街小巷纳入统一清扫、保洁之列。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功后,又制订完善了一整套县城市容市貌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城。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发展到8平方公里,人均绿地由2.8平方米增加到7.9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10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由20%提高到35%,城区人口由3万人增加到10万人。一个天蓝、地绿、水碧、气爽的关中明星城市正在展翅腾飞。
七、金融和保险:金融形势稳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末凤翔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36.7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对工业的贷款2.4亿元增长71.2%;对农业贷款9.7亿元,同比增长4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4亿元,同比增长22.2%。2009年末国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人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18亿元,比上年下降3.3%,给付赔付4665件,4697万元;财险公司保费收入1623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为农村1186户养殖保险政策性赔付278万元,简单赔付率达145%,代收车船税102万元。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到对网!www.daodui.com 本地分类信息门户网站...
到对陕西>宝鸡市>凤翔县 到对客服...
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图
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图,,陕西,宝鸡,凤翔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凤翔县地图...中国地图网>陕西>宝鸡>凤翔县>凤翔县地图 地图名称: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图...
凤翔县-凤翔县人民政府-民生热线-西部网 REXIAN.CNWEST....
名称:凤翔县人民政府 地址:宝鸡市南大街6号 电话:0917-7212900 邮编:721400 网址:http://www.fengxiang.gov.cn/昵 称:(*公开)联系方式:所属栏目:(*)...
凤翔县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办事处)-「自助贸易」免费...
我公司(原陕西省凤翔县玻璃纤维厂)创建于1984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凤翔县美食文化_51766旅游网
凤翔县旅游凤翔县美食文化 凤翔县旅游大全 凤翔县旅游首页 凤翔县酒店预订 凤翔县旅游线路 凤翔县游记攻略 凤翔县美食推荐...
宝鸡凤翔县休闲吧商家列表-猎城网
猎城网餐饮频道,凤翔县休闲吧商家列表,猎城网...凤翔县 宝鸡凤翔县休闲吧商家已入住0户 最新餐饮美食活动 活动时间:0001-1-10001-1-1 活动地点:...
凤翔县凤翔中学-高中网址导航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东关小南街 邮编:721400 电话:0917-7212055 凤翔县凤翔中学...
凤翔县天气预报,未来5天至一周在线气象,经纬度,日出日落和生活...
凤翔县未来5天至一周天气预报,在线气象信息实时查询,提供生活指数、健康指数、交通指数、旅游指数,及时发布乌鲁木齐气象预警信号、各类气象资讯...
凤翔县医院
凤翔县医院是陕西省宝鸡地区县级医院中规模较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医学康复及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创建于1936年,现已...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