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地图 > 宝鸡市地图 > 扶风县地图
=== 宝鸡市扶风县高清地图 ===
=== 扶风县资讯概况 ===
绛帐镇:绛帐镇地处陇海沿线,渭水之滨,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73亩,人口48289人。辖17个行政村。绛帐以汉大夫马融设帐讲学而闻名遐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繁荣,自古为关中西府工、商业重镇。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充分发挥地理、交通、人力资源优势,走工业强镇之路,通过招商引资,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现有企业42户,固定资产总值2.2亿。一大批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化工、纺织、机电为主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绛帐火车站及境内的粮库、石油公司油库、宝鸡峡仓库等货运物流设施,为绛帐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坚持科教兴镇战略,狠抓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初中升学率,高考升学率名列前茅,是省、市命名的教育强镇。发展特色农业,利用镇域气候条件良好,土地平整、肥沃且毗邻杨凌农业高科技开发区,依托杨凌的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发展现代化农业,走畜牧名镇、苗木大镇之路,渭河沿河经济苗木基地已初具规模,秦川牛、奶牛、家畜家禽三张牌一起打。一个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新绛帐已凸现而出。绛帐镇下辖西街村、春光村、古水村、侯家村、东西湾村、双庙村、邓家村、营西村、营东村、滩上村、南仵村、柿坡村、牛仓村、罗家村、董家村、卢家村、前进村。
“岐山挂面,凤翔的酒,扶风鹿糕京里走”。这是关中西府一带流传的关于名特产品的民谣。扶风鹿糕是一种烤馍,是久享盛名的地方风味食品。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的发祥地。唐置为湋川县,后改名扶风县。这里地处渭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腴。古老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也孕育丁不少名特食品。凡到过扶风县的人,几乎无不盛赞扶风鹿糕馍独具特色,别有风味,酥香可口。扶风鹿糕馍是一种圆形的烙馍,又名鹿糕干粮。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坑中装饰有一胭脂印染的朱红小梅花鹿图案,故名“鹿糕”。整个造型别致奇巧,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扶风鹿糕的产生,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由重阳节的应节食品“重阳糕”演变而来。《岁时记》云:“民间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食禄糕。”《唐六典·膳部》又称它为“九日麻葛糕”。这里的“上置小鹿”就是在糕面上缀饰有鹿的图案。唐时建都长安,由于扶风鹿糕是一种远近闻名的食品,进京办事皆带糕,作为旅途食品,或馈赠京城亲朋好友,便流传下“扶风鹿糕京城走”的美言。扶风鹿糕的制作,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细白面粉,先合水发酵,后搅拌揉搓,调得十分干硬,再加香油或猪板油、鸡蛋及五香调料,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直压得光如泥,再揉成长条,等分成团制饼,放在锅中,先武火后文火慢慢烘烤即成。有咸、甜两种。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香醇,美味可口,久贮不霉变。因而,凡外地来扶风之人,除一饱口福之后,走时总要带上一些,作为旅途美食干粮,或带回家中以作珍品,供家人亲朋品尝。扶风本地人,四时八节走亲会友,也总要带“鹿糕馍”,作为上等礼品以表敬意。岁月流逝,历经沧桑。在扶风县东四堡还有一丘成老汉以制作“扶风鹿糕”而出名的传说。如今扶风县制做鹿糕最为有名的,当数城关东四村八旬老人王书祥家,祖宗三代均以制做“扶风鹿糕”营生。他制做的鹿糕,味道更加新鲜。
历史名人:1、马援:东汉初年大将军。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汉建武11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曾在西北养马,得专家传授,发展了相马法,著有《铜马相法》。马援为扶风马家祖先,后世出过许多名人。马腾、马超、马均等为其后裔。今扶风县城关镇伏波村有马援墓。世界各地的马家后裔寻根问祖,还在扶风举办过马氏宗亲会,2、班超: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扶风县城关镇南台村)人,班固弟。32年生,102年卒。永平16年从窦固出击北匈奴贵族,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攻杀派驻鄯善的人员,又废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章帝初,在疏勒等地坚守,从章和元年到永元6年,陆续平定莎车、龟兹等地贵族叛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任西域都护,后封定远侯。在西域活动达31年,永元14年回洛阳,病死。3、班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父班彪曾著《史记后传》百余篇。父死承其业,续写《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入狱,弟班超为之辩白,始获赦。后为兰台令史,与陈忠等写成《世祖本纪》,迁为升郎、典校秘书,受命编写《汉书》。章帝时任玄武司马。建初4年随将军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作《燕然山铭》以记功。后因窦宪擅权被杀,受到牵连,死于狱中。《汉书》尚未完成的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完成。班固曾根据诸儒观点整理成《白虎通义》,擅长作赋,有《两都赋》、《终南山赋》等,后人集有《班兰台集》。今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有班固墓。4、班勇:东汉将领。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超子。汉安帝时,匈奴贵族攻扰西域,他任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前往西域,与龟兹合兵击走匈奴伊蠡王。永建元年,领导西域各族大破北匈奴呼衍王,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著《西域记》,为《后汉书.西域传》所依据,5、窦宪:东汉大臣。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年不详,92年卒。妹为章帝皇后,章帝死,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他为侍中,操纵朝政。不久,任车骑将军,永元元年率兵击败北匈奴,直追至燕山。后任大将军,刺史守令等地方官多出其门,弟兄横暴京师。4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灭窦氏,他因而自杀。6、耿秉:东汉将领。字伯初,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年不详,91年卒。明帝时,任驸马都尉。永平17年,与窦固率兵击败北匈奴。后任征西将军。永元元年与窦宪率兵击败北匈奴,封美阳侯。7、窦固:东汉将领。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年不详,88年卒。汉明帝时,任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率兵一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至天山击北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又与耿秉等出玉门,击败北匈奴贵族在车师一带的势力。后历任光禄勋、卫尉,8、耿恭: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后驻西域疏勒城遭北匈奴围攻,坚守不屈。建初元年,汉军来援,率领坚持到最后的26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行,奋战三月,到玉门关时所部生还的仅13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9、马融: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字寄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从孙。79年生,166年卒。曾任效书郎、议朗、南郡太守等职。俊才善文,以病免官后居家讲学。他常坐高堂,施绛纱为帐,前授先徒,后列女乐,对魏晋清谈家的破弃礼教有一定影响。马融博通古文经籍,世称“通儒”,他的学说综合各家,在儒家发展史上带有开创性的工作。经学著作多已佚失。今扶风县绛帐镇为其讲学时设帐的地方,陇海铁路有绛帐火车站。10、马腾:东汉末年将领。字汉寿,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灵帝末年,西部边民叛乱,马腾应募从军,因战功累迁为征西将军。汉献帝时,受曹操绥抚,为保卫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入京师封为卫尉。后因其子马超归降刘备,为操所杀。葬于许昌石梁河畔,今许昌有马腾墓。11、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随父亲马腾在西凉为一方军阀,后与韩遂一同进攻潼关,被曹操以离间计击败。此后马超又起兵攻杀凉州刺史韦康,不久被韦康故吏杨阜击败,投奔张鲁。刘备入蜀后马超投奔刘备,并为刘备作前驱,进入成都。刘备称汉中王后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又进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公元222年,马超病逝,终年47岁。12、马钧:三国时机械、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初在魏国作博士(学官),魏明帝太和元年至景初3年(277—239)任给事中。自幼好学,设计出翻车(即后来的龙骨水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提水机械之一。改进织布机使工效提高4—5倍。还设计制造指南车,改进诸葛亮的连弩,创造攻城武器“输转发石机机。13、马磷:(换石字旁为王字旁)。唐朝大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援后裔,721年生,777年卒。读《汉书.马援传》,仗剑从戎,投安西(今吐鲁番)节度使,15年屡建奇功,官至左右金吾卫将军。天宝中,任镇西节度使,率精兵三千赴凤翔,唐肃宗委以东讨叛军重任,破叛军于陕州一带。宝应元年(762年)唐各路大军与史朝义叛军十万之众会战洛阳。他身先士卒,率五百铁骑三进三出敌阵,叛军大败溃逃。广德二年,(764年),奉命防卫西北,与吐蕃、回讫进行了“凤翔之战”、“彬武之战”、“潘原之战”,使唐京畿免受侵扰。多次受到嘉奖,累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封扶风郡王。大历12年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注:历史上的扶风并非局限于现在的扶风县,请参照下面的“沿革”栏目。当代名人,牟新生,1943年12月生,陕西扶风人。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人民警察副总警监警衔。。2001年3月起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1993年4月被授予人民警察副总警监警衔。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牟玲生,1931年生,陕西扶风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团凤翔县委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中共宜川县委书记,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厅主任,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副书记。罗振江,1949年10月生,陕西扶风人。2002年6月任第三军医大学政治委员(正军职)。2005年6月任陕西省副省长。2008年1月当选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少将军衔。赵德全,1947年12月生,陕西扶风人,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陕西省商洛地区财政局副局长、局长、行署副专员,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厅长、党组书记兼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副省长、党组成员。2008年1月当选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永利,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4年7月西北林学院林业专业毕业后在林业部参加工作,先后在政策研究室、办公厅工作。其间:1984年7月至1985年8月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锻炼,1985年8月至1986年7月在湖南省绥宁县锻炼,先后任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林场副场长、绥宁县林业局营林股副股长,1992年4月任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1994年5月任办公厅部长办正处级秘书,1997年8月任办公厅部长办主任,1998年8月任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7月兼任调查研究室主任(副司局级),2001年4月任办公室主任,2002年11月兼任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正司局级),2004年2月任科学技术司司长兼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其间: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在职攻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在国家信访局挂职锻炼,挂任正局级督查专员,2009年2月任人事司司长,2009年4月兼任国家林业局党校副校长,2010年6月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宗仁是当代散文家,现代作家,陕西扶风人。1957年毕业于陕西省扶风中学。1958年应征入伍,历任汽车七十六团政治处见习干事、书记,青藏兵部宣传处新闻干事,总后勤部宣传部新闻干事、宣传组组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中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汽车教导连学员、汽车驾驶连副驾驶员、文化教员和营部文书、团政治处书记等。1964年调任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新闻干事,1965年调任总后勤部宣传部新闻干事。1988年后任宣传部创作组创作员、创作室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处女作《陈书记回家》,2010年散文集《藏地兵书》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迄今共出版散文、散文诗和报告文学专集31部。吴克敬男,1954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西北大学文学硕士。曾供职于西安日报社,是《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副总编,2007年开始担任西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陕西省作协签约作家。2010年当选为西安市作协主席。曾荣获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其在工作之余创作小说、散文、随笔300余万字,作品见诸多家文学期刊和报纸。2010年10月,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载《延安文学》2007年第6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袁银波男,1952年生,陕西扶风人。笔名人参果等,曾用名袁银虎。儿童文学研究生,副编审。杂志执行主编,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省文联少儿文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华梨园学研究会秘书长。已发表和出版过8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主要有童话寓言故事集《诸葛亮三请刘备》(上下册);儿童文学丛书《圆圆“王国”神神秘秘的故事》(6册);连环画《西凤酒的传说》(4册);长篇小说《秦宫秘史》、《碧血鹰魂》、《残秋》、《媚蝶》、《秦始皇传奇》;散文集《金色的花彩色的梦》、《袁银波诗文集》(上下集);长篇报告文学《故乡那颗亮亮的星》、《法门寺迷宫掘宝记》、《祖国,在美的画面上腾飞》、《金凤振翅飞》;报告文学集《高山上的峰巅》(上下册);长篇故事《直言敢谏数魏征》等。主编过《黄河之魂》、《三秦壮歌》、《生命的使者》、《耕耘在艺苑》等报告文学30余册集。作品多次在省内获奖。传略多次被名人传集收录。
经济: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大目标、谋求大发展、再造新优势、续写新篇章,经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社会事业处在上升期。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又快又好的时期。2009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8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57元。法门寺文化景区如期对外开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88亿元。坚持以招商引资推进县域工业化,是我县近年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引进了冀东水泥、华龙日清面业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扶风,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机电、化工、造纸、纺织六大工业支柱,工业强县进程明显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继华龙日清之后,2005年12月2日,冀东水泥扶风公司与德国海德堡集团强强联合,组建了冀东海德堡扶风有限公司,两户重大招商引资企业由外地企业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绛帐工业园区蓬勃发展,已成为扶风经济的领头羊。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户,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11户。
农业:全县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谷子、豆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
城市荣誉:2007年12月5日,扶风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2007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2008年5月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平安县”。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2009年8月8日被2009世界文化旅游论坛授予“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荣誉。2009年9月扶风县被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局命名为“全国平安畅通县”。2010年1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我县“全省文明县城”荣誉称号。2010年2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2010年8月荣获“中国优秀文化旅游县”称号。2010年8月第六届中国城市(旅游)品牌大会暨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公益评选颁奖盛典上,扶风县被评为“中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县”。2010年10月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称号。2010年12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1月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2011年6月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午井镇:午井镇位于县城西南七公里处,东与段家镇相连,南与眉县接壤,西与岐山毗邻,北与城关镇相望。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万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9230户,36681人,是扶风县八大古镇之一,以北宋淳化年间理学家张载在贤山寺讲学,提倡井田而得名。西(安)——宝(鸡)渭北南环线和扶(风)——常(兴)公路在镇内交汇,镇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镇上坚持“农业立镇”,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建设优质粮基地3万亩,实现定单收购3万亩,实施夏玉米“双百示范工程”面积1.5万亩;同时,借中央惠农政策的强劲东风,积极实施农发工程,维修衬砌渠道40公里;走科技兴农之路,改善小麦品质,发展种子田2万亩,小麦种子统繁统供达到了100%,促进了农业良性发展。全镇粮食总产逐年递增,人均占有粮食915公斤,为扶风的产粮大镇。主导农产品小麦、玉米,颗粒饱满,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无限商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镇形成“畜牧”和“劳务”两大品牌产业。在畜牧业方面,坚持三个轮子一起转,三张品牌一起打,建成县内最大的仔猪繁育中心,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建成养殖小区2个,养殖示范村8个,有力带动了镇域畜牧业蓬勃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一极。目前,全镇秦川牛存栏6578头,奶牛存栏832头,笼养鸡32万只,其中千只以上养殖大户160户,生猪存栏1.2万头,其中10头以上养殖户80户,羊存栏1490只。在畜牧业的示范带动下,其他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硕果累累:苹果面积达到2518亩,苗木花卉实现600亩,大中棚设施蔬菜突破800亩,澳洲青苹覆盖500亩,辣椒栽植常年稳定在2000亩左右,各自优势突出,效益看好,年产值5000多万元。在劳务方面,以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积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闯天下,2005年共输出劳务人员9250人,有组织输出1181人,培训外出务工人员362人,年可揽回劳务收入七千多万元,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劳务大镇,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午井镇下辖午井村、贤官村、大官村、南官村、九家村、原子头村、南坡村、田家河村、吕家庄村、安上村、高望寺村、四户村、强家沟村、小寨村、料地村、龙蹄村。
区域开发:现代考古证明,公元前约6000年的神农氏时期,县域气候温润,林草茂密,野生动物遍地,宜人类安居生息,先民即在境内聚居、垦耕、发展农牧业。古时,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限制,先民多濒水而居,开发亦以近水为先。以先后发现的河两岸29处古遗址、渭河北岸12处古遗址、七星河东岸5处古遗址和美水河两岸2处古遗址考证,这些地方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已有先民聚居,开发耕稼,繁衍生息,发展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境内中部地带开发最早。今县城东塬地区,东至美水河,南至河,为古姜氏国(部族)垦种范围。《水经注》载:“岐水经姜氏城南”。从地形、河流位置和案板、下河一带仰韶文化遗址考证,古姜氏城即位于此处。时东塬地区开发已初具规模。尧舜时,境内开发渐向南北扩展。周始祖弃教民耕稼有功,被尧举为农师,封于邰。邰国城在今县城东南地区的揉谷乡姜嫄、法禧一带,南至渭河之滨,北至北塬陵角村。殷商时,古公亶父率周人由邠(今彬县、旬邑县)迁至周原(今北至乔山南麓,东至美水河,西至岐山箭括岭一带)。周原遂为周族开发区域,垦植面积大,农业、畜牧业发展较快,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西周时,周原为畿内,境内普遍得到开发。周臣属多封于境内,今召公吕宅即为周武王相父太公吕望所居,杏林召宅为召公讲学住地,城关南宫为南宫适故居。公元前770年周室东迁后,本县县境归秦。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后,县境内由南到北进一步得到开发,大片瘠薄荒野变成农耕地,农业经济蓬勃发展。汉时,修成成国渠、渠,本县渭河和河川道大片耕地得到灌溉。至唐时,境内北自乔山南麓,南至渭河两岸,南北34公里、东西28公里内得到开垦耕种。清时,境内除北部山区外,川塬地区已全部垦种。民国时,修成渭惠渠,渭河川道耕地2万余亩得到灌溉。二十三年(1934)陇海铁路通车,穿贯渭河川道地区,促进了本县经济的发展。建国后40余年间,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北治山,南治滩,中部塬区平地改土、修建林网方田、开发“五荒”地,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至1985年末,全县累计平整土地56.43万亩,占应平整土地的84.2%,修水平梯田7.06万亩,修水平埝地3.1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7.6万亩,荒坡种草2.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5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57.7%;修成各类灌溉、排水、防洪等水利工程3700余项,设施灌溉面积66.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全县人均水浇地1.64亩。经过最近5年的努力,至199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已达61.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8%。
扶风县酒店-酒店目录-艺龙旅行网
扶风县法门镇等 1 个行政区的酒店目录,包括法门旅游区等1个商业区的 1 家酒店,涵盖等 多 个酒店品牌。...
大事记_扶风县_天涯来吧v2.0beta_天涯社区
来吧志 扶风县 我的身份级别:[非来吧成员]...
扶风县新区高中-首页
这是本校网站网址。是本校信息对外发布的第一平台,包括本校介绍,本校动态,交流合作,招聘招生等,敬请各界人士及全校师生关注,欢迎你们前来访问。...
陕西省扶风中医医院
扶风县中医医院健康教育频道开通了!今日没有下载 体检中心 社区服务 健康讲座 医疗动态...
宝鸡市扶风县教育局
您好,欢迎访问宝鸡市扶风县教育局!网站通行证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 工作动态...
扶风县科技局>>首页
扶风县科技局...扶风县科技局组织10户养08-02[科技成果][组图]06-10[科技宣传]“蔬菜大户”谭宁勇的致富经03-31[科技培训]扶风县老干局、科技局预防甲型...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初级中学-首页
这是本校网站网址。是本校信息对外发布的第一平台,包括本校介绍,本校动态,交流合作,招聘招生等,敬请各界人士及全校师生关注,欢迎你们前来访问。...
最新扶风县天气预报
扶风县主页 扶风县攻略 扶风县地图 扶风县照片 扶风县天气 扶风县活动 扶风县住宿 驴友团 现价:35.9 原价:88 剩余时间:天小时分秒 扶风县天气返回扶风县景点 ...
陕西宝鸡扶风县地图
陕西宝鸡扶风县地图,,陕西,宝鸡,扶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扶风县地图...中国地图网>陕西>宝鸡>扶风县>扶风县地图 地图名称:陕西宝鸡扶风县地图...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0 中国市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